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生产发展、科技进步、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模式现代化以及社会的老龄化,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糖尿的发病率均在逐年增加。糖尿是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日益关注的严重危害公共健康的问题。在许多国家中已成为致死、致残并造成医疗开支增加的主要原因。中华医学会糖尿学分会2008年调查报告结果表明,我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糖尿患病率为9.7%,中国成人糖尿总数达9240万,其中农村约4310万,城市约4930万。1994年就已达2000万。据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到2025年,全球成人糖尿患者人数将增至3亿,而中国糖尿患者人数将达到4000万,未来50年内糖尿仍将是中国-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专家指出,由于目前人们的饮食结构正在由植物型向动物型转变,高脂肪、高热量食物正越来越多地充斥我们的生活,加.上糖尿

  • 标签:   糖尿病 公共健康 科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粪菌移植(FMT)对非肥胖糖尿(NOD)小鼠发生1型糖尿(T1DM)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8~9周龄的雌性NOD小鼠72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6)和FMT组(n=36)。FMT组移植C57BL/6鼠的粪菌,对照组移植自身粪菌,隔日1次,共5次。比较两组小鼠的胰岛炎评分和T1DM发病率;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评估NOD小鼠粪菌组成;实时定量PCR检测肠屏障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肠-胰腺免疫轴中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Th)-1及Th17的比例;通过氨基酸代谢组学检测血清中氨基酸的水平。结果26周龄时FMT组的T1DM发病率为40.9%(9/22),低于对照组的72.7%(13/22)(P=0.034)。FMT促进了肠道中有益菌,如Lactobacillus、Clostridium_sp_ND2、Candidatus_Arthromitus和Clostridiaceae_1的定植。与对照组相比,FMT组肠屏障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上调[黏蛋白(Muc)-1:0.93±0.29比2.97±0.79,P=0.036;Muc2:0.72±0.39比10.70±3.54,P=0.019;Muc3:1.79±0.69比10.97±2.78,P=0.009;Muc4:1.01±0.23比2.42±0.49,P=0.029;封闭蛋白(Ocln):0.96±0.08比1.81±0.36,P=0.045;闭合蛋白(Cldn)-1∶0.94±0.17比2.20±0.43,P=0.022]。与对照组相比,FMT组肠系膜淋巴结、胰腺淋巴结、派伊尔结中Treg比例增加[(6.10±0.49)%比(7.54±0.27)%,P=0.020;(5.28±0.39)%比(6.42±0.34)%,P=0.048;(6.78±0.42)%比(7.88±0.13)%,P=0.029];Th1比例减少[(1.02±0.06)%比(0.83±0.06)%,P=0.040;(0.82±0.10)%比(0.56±0.05)%,P=0.038;(1.28±0.12)比(0.85±0.07),P=0.012],Th17比例减少[(0.40±0.01)%比(0.30±0.02)%,P=0.004;(0.40±0.02)%比(0.31±0.02)%,P=0.008;(0.51±0.06)比(0.36±0.02),P=0.027)]。与对照组相比,FMT组小鼠血清中亮氨酸[(92.86±7.32)比(91.87±12.62)μmol/L,P=0.027)]、缬氨酸[(162.74±15.97)比(155.89±25.70)μmol/L,P=0.046)]、异亮氨酸[(75.65±5.59)比(73.61±9.67)μmol/L,P=0.048)]含量减少。结论FMT可减轻NOD小鼠的胰岛炎并减缓T1DM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重塑NOD小鼠肠道菌群并改善肠屏障功能、影响肠-胰腺免疫轴的免疫反应、同时纠正胰岛炎期NOD小鼠的氨基酸代谢紊乱、减少支链氨基酸的蓄积有关。

  • 标签: 糖尿病,1型 粪菌移植 肠道菌群 NOD小鼠 实验研究
  • 简介:摘要糖尿是一组病因病理与临床特征高度异质性的疾病。1型糖尿(T1DM)在遗传学、免疫学、代谢学及治疗学等方面呈现不同的内在型与临床表型。精准医学的兴起为糖尿的深入研究及临床防控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策略。本文将阐述T1DM精准医学在诊断、预防、治疗、预测及监测方面的基本概念、研究进展与可能的发展方向。

  • 标签: 糖尿病,1型 精准医学 异质性 自身免疫
  • 简介:摘要1型糖尿需要终生依赖胰岛素治疗,长期维持血糖平稳,减少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而言是长期存在的挑战。对1型糖尿患者的管理涉及多学科协作、不同医院的转诊,以及对患者和家庭成员有效的糖尿教育和管理。相较于美国、英国等国家较成熟的糖尿管理和教育体系,我国对1型糖尿患者的规范化管理工作开始的较晚,目前仍存在一些难点和困惑。但随着各级卫生部门对1型糖尿患者管理模式的探索和努力,1型糖尿患者的管理必将逐步进入规范化,真正实现对患者的终身管理。

