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9 个结果
  • 简介:董秋斯主张翻译是一门科学,并先于外国学者霍姆斯(1972)在国内最先提出建立翻译学的问题。本文旨在梳理他的主要的翻译观点并以他的译作《大卫·科波菲尔》为例,说明他的翻译思想对其翻译实践的影响。

  • 标签: 董秋斯 翻译科学 翻译思想 翻译批评 “再创作者”
  • 简介:美国现代戏剧奠基人、诺贝尔文学奖金荣膺者尤金·奥尼尔(1888-1953)一生勇于探索,独辟蹊径,孜孜不倦地笔耕.从多角度对人生真谛进行了深入探索。他的50余部剧作几乎全是悲剧,其题材之新颖,内容涉及领域之广阔,主题哲理寓意之深邃,艺术风格之璀璨多彩,在美国戏剧发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他的卓著的成就为美国戏剧赢得了国际声誉,使其跻身世界剧坛。

  • 标签: 尤金·奥尼尔 人生真谛 现代戏剧 戏剧创作 学思 诺贝尔文学奖
  • 简介:【胡安江】四川绵阳人,中山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南京大学翻译学博士后。现为四川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翻译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当代国际话语体系研究院副院长、翻译与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 标签: 作者 英语语言文学 博士生导师 翻译学 中山大学 南京大学
  • 简介:存在主义是20世纪中期西方哲学发展中影响较大的流派,作为时代代言人的贝克特深受其影响。本文将重估贝克特戏剧与存在主义思潮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期更准确地在时代思潮中把握贝克特的戏剧创作及其戏剧美学思想,为贝克特研究提供一个更为清晰的视角。

  • 标签: 贝克特戏剧 存在主义思潮 戏剧与哲学
  • 简介:<正>这里摘登两位作者的来信:(一)拙文《我国突厥语辞书的编纂》一文正文第二行(按,见本刊总第22期第25页)“塔吉克语”应为“土瓦语”,望予更正。特向读者和编者致歉。史铸美(二)1983年第六期上发表的拙稿《榴霰弹、霰弹、子母弹、群子弹是同一种炮弹吗》有几个排印上的错误,其中第169页上的附图2是麻烦你们从

  • 标签: 塔吉克语 读者 突厥语 编者 子母弹 作者
  • 简介:<正>《辞书研究》自1979年以来,在前进的道路上虽不乏困难,但在读者、作者诸君的爱护支持下,终于积累了置于案头颇具规模的59本刊物。本刊编辑部谨向各位致以诚挚的谢意,并希望我们之间业已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得以继续和发展。

  • 标签: 辞书出版 辞书研究 作者 合作关系 编者 读者
  • 简介:致青年作者我刊从本期起开辟“青年园地”专栏,刊登40岁以下青年作者的论文。俄语语言学研究这片本来就不算肥沃的园地,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之下变得更加难乎为继了。老一代俄语工作者几十年如一日,殚心竭力,安贫乐道,穷尽毕生心血浇灌这块土地,为中国俄语界创建...

  • 标签: 语言学研究 青年作者 教学研究 安贫乐道 学术传统 研究生
  • 简介:<正>一个好消息《辞书研究》(季刊)从1982年起改为双月刊,逢单月出版。这是读者、作者与编者的共同愿望。改刊以后,刊物的出版周期缩短了,进行学术探讨,经验交流、信息传递及时了,这将有利于繁荣辞书科学的研究、促进我国辞书编纂出版事业。学术园地需要大家来耕耘、培植,我们热切期望广大的读者与作者继续给予宝贵的支持,踊跃来稿来信,丰富刊物的内容,把它办好。

  • 标签: 辞书研究 辞书编纂 学术探讨 学术园地 读者 信息传递
  • 简介:1.来稿一般以1000-3000字为宜。例句要注明出处。2.稿件须保证科学性、实用性。体例可参考本刊已发表的文章。内容重复、缺乏依据、层次不清,字迹模糊的稿件恕不采用。

