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钱澄
  • 学科: 语言文字 > 英语
  • 创建时间:2010-11-21
  • 出处:《时代英语报》 2010年第11期
  • 机构:我国学前教育专家卢乐山说过,“儿童从自我中心过渡到做一个社会的人,重要的变化在游戏之中。”我们知道,游戏源于民间。民间游戏是劳动人民创作且流传的一种自娱性的活动。它形式多样,具有浓厚的趣味性,易学、易会、易做、易传,符合了幼儿好动、好学、好模仿、好游戏的心理特征,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同时,游戏又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教育性,能促进幼儿基本动作的发展,口语能力的发展,进而能够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通过对近期召开的第六届全国社会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的分析,考察21世纪我国社会语言学研究之走向。在今后的研究中,社会语言学会更加关注国家重大社会语言问题,以实证调研为基础探讨社会语言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索对策机制。重视语言国情,多角度、多领域做好语言规划和语言战略研究,在服务社会发展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同时,探讨学科建设问题也是一个重要内容。

  • 标签: 21世纪 中国社会语言学 走向
  • 简介:<正>赛典赤·赡思丁,西域回族(贵族),1219年成吉思汗征西域,年仅十多岁的赛典赤“率千骑迎降”。从此就跟随成吉思汗长途征战。在成吉思汗、窝阔台、贵由、蒙哥、忽必烈执政期间皆被任用,故史称:“早遇太祖,功闻五朝”。1274年,元世祖忽必烈决定在云南建立行省。并决定选派“谨厚者抚治之”,经过认真考虑而选中了赛典赤·赡思丁。赛典赤到云南后,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并结合云南当时情况,在政

  • 标签: 赛典赤·赡思丁 云南王 忽必烈 成吉思汗 行省制 元代
  • 简介:文章论述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3个问题.文章认为,综合国力是当今国际竞争的主题,而精神文明则是综合国力的根本底蕴.只有加强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才能保证综合国力长盛不衰。文章提出,自上而下的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结构,因此“建设精神文明关键也在党”.文章认为,“文以载道”要加强,用无所不在的“文”进行全方位的精神文明建设,是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必不可少的。

  • 标签: 精神文明建设 根本底蕴 教育 文以载道
  • 简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江汉大学联合主办,江汉大学承办的“中国社会语言学发展战略研究学术研讨会”,2004年4月24-25日在湖北武汉江汉大学成功召开。开幕式上,胡明扬教授到会致辞,邢福义教授做了学术演讲。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社会语言学 学科体系 社会文化
  • 简介:本文举例说明了萨满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①治病与预防;②献牲仪式的主持者;③占卜.

  • 标签: 萨满 社会作用 承担作用
  • 简介:世界上一些最富有的国家的民众开始视创新为其经济之基础。而创新作为发达世界经济的一部分已有两个多世纪了。确实,直到工业革命前,千百年间,收入都停滞不前。工业革命后,人均收入飙升,一年比一年高,其间只偶尔被周期性波动打断过。

  • 标签: 学习型社会 世界经济 工业革命 人均收入 周期性波动 创新
  • 简介:现代社会的主流发展手段是追求规律,自然规律.市场规律等等,任务是达到工作效率的最大优化.目的是提高利润。这样一条流水线造就了自私,无知,目光短浅,最终导致了冷漠。我们要感谢心理学的广泛应用,让人们认识到自身行为的性质和目的,给了人们反思的机会。

  • 标签: 现代社会 逆向思考 市场规律 自然规律 工作效率 自身行为
  • 简介:2004年12月7日,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举办了一场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的演讲比赛。经过各年级一个多月的精心选拔,最后共有11名选手参加了决赛。比赛场上,二十几岁的“小妹妹”硕士和已过而立之年的“大哥哥”博士同台竞技。选手们分别从诚信建设、党的建设和激发社会成员创造活力等不同视角,

  • 标签: 演讲比赛 研究生院 选手 创造活力 赛场 决赛
  • 简介:<正>在南京市逛商店,神经还真得坚强些。看看店里那些标语:“商品售出,概不退换”“当心玻璃!损坏照价赔偿!”商品经济发展到今天,店家却象是在时刻准备着跟顾客吵架。我曾在新街口金陵饭店对面的3路车站到市新华书店路段,对所有商店的标语用语作过统计调查。使用颜率最高的——猜得出吗?是:

