学科分类
/ 8
160 个结果
  • 简介:也许这种建筑样式的民居现已不多。我去的时候,这里只住着三个人———一位画家,60来岁,深居简出,研习艺术,且多有作品见诸展览或报端;一位发已谢顶如日中天的文物工作者,也在工作和事业上颇有建树;一位潜心“毛泽东祖籍”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整日足不出户,查史籍,发信函,其研究正大有进展———就这么三个人。三个人便成一个世界,这世界为这民居创造了一种神秘、静谧、深邃的氛围和环境。氏民居在河南原阳县城内,建于明末清初,为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院内花木扶疏。夏夜,如水月光会把这花木泼洒得枝影摇曳,幽中透亮。一地的花影,在满是枝暗的间隙里颤巍巍地摇动———怕谁碰伤了她的艳美吧!白日,若是雨天,则花沉叶重,枝斜桠歪,其时的大宅院,也就愈显得深邃、静谧;若是晴天,云高气爽,微风轻徐,间或有几只灰白、花蓝的鸽子,在花影铺地的明亮处“咕咕咕咕”地叫那么几声,这大宅院也就会立刻活朗起来!当然,也有一些胆小、机警的鸣蝉,会在什么时候“吱”的一声从树的高处向天空飞去。院后,原是座面积几十亩大的水塘。水塘早年被人起土成坑,后来积下雨水形成水塘。再后来,塘里还有鱼—...

  • 标签: 夏氏民居
  • 简介:很长时间没有沉下来整理这次嘉定之行。这次去嘉定,是专为探访朋友一家人而去。我目睹了他们一家人生活的变迁,从武汉移居上海边上的小城,一路走来,有很多的不容易。差不多十年前曾有机会去探访过一次,我曾经说他们的生活是典型的悠哉游哉的“大城市活着,小城市生活”,离上海半小时之遥,又有小城的宁静和古意。我记得那次我去到的嘉定紫藤公园,小桥流水、日式庭院和满树的紫藤花束。小城的宁静和他们家的宁静,小小的两室一厅,有女主人设计的小吧台干口无门的卧室,只用漂亮的布帘隔断……

  • 标签: 小城 城市生活 大城市 宁静 上海
  • 简介:<正>1907年6月14日,勒内·尔出生在索尔格河畔的伊尔城一个小工厂主的家庭,并在家乡度过了他的一生。他的全部作品都带有当地自然风光、特别是流经该城的那条美丽清澈的小河的鲜明印记。他的第一部诗集《心灵之钟》

  • 标签: 生平 超现实主义 自然风光 艺术作品 诗歌 工厂主
  • 简介:阿龙北固持戈矛,披图赤壁思曾刘,酒酣洒墨横江楼,蒜山落月空悠悠。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吴伟业《画中九歌》中的这四句诗,描绘了一个满怀壮志、忠勇报国,而又才情勃茂、风流倜傥的志士形象。这便是明朝末年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杨龙。杨龙(1597—1646)名文骢,号山子,祖籍吉州,生于贵阳,二十二岁中举,其后随家移居南京,四十岁以前只做过县教喻、县令之类的小官。南明福王时,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常镇,监督沿海诸军。清兵破南京之后,龙走处州,唐王时进闽浙总督。顺治三年(1646)七月,于仙霞关受伤被俘,宁死不屈,慷慨就义,全家同死者三十余人。《明史》中立有杨文骢传。

  • 标签: 杨龙友 闽浙总督 《明史》 黔诗纪略 王时 阿龙
  • 简介:张胜创作论苏浩峰10年前,张胜以其饱含忧患意识、富于批判锋芒的报告文学,在我国当代文坛崭露头角。曾几何时,他又以渗透着强烈的革新意识和超前意识的影视政论作品,引起社会关注,再度饮誉文坛。显然,张胜的创作已进入自觉的成熟期,形成了以气势美为基本特...

  • 标签: 报告文学创作 政论作品 胜友 文学语言 理性思考 类的特性
  • 简介:在现代革命作家中,衍可能是使用笔名最多的一位了。在"衍文学创作生活六十年展览"中,列出了衍一生使

  • 标签: 夏衍笔名
  • 简介:人的生命犹如一条河流,少年时涓涓水珠,清流晶莹;中年时奔流峡谷,浪遏行云;待到老年,河流已近大海,水面宽阔了,波涛平稳了,乃包容万物,吐纳日月,一种人格的力量则以宁静而恢弘的方式显现出来。在我的心目中,衍就是一条阔大、平静而充满人格力量的大河。我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之际认识他的,那时他已经78岁了。从那以后直至他辞世,我见到他许多次,或听他娓娓叙述,畅谈一两小时,如坐春风;或者见面时仅得只言片语,也能有所感悟。他的一生,经历多矣,磨难多矣,或者可以说,在有了太多的经历和磨难之后,欣慰也多,深思也多,撞击心扉的感慨更不必说了。然而,

  • 标签: 文化大革命 包身工 《琵琶行》 豆腐干 《古文观止》 人格力量
  • 简介:儒家思想重视历史文化传统,强调政统、法统、学统的一脉传承。历史文化传统作为人类历史发展中的经验总结,具有极高的参考意义。摈弃历史文化传统,一味强调发展论,用科技的进步蔑视历史,这固然不对;但过度重视历史文化传统是否完全正确,也有待商榷。

