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9 个结果
  • 简介:每逢周末,当同事们沉浸在玩麻将的游戏中时,而我却躲进书房,驾驭着黑白的线条,驰骋在先贤的碑帖之间,任由墨香静静弥漫,渗入心田……朋友们都笑我太落伍了,要"与时俱进",而我甘于寂寞,愿作一

  • 标签: 钢笔书法 老师 线条 历程 师范 与时俱进
  • 简介:我与书法的结缘也许是血脉基因所至。祖上曾是晚清的官宦家庭,外祖父是当地有名的老中医,擅长书法,以小楷和行草书见长,在乡里颇有名气。父亲在童年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从小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解放前他一直以书画为业。由于受家庭书香环境的熏陶,自孩童时候起我便酷爱书画艺术。

  • 标签: 草书 小楷 家庭环境 书法 王志安 艺术家简介
  • 简介:<正>一思考三十多年来为什么科教片徘徊在一个不够开阔的地带,不能更有效地打开局面?不能更好地为社会所理解和重视?不能更充分地发挥应起的作用?坐下来冷静地思考一下,循着我国科教片发展的道路,可以勾画出如下这样一条轨迹,就是答案。当然,尚不够全面。①我国科教片的创作是移植苏联模式。50年代初,我国建立了专

  • 标签: 科教片 科学普及片 苏联模式 创作 科学内容 大时代
  • 简介:“色彩的解放完成于1890年至1905年之间”。很显然,约翰-拉塞尔在这里所指的是最近的一次色彩“解放”。他将这次色彩“解放”运动的实质以及最大的成就定义为:“美术——色彩的寓居体——从对社会的义务中解放出来。”

  • 标签: 色彩 感知 拉塞尔 美术
  • 简介:交响合唱《启航》是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委约青年作曲家龚天鹏创作的大型交响音乐作品,也是这位极有才华的青年作曲家的第九交响曲(作品54号)。在创作中,作者先后去全国各地深入生活,收集素材,汲取灵感。《青春咏叹》歌词选自先烈李大钊遗作。《劳工歌谣》《曙色初度》《走向未来》歌词由中国文艺家评论协会副主席、作家毛时安创作。

  • 标签: 交响曲 李大钊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作曲家 文艺工作者 上海大剧院
  • 简介:2000年6月,美籍犹太人、收藏家安思远将一块彩绘武士石雕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安思远从《纽约时报》的报道中得知,在苏富比拍卖的河北五代王处直墓中的石雕是被偷盗的,而几年前,他在澳门也买过一块类似的右雕(与出现在拍卖会上的那块是一个系列),但他不知道是被盗文物。于是,他决定将这块石雕无偿捐给中国政府。浮雕高约113厘米,武士身着戎装,顶盔冠甲,怒目圆睁,立于牛身之上,肩和头顶部卧一凤凰,武士手握宝剑,剑尖指向牛口中荷花。

  • 标签: 回归历程 中国国家博物馆 国宝 链接 《纽约时报》 中国政府
  • 简介: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巴黎的艺术家们如果想物色一位合适的模特儿,往往要花去很多时间和精力。19世纪的作家休期·勒鲁说:“这种伤透脑筋的寻觅经常会持续几个星期甚至数月。”然而,对那些为画家和雕塑家们提供了成千上万个模特儿.并逐渐成熟了的体系却几乎没有文字记载,模特儿本身大多是隐姓埋名的;甚至连“模特儿”这个词在多数欧洲语言中也属于中性词。当然,也有一些模特儿成为

  • 标签: 雷诺阿 马奈 勒鲁 欧洲语言 马蒂斯 印象派画家
  • 简介:  一、电脑动画的发展  电脑动画是计算机图形学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它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个人想象力和艺术才能的新天地.目前,电脑动画已经广泛应用于影视特技、商业广告、游戏、计算机辅助教学等领域.美国是最早发展电脑动画的地方,在20世纪70年代末便利用电脑模拟人物活动.1982年,迪斯尼推出了第一套电脑动画的电影--.……

  • 标签: 动画发展 历程前景 发展历程
  • 简介:藻井图案是敦煌莫高窟装饰图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各个时期的政治体制、经济基础、文化内涵、民族信仰及审美观念的不同,藻井图案的结构和形式在不同时代所呈现的样式是不同的.追溯藻井图案的演变历程可以很清楚地了解从十六国至元的装饰图案发展状况,有助于更全面了解敦煌莫高窟的历史源流.