  • 标签: 方格稿纸 电脑打印 文原 双断 实肿 试题解析
  • 简介:<正>当读者诸君看到本期刊物的时候,我们又迎来了90年代的第二年。在新的一年里,本刊编辑部仍将努力保持刊物多年来已经形成的学术性、知识性、资料性的特点,与广大读者、作者一起,克服可能遇到的困难,辛勤耕耘这块园地,为繁荣辞书出版事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辞书学尽绵力。

  • 标签: 有中国特色 辞书学 读者 学术性 出版事业 资料性
  • 简介:《英语知识》自1987年创刊以来,得到广大读者和撰稿人的热情支持。他们纷纷来函肯定本刊所做的努力,提出自己的希望与建议。不少教师还积极组织学生订阅。因人力有限,我们不能——回信,在此特向各位关心本刊成长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三年来我们虽取得一定成绩,但编辑工作中仍难免有疏漏之处.读者一当发现问题,就立即来信指出。有的已及时转告作者或公开更正.但因篇幅所限,不可能将来函全部照登。而且对语言现象的解释,有时是仁者见仁,智者

  • 标签: 编辑工作 方格稿纸 统计数字 英美人 表达法 英汉词典
  • 简介:朱生豪翻译的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莎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他的莎剧译文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受到几代汉语读者的宝爱。朱生豪将莎士比亚戏剧以具有强烈诗歌韵味的口语化散文形式表达出来,具有不是诗词,而在诗意的表达上,创作了胜似诗剧形式翻译莎作的译作。朱生豪的译文押韵的地方较多,句式整齐,上下句之间形成了对称、对比的形式,节奏感强,具有音韵美、整齐美的特点,符合汉语读者的审美习惯。他的译文在准确的基础上符合汉语读者对诗歌和戏曲的审美欣赏习惯。他翻译莎剧的成功是与他具有较高的中国古典文学造诣和深厚的中国古典诗词修养分不开的。

  • 标签: 朱生豪 莎士比亚戏剧 诗词创作 译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D.H.劳伦斯的戏剧活动与戏剧观念较少被人论及。其实,他的戏剧活动相当丰富,戏剧观念也不乏真知灼见。在他看来,戏剧应该描写普通民众,而且几乎所有的戏剧都存在于剧作家意识与潜意识自我的冲突之中;他还强调,戏剧创作应该采用自然主义的手法,以此唤醒观众的情感。这无疑对于戏剧理论与创作和劳伦斯研究具有双重启示作用。

  • 标签: D.H.劳伦斯 戏剧 戏剧观
  • 简介:文本和它的读者处于互动的关系中:文本尽力使读者与自身一致,迫使读者使用它的符号系统;读者也以同样的方式回应。可以说文本包含了它自身理想的读者形象,而读者也有自身理想的文本。有一个关于著名的数学家切比雪夫(P.L.Chebyshev)的故事:当他就剪裁布料的数学问题举行讲座时,一群观众不期而至;他们中有裁缝、服装商人和时髦的年轻女性。但是。数学家的开场白就把他们送走了。他说:“为简单起见,让我们假设人的身体是球状的。”只有对此话不以为怪的数学家们留下来继续听讲。文本选择了它自身的读者,创造了与自己形象一致或相似的读者。

  • 标签: 文本选择 读者 运动过程 作者 数学家 符号系统
  • 简介:1974年法国学者杜哈尔德的(DuHalde:Descriptiongeographigue,chronigue,politiqueetphysiguedeI'empiredelaChineetlaTartarieChinoise.LaHapy1736.译成中文为:《中华帝国及中国鞑靼之地理、历史、纪年、政治及物产记述》)以德文出版使德国读者,第一次接触到了中国纯文学作品。

  • 标签: 中国戏剧 歌德 中华帝国 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