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6 个结果
  • 简介:2005年的话剧艺术舞台,从南到北,真是乏善可陈。特别是上海,聒噪在耳边的是那些不愿多说的“压抑烦躁”和“无奈狂欢”。然而,就是这些“压抑烦躁”和“无奈狂欢”渐渐成为了本不该是主流的主流。就在这令观众失望之极的情况下,“有着典型的上海文化特质,,(雷国华语)的话剧《原罪》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悄悄复排、谨慎上演,这很大程度上给上海剧坛吹来一阵清新之风。

  • 标签: 《原罪》 上海 话剧艺术 文化特质 审美习惯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09-09-04
  • 简介:表现说不是从艺术作品而是从艺术家作为逻辑起点来探讨艺术的意义问题,如果我们以艺术活动作为艺术的意义问题的起点,进而才能对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活动等传统的问题进行探讨

  • 标签: 艺术意义
  • 简介:最早地,从五代两宋始,由于画家的参与,书画雅集逐渐步入了中国文化人的精神生活。我们可以翻检一下绘画史的零星记录:宋朝的王诜、李公麟、元朝的赵孟頫、曹知白,明朝的沈周、清朝的金农、郑燮等等,这些赫赫有名的人物都是书画集会热衷的组织者或参与者。另外不少文化胜地如西园、玉山所、小玲珑山馆、兰亭、豫园等等,也都曾留有画家文士的身影。还有举不胜举的与这些集会有关的画作,如《西园雅集图》(李公麟)、《兰蕙梅菊图》(赵孟頫、高克恭)、《雅集图卷》(陈洪绶)、《桐华庵集胜图》(郑燮、华岩等)……画家集会确实是中国绘画史上颇为抢眼的一道风景线。

  • 标签: 画家 赵孟頫 画学 画集 画作 中国绘画史
  • 简介:关于契诃夫的话题,这几年一直受到世界文坛的关注,重新评价他的小说和重新认识他的戏剧的呼声不绝于耳.契诃夫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还在我青少年成长时期就浸润了我的心田,他一生创作了470多篇小说,相比之下,应该说他的戏剧创作是为数不多的,但他的戏剧意义幽远,经久耐读,久演不衰.去年九月,在"北京国际戏剧季"上,为纪念这位文学与戏剧的伟大的代表人物逝世一百周年,以"永远的契诃夫"为主题,中国、俄罗斯、加拿大、以色列的五家著名剧团还分别献演了五台各具风格的契诃夫戏剧,色彩缤纷,共同组成了一部"当代契诃夫大戏",在中国掀起了重读契诃夫和重演契诃夫戏剧的热潮,为当今仍不很景气的剧坛注入了生气与活力.

  • 标签: 契诃夫 意义 重读 重新认识 重新评价 成长时期
  • 简介:完全纯粹的音乐作品,丝毫没有借鉴任何感情的因素,但它创立了一种没有任何原型的感情,这种感情所有的美正在于它的组合形式中,在于它建立起了一种不同的直觉次序中,它是一种极其珍贵的获取,是取自虚无中的一种巨大的意义……

  • 标签: 音乐作品 组合形式 感情
  • 简介:在过去的年代,在一部作品中唯一出现的一种乐器,事实上是可以指代这部作品的总特征的。琉特琴可以被视作是最高贵的乐器,因为国王和他的朝臣们都是熟练程度不同的琉特琴弹奏者。在宫廷芭蕾剧中,它替宫廷的埃尔曲(air)进行伴奏,而器乐小序曲一般都是由琉特琴齐奏来完成的。当宫廷突然迷恋上吉他——这种并不如此高贵但技巧更简单的乐器时,琉特琴的魅力就减弱了。

  • 标签: 音乐 宫廷芭蕾 熟练程度 乐器 作品 弹奏
  • 简介:设计的文化内涵和其他形式的文化艺术一样反映着社会的整体现象,反映着社会的精神,反映着社会的变革和人类精神的变化。一定的物质生活产品是一定的文化及发展阶段的标志,而对于决定物质生活产品的设计活动就是一种物质的文化活动。

  • 标签: 文化活动 设计文化 意义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09-09-04
  • 简介:如果我们以艺术活动作为艺术的意义问题的起点,表现说不是从艺术作品而是从艺术家作为逻辑起点来探讨艺术的意义问题,进而从艺术作品、艺术家、艺术接受等所有的艺术活动的相互关系

  • 标签: 意义详细 艺术意义 详细内容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09-08-07
  • 简介:同样形式在视觉表现中也是很重要的,摄影构图中形式感的获得的基本条件就是画面中心要有良好的图形和基底关系,单纯的形式感在摄影中是没有意义

  • 标签: 摄影视觉 视觉语言 语言意义
  • 简介:汉字不但起源于象形,而且较多地保留了象形,这样它便为书法艺术提供了所必需的形式美;同时,由于物象写实的成份在象形文字里大大受到了削弱,主体表现的成份无形中大大增强,从而为书法演变为表现型艺术奠定了基础。在书法艺术进人自觉期(即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后,象形(当然主要是抽象象形——与文字意义无关的象形)成为“汉字书写走上艺术化的道路的契机所在。若没有这一因素,仅仅能从书法形象

  • 标签: 书法艺术 美学意义 形式美 艺术化 书法家 象形文字
  • 简介:<正>前言我国最早的中文日报,是清咸丰八年(1858)创刊于香港的《中外新报》(《孖刺报》之中文版),其次是同治元年(1862)创刊于上海的《上海新报》(《字林西报》NorthChinaDailyNews的中文版),同治三、四年间(1864—1865)在香港创刊的《华字日报》(《德臣报》DailyPress的中文版),接着,便是同治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1872

  • 标签: 《申报》 孖刺报 字林西报 光绪元年 DAILY 光绪二十六年
  • 简介:<正>引论曲式作为音乐要素于音乐时间过程中分布排列的结构综合体,音乐整体与部分多样统一的逻辑关系的结果以及音乐艺术的本质体现,一向具有如下重要意义:1、曲式作为可感知的自我统一体,具有自足的单个实体的品质,它与和声、节奏、配器等一样,是音乐结构的一种存在方式.

  • 标签: 节奏 结构功能 作品 曲式结构 传统音乐 片断
  • 简介:人们爱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运动。这话一点也不错,它不仅有生理学的意义,而且带有哲理性。不过我更爱说生命的意义在于思想,它也是运动,但却是一种更高级的运动,是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集中反映。试想:人如果不思想,纵使有生命,也只不过是行尸走肉,活着又有什么意思?

  • 标签: 生命意义 精神财富 人生观 价值观 审美观 文化艺术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09-09-04
  • 简介:关键词 艺术 意义 艺术家 艺术作品 艺术活动 ,如果我们以艺术活动作为艺术的意义问题的起点,表现说不是从艺术作品而是从艺术家作为逻辑起点来探讨艺术的意义问题

  • 标签: 意义详细 探讨艺术 艺术意义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09-09-07
  • 简介:中国戏曲的舞台表演使用着一套独特的程式符号。这套程式符号之于戏曲文本的关系,就如书法艺术之于文学文本的关系一样:戏曲程式符号本身就是一个相对完整自足的审美对象。于是中国戏曲就拥有了双重意义阈:符号意义阈与故事意义阈。相应的.中国戏曲具有双重的审美层面。区分这双重意义阈并阐发双重意义阈不同的性质,是我们揭开中国戏曲美学精神之谜的基本保证。

  • 标签: 中国戏曲 戏曲程式 舞台表演 书法艺术 曲文 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