  • 标签: 敦煌莫高窟 藻井 装饰纹样
  • 简介:一、朱复戡草书创变的时代背景清中期以来,碑学大盛,理论上有阮元、包世臣等人大肆宣扬,创作上则有金农、邓石如、伊秉绶、赵之谦、何绍基等人推波助澜,至晚清,又经康有为的鼓吹,书坛遂成碑学的天下。但碑学的兴盛并不代表帖学的衰微,帖学仍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

  • 标签: 朱复戡 艺术历程 草书 碑学 包世臣 邓石如
  • 简介:朱复戡是20世纪集金石、书、印、诗、画诸艺于一身的艺术大家。其书法最擅长篆书和草书,并将两者进行了有机结合,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草书创变之路。朱复戡草书的总体艺术特色是刚健凝重,气势开张,又典雅纯正。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其艺术主张密不可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首重金石气,次求书卷气。二是非常重视草书的理法。朱复戡一生的草书创作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时期:“海上旧体”:主要师法吴昌硕、沈曾植。“由晚明上追二王”:此期朱复戡草书大致并行呈现两种面貌,一是精研二王草书之作,二是以金石气兼融二王草书之作。前者占据了主流。此期是其以篆作草的第一探索期。“以篆作草,兼取隶章”:20世纪50—60年代,朱复戡对二王草书的学习运用达到精熟自如的境界。70年代是其以篆作草的第二探索期,也是其刚健凝重、气势开张的草书风格成熟期。80年代,朱复戡草书更趋刚健磅礴、古朴凝重,进入其以篆作草的第三探索期,也是其碑帖结合探索的深化期。

  • 标签: 朱复戡 草书 艺术历程
  • 简介:可更换镜头的无反相机从2008年诞生到如今正好是10年。其间,各厂商花样百出,也诞生出不少经典机型。这里就聊一聊无反相机的十年发展史及那些值得一提的机型。

  • 标签: 年历 发展史 相机 机型
  • 简介:一1963年,我从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毕业,主修了五年的钢琴演奏专业,毕业演奏会的曲目是肖邦《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肖斯塔科维奇《d小调前奏曲与赋格》(第24首)、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六首)、邹鲁《奏鸣曲——青春之诗》等。

  • 标签: 中央音乐学院 第一钢琴协奏曲 《匈牙利狂想曲》 学业 硕士 回忆
  • 简介:作为一个优美的、浪漫的、诗意的文化空间,杭州在中国电影史中被不断地重新想象与建构。杭州电影有其自身独特的发展历程和美学特征。民国时期,杭州电影突出社会批判的写实主义姿态,注重音乐的叙事和西湖景观的造型功能。“新时期”的杭州电影创作经历转型,开始朝多元化题材风格的影片转换,出现了具有教育意义的青春题材影片、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以及凸显杭州地方文化传统的古装片。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全球化语境中,以杭州为故事背景的商业片和文艺片构建了关于“杭州想象”的传统与现代多元并置的文化生态。杭州电影在物质和影像层面为我们提供了永恒的魅力,具有长久而丰富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对于推动浙江建设文化强省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杭州电影 发展历程 美学嬗变 文化意义
  • 简介:费穆的人生道路,可以划分为一个三部曲。第一个阶段从1916年到1931年,在北京,可以说这是费穆一生艺术道路的“启蒙阶段”。1916年,费穆随家人迁居北京,在那里度过了他的学生时代,此后又开始了对电影最早的接触和尝试。他的法文等基础是在那时候打下的,对电影的认识、电影的基础也是在那时候奠定的。通过看电影、写影评、编刊物、做副导演,他不断吸收、不断尝试。他并不是专业做电影的,电影对于他,最初只是一种个人爱好,先有了兴趣作为内在的

  • 标签: 生命历程 电影人生命
  • 简介:  我和谭平算是同学,我在美术史系读研的时候,他在版画系学习,几乎同时毕业留校,后来就成了同事.……

  • 标签: 探索谭平 艺术历程 谭平艺术
  • 简介:完成了所有“音乐硕士”的课业,作品也交了,文章也交了,独奏会也结束之后,这时候便是等待“结果”的日子。“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既兴奋又期盼,更多是痛楚、焦急不安的骚动。

  • 标签: 硕士 音乐 学业 回忆 独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