  • 标签: 标语 社会文明 偷窃嫌疑 扒手 概不退换 照价
  • 简介:国内外出版的有关社会语言学的论著认为美国H.C.Currie1952年首次使用"社会语言学"术语.这种提法尚待商榷.法国学者A.多扎1910年使用过"社会语言学",原苏联学者Б.А.拉林和Е.Д.波利瓦诺夫1928年都使用过"社会(学)语言学",英国东方学学者托马斯·卡伦·霍德森(Hodson)1939年使用过与如今使用的英语对应词完全一致的术语.英国J.R.弗思和法国M.柯恩等也都早就使用过类似术语.

  • 标签: 术语 社会语言学 语义学 学科内容
  • 简介:随着时代的发展,精神产品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精神产品生产的有关行业正从属于物质产品再生产总过程领域的第三产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与第一、二、三产业相并列的独立产业。在1996年出版的王树林主编的《21世纪的主导产业一第四产业》一书中,作者认为第四产业的内涵应当包括“科学研究行业(含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教育行业、文化行业(含文艺创

  • 标签: 精神产品 出版 科学研究 主编 文化行业 教育行业
  • 简介:一、社会语义学简述本世纪以来,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急剧变化以及科学技术的迅速进展,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也都发生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变化。而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必然也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发展。传统的单科性的语言学研究已不能满足当代社会生活的...

  • 标签: 社会语义学 语言单位 社会因素 社会语言学 受动者 不对称
  • 简介:由于社会和语言政策的变革,汉语在新加坡的功能不断发生变迁。1919年现代标准汉语取代汉语方言成为华校的教学媒介语,1986年后又被英语取而代之。同时,1979年后随着"讲华语运动"的开展,华语逐渐取代汉语方言成为华族社群的主要交际用语,然而,到了2004年被英语取而代之。目前,华语在新加坡社会主要发挥传承优秀华族传统文化的功能。本文尝试运用布迪厄的场域与文化资本理论,对华语在新加坡所发生的这两次重大功能变迁进行阐释。

  • 标签: 汉语 新加坡 功能变迁 布迪厄 语言社会学
  • 简介:尽管认知主义在二语习得研究中占主导地位,在近15年内社会文化视角逐渐成为二语习得研究的一个热点。狭义的社会文化理论,即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主要包括中介、控制、内化、临近发展区、搭手架、私语/内语、活动理论以及心理发展研究方法等与语言密切相关的八个命题。这些概念被广泛地运用于二语习得研究,并对二语教学带来了有益的启示。然而,社会文化理论不能替代目前二语习得研究的主流方法,只是在此基础上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 标签: 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 二语习得 社会文化视角
  • 简介: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晚期资本主义从早期物质匮乏的生产主义时代走向了物质丰裕的消费主义时代,如何刺激消费以缓解频发的经济危机,成为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重大问题.借助符号学思想和媒介力量,鲍德里亚建构了一套刺激消费欲望,缓解社会危机的符号政治经济学理论,从而将社会的阶级矛盾转向了对商品的符号价值追求.这种转变不仅无助于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社会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反而使人们陷入了不幸的异化境地和生态危机之中.毫无疑问,理解鲍德里亚的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建设价值和理论启示意义.

  • 标签: 消费社会 符号价值 异化 符码统治
  • 简介:在现今的互联网+时代,人们借助各种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彼此间对话畅通无阻,其中汉英双语方式的互动更为频繁,汉英语码转换更是一大特点。以社会语言学为理论框架,选用微信聊天记录为语料,研究会话中汉英语码转换的社会功能,同时,还探析男女性别在使用语码转换功能上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为语码转换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丰富了社会语言学中语码转换的实证研究。

  • 标签: 社会语言学 汉英 语码转换 微信聊天 社会功能
  • 简介:构建和谐社会的想法由来已久。中国古代的著作《礼记》中就描绘过一个和谐社会——大同世界;在西方,也早有人提出要建成乌托邦式的和谐社会。这些都是人类对和谐社会的憧憬。

  • 标签: 构建和谐社会 大同世界 《礼记》 中国古代 线 乌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