  • 标签: 1型糖尿病 糖尿病教育 疾病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全程健康教育知识对糖尿患者自身护理质量管理产生的影响。 方式将100例糖尿患者任意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 结论医护后,干预组血糖值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此外,干预组自我管理个人行为得分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 lt0.05 )。 结果对糖尿患者开展心理干预治疗干预可有效改善负性情绪的产生、功效和修复全过程,非常值得临床医学营销推广。

  • 标签: 全程健康教育 糖尿病 血糖指标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美国糖尿协会(ADA)/欧洲糖尿研究协会(EASD)的专家小组于2021年9月就成人1型糖尿(T1DM)患者的管理发布了共识报告,即《成人1型糖尿管理:ADA/EASD联合共识》。该《共识》提出了针对成年T1DM的诊断流程及管理途径、建议实施个体化的血糖管理并避免发生低血糖,同时强调了糖尿自我管理教育与支持在T1DM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 标签: 糖尿病,1型 成人 糖尿病管理 专家共识 解读
  • 简介:摘要:对老年糖尿合并认知衰弱的运动疗法研究进行文献回顾和梳理,分析运动疗法对老年糖尿合并认知衰弱的作用机制和不同运动方式的应用现状,为进一步为患者制定个性化运动干预手段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运动疗法 糖尿病 认知衰弱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探究过程中,我们主要围绕患有糖尿的患者展开深入调研,对该类病人施以多样性护理措施,并分析该护理模式的作用价值。方法:从本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之间接收的糖尿患者中选取100位,将其作为此次探究的重点对象。将100位患者分为两个人数为50人的小组,其中一组在治疗之余会应用多样性护理措施,将该组称之为实验组;另外一组在治疗过程中应用常规护理,称之为对照组。明确分组信息后,为病人提供对应的护理服务,并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加以探讨。结果:经过一定时间的护理后,对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加以统计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并发症出现概率远远小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水平,从统计数值中可以看出,实验组的血糖指标水平更为理想。结论:对于患有糖尿的患者而言,在对其展开治疗工作的同时可以优先选取多样化护理措施,如此一来,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就会大大降低,对于促进患者疗效提升具有良好的价值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多样性护理 糖尿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1型糖尿(T1DM)主要由自身免疫应答介导,肠道菌群与免疫系统间稳态的破坏与T1DM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靶向肠道菌群的干预方式为疾病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目前动物研究已初步证实了肠道菌群疗法(益生菌治疗、粪菌移植、短链脂肪酸补充)对T1DM的保护作用,但相关临床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有待探索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本文旨在综述肠道菌群疗法防治T1DM在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中的进展,对目前的研究成果和局限性进行总结,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糖尿病,1型 益生菌 粪菌移植 短链脂肪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经产妇再次妊娠患妊娠期糖尿(GDM)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妇产医院分娩的高龄经产妇(即本次妊娠分娩时年龄≥35岁,且有连续2次分娩记录)为研究对象,共219例,其中正常糖耐量(NGT)组141例,GDM组78例。收集前次及本次妊娠临床资料,分析高龄经产妇GDM发病危险因素。结果219例高龄经产妇前次及本次妊娠年龄分别为(31.9±2.2)和(36.7±1.5)岁,GDM患病率35.62%(78例)。GDM组比NGT组前次及本次妊娠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空腹血糖[前次(5.51±1.43)比(4.63±0.62)mmol/L];本次(5.26±0.63)比(4.59±0.30)mmol/L],服糖后1 h血糖[前次(11.74±2.36)比(9.50±1.82)mmol/L;本次(11.03±2.03)比(9.51±1.14)mmol/L]均更高,前次及本次妊娠期剖宫产率更高(前次34.6%比4.3%;本次52.6%比2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前次妊娠剖宫产史[OR值(95%CI)为10.80(4.09~28.54)]和GDM史[OR值(95%CI)为10.64(4.02~28.20)]及75 g OGTT空腹血糖≥4.86 mmol/L[OR值(95%CI)为2.70(1.27~5.70)]和服糖后1 h血糖≥8.45 mmol/L[OR值(95%CI)为1.78(1.37~2.31)]是高龄经产妇本次妊娠患GDM的危险因素。结论前次妊娠剖宫产史和GDM史可增加本次妊娠GDM发病风险,前次妊娠OGTT血糖也有预测价值。

  • 标签: 糖尿病,妊娠 高龄 经产妇
  • 简介:摘要:对研究对象的临床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其与糖尿肾病(DM)的相关性,探讨血清半胱氨酸、CysC、尿微量清蛋白/肌酐(ACR)在诊断糖尿肾病中的应用价值与意义。Hcy、CysC、ACR分别测定及联合测定对DM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并且联合其他临床指标更能够提高相关疾病诊断率,有助于临床肾病早期的及时治疗给药。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同型半胱氨酸 胱抑素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
  • 简介:摘要妊娠期高血糖(HIP)是最常见的病理产科疾病。但无论是HIP分类还是妊娠期糖尿(GDM)诊断,目前全球均缺乏统一标准,本文将对此展开分析。支持国际糖尿合并妊娠研究组(IADPSG)标准作为全球统一标准诊断GDM,也支持HIP分为孕前糖尿、妊娠期高血糖、GDM及孕前或孕后糖尿前期四大类,以细化临床管理。

