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节奏停顿指语流中长度大致相等的音节群之间的空隙,我们也可以把它们看成是语音的“零形式”,就如一个音节没有声母称为“零声母”一样。历来对有声语言的研究偏重“有声的”成分,如音段、音节、音节群等等,而对“无声的”成分,如停顿,较为忽略。其实节奏停顿不仅能表现语言的音乐美,更重要的是大小不等的停顿是结构层次的重要标志,直接影响人们的语义。本文即试图对节奏停顿和语义之间的关系,作初步的探讨。一谈到语义,我们想从分析歧义形式入手。在语言的静态形式(即未进入现实交际状态)中,有一些被称为歧义的形式。如常为语言学家所例举的“咬死了猎人的狗”,既可理解为“咬死了/猎人的狗”,也可以理解为“咬死了猎人的/狗”。其实,歧义是对多义而言。一个语言形式有多种解释,从整体分析来看,是多义;从单一理解来看,就是歧义。对歧义的分析能够揭示语言句法和语义方面的许多内在规律,很值得研究。有人说,这些所谓的歧义句进入交际环境中不会有歧义,故不值得研究,这是一种误解。

  • 标签: 语义理解 歧义 猎人 节奏 偏正结构 结构识别
  • 简介:商标词(trademarkwords)是商品的标识符号,代表着某一特定厂商生产或出售的特定商品或服务。但一个好的商标词的作用绝非仅只如此,它还应起到对商品的广告宣传作用,有益于商品的流通。如Coca-Cola公司的汽水商标词Fanta,西方人见此会油然联想到fantasia,进而联想到这种汽水妙不可言的味道。再如英国BarnettSamuel公司生产的音乐设备及唱片磁带,其商标词Decca,是根据表示音乐调式的字母D,E,C,A设计出来的,暗示出商品与音乐有关。此外,该词的读音在所有欧洲语言中几乎一致,十分有助于产品在国际

  • 标签: 商标词 欧洲语言 特定商品 TRADEMARK 普通词汇 广告宣传
  • 简介:英语惯用语作为英语语言重要组成部分,是日常交际中一种常见的具有自身特色的语言现象,对其语义的研究一直是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概念整合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隐喻研究的最新视点,在解释自然语言意义的建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尝试用概念整合理论分析英语惯用语语义的过程。

  • 标签: 英语惯用语 语义理解 概念整合
  • 简介:语气成分意义空灵,且含有断言惰性,素来较难把握。在此背景下,本文探讨如何在动态语义论视角下更精确地刻画语气成分的语义-语用贡献,为语气成分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本文认为,语气成分(句类、语气词及语调等)不参与句子命题义组合,却影响其话语义,在语义-语用界面上对句子的语境改变潜能进行限制。基于语言事实,本文阐明语气成分能够对哪些语境构成要素施加影响,将语气成分的意义拆解成若干针对语境要素的有序操作,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较为统一的语义-语用互动模型。最后,本文以“吧”的语气分析为例,展现动态语义论对于汉语语气成分研究的积极意义。

  • 标签: 语气 语气成分 动态语义 语义-语用界面 语境改变潜能 语用制约
  • 简介:人类在生成语句或理解语句的过程中共同采用的基本策略之一是“合并”操作。而词语之间在语义属性上的兼容与否是合并操作能否成功的关键。词语的语义属性是人类普遍具有的对世界的认知知识。因此,语言的理解和生成也是建立在人对世界的认知知识的基础之上的。因而语言学的一项基础建设就在于详尽描写人类认知世界的知识,建立语言“知识库”是语言学建设艰巨而又不可忽略的任务。

  • 标签: 语句生成 语句理解 词汇语义选择 合并操作
  • 简介:本文讨论了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教授会话含义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教学实验中,研究者通过教授基本的语言学理论特别是会话含义理论的相关知识,改革传统听力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和互动架构。研究表明,学生在掌握相应的会话含义理论之后,经过有指导的学习实践,成功地掌握了教材中听力会话的基本结构以及会话含义的推导过程,进而实现对篇章的理解。因此,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教授会话含义,可以促进学生听力能力的提高。

  • 标签: 会话含义 理解 听力教学 课堂模式
  • 简介:本文采用认知心理学的实验方法研究词素间的语义关系对学龄前汉语儿童理解复合词的影响。实验材料为"性状+物体""材料+物体""用途+物体"三种语义关系的复合词,被试为幼儿园大班、中班、小班共84名儿童,实验任务是词—图匹配。结果显示,儿童理解陌生复合词的正确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三个年龄段儿童理解复合词词义的正确率与词素间的语义关系有关。儿童的错误选择的特点是,倾向于根据重心语素推断复合词的词义,所犯错误也和复合词内部语义关系有关。

  • 标签: 词素间语义关系 学龄前汉语儿童 理解复合词
  • 简介:现代语言学的特点之一是从实际运用的角度描写语言单位。交际语言学(коммуникативнаялингвистика)分离为独立的研究方向是时代的象征。И.П.Сусов指出:“交际语言学的特点是把语言广义地理解为结构单位体系、篇章体系以及言语体系...