  • 标签: 绌夏 春秋 孔子 公羊传
  • 简介:萧龙先生为近代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本名方骏,字龙,别署“息翁”。原籍四川三台县。龙先生自学成医,世有“北方萧龙,南方陆渊雷”之誉。孙中山、蒋介石、吴佩孚、徐世昌、段棋瑞、梁启超等大人物都请他看过病。然其淹贯文史,精擅书画,却为医名所掩。龙先生,擅诗词、绘画,尤精指画,他的后人今尚存其指画扇面一帧,一面为手书唐人李白《官中行乐词》。一面为指墨梅花,清骨峻赠,疏枝搓栋。旁题自作五绝:人老半身麻,带病度年华。指头有生活,随意画梅花。龙先生以医名盛世,却无居傲气,颇喜为人写字。又与当时名书画家交游甚广,如齐白石、博心畲等皆为挚友。除书画外,龙先生亦精通文史,他弱冠时赴成都入尊经书院读词章科

  • 标签: 中央文史馆 近代北京 孙中山 尊经书院 四川三台 梁启超
  • 简介:民国时期,京城二区马市那地方,有个姓张的商人,他的妻子十分漂亮,并且及其守妇道。这妇人整日在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是专职家庭主妇。夫妻二人相敬如宾,感情十分要好。在马市住了很多年,街坊邻居对他们评价甚高。

  • 标签: 民国时期 家庭主妇 商人
  • 简介:“老舍是相当平民化的”傅光明(以下简称傅):您能否谈谈您与老舍先生是如何认识的?他最初给您留下了什么印象?邓梅(以下简称邓):我和老舍先生认识是1950年的十一二月份,大概我是他从美国回来

  • 标签: 邓友梅 老舍先生 作家 丁玲 《正红旗下》 《茶馆》
  • 简介:晚清著名学者莫芝,幼承家学,博览群书,精通汉学、诗文,对文字、声韵、版本、目录诸学科都有研究.他又嗜好金石,搜求汉魏碑刻,悉心研习.由于受碑学思潮的直接影响,莫芝的书法艺术由隋唐直取周、秦、汉、魏,加之其丰厚学养的浸润,形成了雄浑苍雅,拙扑天真的艺术风格.

  • 标签: 莫友芝 书法艺术 艺术风格 碑学
  • 简介:马年春,一个特殊的群体钻进河南卢氏深山,这帮自称"驴"的人们:他们探寻大自然的奇妙,想要重新认识我们的"母亲";他们在冰天雪地中宿营,要真正投进"母亲"的怀抱;他们沿途拾垃坂,不想让"母亲"身上有任何污点;他们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周围的人们。

  • 标签: 特殊旅行 驴友特殊
  • 简介:唐仲是南宋中期的著名理学家,因与朱熹交恶,致使身后学术几近失传。本文侧重从其哲学基础、图谱之学与史论三方面,透视唐仲开创的“经制之学”的特色。唐仲致力于文化制度史研究,运用图谱形式考求三代王制,以求推行于当世,积极评价历史上有作为的人物,其学术带有浓厚的“致用”色彩,在南宋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标签: 史学思想 史论 理学家 南宋 宋学 三代
  • 简介:<正>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我国历史上,夏代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商代是奴隶制度的发展时期。商两代是研究我国国家起源和文明史诞生与发展的重要阶段。早在四千多年前,中原及其周围地区的某些部落,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已逐步发展到了奴隶制萌芽或进入奴隶制社会阶段。当时的族即是最早地通过部落联盟形式,建立在黄河中下游之间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嗣后,商朝推翻了夏朝的统治,仍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在我国建立了第二个奴隶制国家。从此中原地区进入了奴隶制的上升时期。由于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灿烂的商文化,为此后中华民族文化的勃兴开辟了光辉的前景。

  • 标签: 龙山文化 二里头文化 文化遗存 二里岗期 都城遗址 王城岗
  • 简介:周代的仪式乐舞,最重要的是武舞《大武》和文舞《大》。《大》又名《籥》,音乐、舞蹈形式沿袭自夏代,所用之诗则并非一成不变。据《逸周书·世俘解》记载,周初典礼中所用《大》舞诗是包括'《崇禹生开》三终'在内、以大禹传说为内容的一系列诗篇。西周中期,在政治稳定、礼乐大兴的时代背景下,周王朝又将《文王》《大明》《绵》在内的一系列诗篇用于《大》,以新的诗辞配合沿袭自人的乐舞形式,歌颂并传扬文王、武王以及其他先公、先王的至德丰功。

  • 标签: 大夏舞 舞诗 诗考
  • 简介:丐尊对于社会人生的看法,对于立身处世的态度,对于学术思想的理解,对于文学艺术的鉴赏,都是从读书、交朋友、面对现实得来的,换一句话说,都是从自学得来的。他没有创立系统的学说,没有建立伟大的功业,可是,他正直地过了一辈子,识与不识的人一致承认他有独立不倚的人格。

  • 标签: 夏丐尊 老师 国文 社会人生 学术思想 文学艺术
  • 简介:<正>东夏国是金末元初蒲鲜万奴“据辽东”而发展起来的一个封建割据政权。过去中外学者研究蒲鲜万奴政权的论著,多引用民国十三年版《宁安县志》中的记述,1919年在该县“古城后”曾出土一颗有“天泰十八年”款识的官印,认为该印属东遗物。而且,或以此印证明东存国“十八年”;或由此印断

  • 标签: 东夏 年号 割据政权 中外学者 天泰 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