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和总结29例寿命超过10年的慢性血液透析患者静脉的护理经验。结果:本组29倒,寿命超过10年。10—15年有16例(55.1%);超过15年有11例(37.9%);超过20年有2例(7%)。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做好凑的早期护理和使用过程中的保护,并指导、督促患者保护.对维护动静的使用寿命,保证患者血液透析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能端侧吻合在桡动脉-头静脉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显微镜下应用机能端侧吻合行桡动脉-头静脉手术42例。结果技术成功率100%,3年一期通畅率88%、二期通畅率90%。结论显微镜下应用机能端侧吻合行桡动脉-头静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血管吻合可靠、精密、通畅率高、并发症少,是建立永久血液透析通路的理想方法。

  • 标签: 血液透析 技能性 端侧吻合 内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钝针扣眼法在动静穿刺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8月进行动静穿刺的血液透析患者15例,以随机方式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8例和7例。观察组实施钝针扣眼穿刺;对照组实施区域穿刺。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内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感染、动脉瘤形成、血管血栓)。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动脉瘤形成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血栓形成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钝针扣眼法实施动静穿刺可有效减少感染、动静瘤等并发症发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痛苦,有效提升透析质量,安全较普通穿刺更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钝针扣眼法 动静脉内瘘 穿刺 应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完全“不接触”静脉血管处理技术建立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AVF)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苏州科技城医院肾内科采用完全“不接触”静脉血管处理技术首次建立AVF的患者63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AVF超声评估数据、AVF成熟率和通畅率,并与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常规手术组患者进行比较。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术后通畅率的差异。结果完全“不接触”静脉血管处理技术组63例,男39例,女24例,年龄(60±17)岁;常规手术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60±13)岁。完全“不接触”静脉血管处理技术组患者术后即时通畅率100%(63/63),术后2、4、8周AVF成熟率分别为54.0%(34/63)、85.7%(54/63)、90.5%(57/63)。术后3、6、9个月和1年初始通畅率分别为90.0%(45/50)、85.0%(34/40)、82.9%(29/35)和81.0%(17/21),辅助通畅率均为100.0%。1年初始通畅率高于常规手术组患者(81.0%比63.5%,log-rank χ2=5.12,P=0.023)。超声结果提示完全“不接触”静脉血管处理技术组患者术后AVF流出静脉均匀扩张,血管壁逐渐增厚,肱动脉血流量逐渐升高,头静脉和桡动脉均呈现螺旋层流。结论完全“不接触”静脉血管处理技术用于建立AVF成熟快,通畅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肾透析 动静脉瘘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动静术后进行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3年7月~2015年7月间诊治的168例动静术后血液透析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84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84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提升患者对内自护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动静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静术后实施血透护理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提升患者对内自护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动静脉内瘘 血透护理 优质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超声引导下经皮静脉球3.正骨手法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肱骨外髁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囊扩张术治疗动静狭窄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05月--2017年10月入院治疗的1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全部数据均展开回顾分析,总结相应的研究数据,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患者在没有手术之前,其狭窄处内径、透析血容量以及自然流量等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经过治疗之后,与治疗前的狭窄处内径、透析血容量以及自然流量等均呈现临床不均衡,即P<0.05。在手术之前,6例患者杂音及震颤减弱情况,4例患者发生杂及震颤消失。而在手术之后,10例患者处均能够听见明显杂音及明显震颤情况。参与本研究的所有患者在术后3天均应该使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另外,在患者治疗后,经过9个月的随访可知,3例患者在手术后的3、5、7月均出现血管内再狭窄,剩余患者随访至9个月后并没有发生再狭窄情况。结论给予动静狭窄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经皮静脉球囊扩张术进行治疗,其能够有效解除患者的狭窄情况,同时也能够为尿毒症患者节省相应的血管资源,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 标签: 超声引导 经皮静脉球囊扩张术 动静脉内瘘狭窄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不同穿刺方法对血透动静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6月来我院接受动静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区域穿刺法,观察组采取扣眼穿刺法,疗程为1年,随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并发症情况经观察可知,观察组中1例产生血管瘤,血管瘤发生率为6.25%;1例产生血管狭窄,血管狭窄发生率为6.25%;2例发生血栓,血栓发生率为12.5%,其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对照组中3例产生血管瘤,血管瘤发生率为18.75%;4例产生血管狭窄,血管狭窄发生率为25.00%;3例发生血栓,血栓发生率为18.75%,其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2.50%。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2=4.57)。结论扣眼穿刺法可有效降低血透动静血管瘤、血管狭窄、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首选扣眼穿刺法。