  • 标签: 语义群 言语礼节 功能语义场 言语意向 言语行为 语境
  • 简介:“摆动”指的是在言语交际中,尤其是诗歌语义中的一种特殊状态。如:谁看见我的身影/从黑暗显现出来/是自愿?还是被迫/把脑袋浸入明亮的光芒/游泳的人把头压入水中/在那黑暗的深处/看见了闪闪的干雪(《永恒时刻》)

  • 标签: 语义理解 摆动 言语交际
  • 简介:"前置受事+VA了"兼有两种语法义:一种表示"结果实现义",属于"动作事件概念结构";另一种表示"结果偏离义",属于"评价性概念结构"。特定的构式义投射到句法层面形成特定的句法结构。本文用"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重新审视了"前置受事+VA了"格式的语义配置和语义特征。

  • 标签: 受事前置 构式 构式-语块分析法
  • 简介:<正>本世纪六十年代以前的语言学著作普遍认为,语言结构是由语音、语法、词汇三部分组成。这种说法,直到今天仍然被大部分人所接受。然而,大家都知道,词是语音和意义的结合体,复合词和词组的结构受语法规则的支配,因此,词汇是不能同语音、语法并列在一个平面上的。由于这种缘故,在乔姆斯基提出转换生成语法之后,不少人便认为,语言结构应由语音、语义、语法三个部分组成。语音具有标志性,语义具有解释性,语法具有生成性。这个语言理论框架较合理。语义问题由此引起人们广泛的重视。信息论认为,人们语言交际的目的是为了交流信息。在语言信息的交流过程中,人们的交流或对语言的理解并不是完全靠语法,“语法第一”,而主要是依赖语义,即“语义第一”。语义是语言的基础,即便人们在口语中有许多句子省略成分或不合语法时,人们照样可依赖“语义网络”(SematicNetwork)来进行理解。美国语言学家弗里斯在《布龙非尔德学派》一文中指出:“‘意义’并不是在言语形式本身,而是言语形式的三种关系的类型组成:(1)一类言语形式和另一类言语形式的关系;(2)言语形式和非言语环境(物体、事件)等的关系;(3)言语形式和参与交际行为中的人

  • 标签: 言语形式 语义关系 语义网络 学习札记 语义学 欧也妮
  • 简介:文章指出,语义特征研究的产生是有着我国传统语法注重揭示语法的语义特点的背景的。认为语义特征研究有狭义的语义特征研究和广义的语义特征研究之分。本文将广义的语义特征研究模式概括为七种,并介绍了语义特征理论研究在十个方面的进展

  • 标签: 语义特征分析法 语义特征 分布特征 语法分析方法
  • 简介:“都”的语义指向陈子骄"都"属于总括副词或范围副词,表示在它限定的范围内的诸种对象,无一例外,全部具有某种属性或行为。在划分句子成分时,"都"常常被划作状语。状语通常是修饰或限制谓语的,然而就语义指向来看,"都"作状语时,它的所指却不是谓语,而可能是...

  • 标签: 所指对象 疑问代词 语气副词 《围城》 “都” 语义指向
  • 简介:处所「デ」格句首分布表示事件发生的处所,句中宾语前分布表示动作进行的处所,句中宾语后分布凸显处所焦点。三者可共现于同一句中,其语义范围为:句首分布>句中宾语前分布>句中宾语后分布,符合时间范围原则,受包容原则支配。处所「デ」格的语义有多种指向,受客观现实、句法位置、谓语语义特征等因素制约。其中,客观现实是最优先的制约因素,在其允许实现的前提下,处所「デ」格的句法位置与谓语的语义特征也是重要影响因素。

  • 标签: 句法位置 语义特征 语义指向 时间范围原则 包容原则
  • 简介:语义研究的新进展──石安石新著《语义论》读后王远新语义问题是古代东西方语文学者共同关心的问题。在中国,训诂学作为传统语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早就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西方,一般认为,语言学的语义学的建立以法国学者米歇尔·布勒阿尔(MichelBre...

  • 标签: 语义论 语义研究 新进展 语义学 语言学 组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