  • 标签: 动静脉内瘘 穿刺 血液透析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疲乏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常见症状,可降低患者自我照顾能力,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影响其生活质量。本文分别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疲乏状况的研究现状、评估工具、影响因素、干预对策进行介绍,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疲乏 评估工具 影响因素 干预对策
  • 简介:摘要肝门静脉积气是急性腹痛的少见原因。文献报道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肝门静脉积气的比例较健康人群升高,但临床中关于该病的典型影像学特征、治疗选择及患者预后仍不完全清楚。本文报道一例发生急性肝门静脉积气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诊疗过程及典型腹部CT改变。

  • 标签: 血液透析 肝门静脉积气 保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健康脚癣对其睡眠质量产生的作用。方法我院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间诊治的320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160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的16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宣传教育,比较两组患者3个月后的睡眠质量。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药物、睡眠时间以及日间功能障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健康宣传教育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而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健康宣传教育 维持性血液透析 睡眠质量 干预效果
  • 作者: 刘小英李曼任欣梁立红张姝媛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6-12-22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16年第12期
  • 机构:[摘要]目的:调查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SCL-90表、SAS表和SDS表,分析在我院透析室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66例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SCL-90结果显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总分、总均分、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其他(饮食、睡眠)、阳性项目数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组(P<0.05);抑郁组患者的年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显著高于无抑郁组,抑郁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水平、透析充分性指标(Kt/V)显著低于无抑郁组(P<0.05);焦虑患者的Scr、BUN和CRP水平显著高于无焦虑组,透析充分性指标(Kt/V)显著低于无焦虑组。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及时给予积极疏导,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接诊的120例进行维持透析治疗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对比试验,经患者同意,实验组患者6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对照组60例,则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进行日常护理。经护理一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情况。经试验后,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症状改良情况。以上得出的所有数据,均由SPSS16.7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经临床调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生活质量均发生了明显改善,且P<0.05,而实验组的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症状等均得到了有效改善,且P<0.05,经分析,本次临床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维持透析患者的护理中,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为患者排除了心理上的抑郁症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高钾血症和反复高钾血症的发生率,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收集2020年1至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钾水平分为血钾正常组和高钾血症组,高钾血症组根据发生高钾的次数分为单次高钾血症组和反复高钾血症组,评估不同血钾异常的发生情况,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352例患者,血钾正常组129例(36.6%),男99例,年龄(62±15)岁;高钾血症组223例(63.4%),男153例,年龄(60±14)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血钾正常组相比,三班透析(OR=4.012,95%CI:1.519~10.601,P=0.005)、合并糖尿病(OR=1.947,95%CI:1.148~3.304,P=0.013)、透前血钾检验次数(OR=1.561,95%CI:1.292~1.885,P<0.001)是高钾血症的独立相关因素。在223例高钾血症患者中,单次高钾血症组78例(35.0%),反复高钾血症组145例(6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单次高钾血症组相比,血钙(OR=21.885,95%CI:3.740~128.077,P=0.001)、透前血钾峰值(OR=63.157,95%CI:25.265~157.876,P<0.001)、透前血钾检测次数(OR=1.814,95%CI:1.378~2.388,P<0.001)是高钾血症反复发作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高钾血症发生率高,特别是合并糖尿病、三班透析者,需定期复查血钾。血钙和透前血钾峰值高是高钾血症反复发作的独立相关因素。

  • 标签: 高钾血症 血液透析 复发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