  • 标签: 高血糖症 糖尿病 妊娠期
  • 简介:摘要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LADA)属于1型糖尿(T1DM)的自身免疫亚型,常可伴发甲状腺、甲状旁腺、性腺、胃肠道等其他器官的自身免疫异常,但很少并发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本文报道1例LADA伴发僵人综合征(SPS)的病例,对其诊断及治疗过程进行分析,以期引起临床医师对T1DM或LADA伴发SPS的警惕。

  • 标签: 糖尿病,1型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僵人综合征
  • 简介:摘要近年来,1型糖尿(T1DM)的治疗取得了巨大进步,但该病仍明显缩短预期寿命。心血管并发症是T1DM患者致死的首要原因,其发生率甚至高于2型糖尿。影响T1DM心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因素有不同于2型糖尿的自身特点,除了高血糖、血脂异常、高血压、微血管并发症、不良生活方式之外,非传统的危险因素包括低血糖与血糖变异、胰岛素抵抗、心脏自身免疫炎症等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对于T1DM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评估和防治手段均较为匮乏,已知能够改善2型糖尿心血管和肾脏并发症的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和 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能否在T1DM发挥同等效力均需要更多的研究进行探索。

  • 标签: 糖尿病,1型 心血管疾病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增殖性糖尿视网膜病变(PDR)再次玻璃体切除术(PPV)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以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接受PPV治疗的PDR患者(290只眼)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次数分为单次PPV组(227只眼)和再次PPV组(63只眼),并于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眼-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换算为LogMAR视力),以及再次PPV组患眼发生并发症情况,定量资料采用M(Q1,Q3)表示,分析患者眼睛再次PPV的影响因素。结果单次PPV组患者的年龄为55.0(47.0,63.0)岁,再次PPV组患者的年龄为49.0(38.0,57.0)岁(P=0.027)。两组患者术前LogMAR视力分别为1.7(1.0,2.4)和2.1(1.4,2.4)(P=0.026);术后6个月,单次PPV组LogMAR视力提高至0.75(0.43,1.00)(P<0.001),再次PPV组提高至0.95(0.60,1.65)(P<0.001),单次PPV组提高差值高于再次PPV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年龄(OR=0.97,95%CI:0.95~1.00;P=0.043),术前BCVA(OR=1.82,95%CI:1.08~3.05;P=0.024)、术前合并牵拉性视网膜脱离(TRD)(OR=2.16,95%CI:1.06~4.37;P=0.033)、采用玻璃体硅油填充(OR=0.48,95%CI:0.25~0.92;P=0.028)是再次PPV的影响因素。结论年龄、术前BCVA、术前合并TRD和玻璃体硅油填充是影响PDR患者再次PPV的因素。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再次玻璃体切除术 预后因素
  • 简介:摘要:Ⅱ型糖尿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无法从根本上治愈,必须进行长期血糖监控,以便掌握疾病的进展情况,有效防止各种不良并发症的发生,使疾病得到一个长期的缓解状态,保证患者获得良好的生活品质。因此对Ⅱ糖尿的血糖检测显得尤为重要。糖化血红蛋白化是非常稳定且准确的血糖指标,能够反应Ⅱ型糖尿患者血糖的真实水平,分析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血脂检测在临床上对于Ⅱ型糖尿患者诊断的重要性和应用意义。血脂在Ⅱ型糖尿中也有着积极检测意义,可以诊断及预测未来风险。血糖和血脂的联合检测具有更大优越性,建议在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血脂 Ⅱ型糖尿病 检测
  • 简介:摘要:分析糖化血红蛋白( HbA1c)、血清C肽联合尿微量蛋白在糖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糖尿患者血清C肽表达水平较低,HbA1c及尿微量蛋白呈高表达,C肽和糖尿患者呈负相关,HbA1c、尿微量蛋白和糖尿患者呈正相关,临床可及时监测血清C肽、HbA1c及尿微量蛋白水平变化,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情况。

  • 标签: 糖尿病 C肽  糖化血红蛋白  尿微量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妊娠期糖尿新生儿2020年1 ~ 12月100例作为对照组(普通护理),妊娠期糖尿新生儿2021年1 ~ 12月100例作为对照组(症状综合护理)。观察了2、4、6小时产后血糖变化,比较了两组产妇低血糖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血糖高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上得到注意(P < 0.05)。观察组低血糖和新生儿传染率分别为12.00%和6.00%,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3.00%和18.00%),统计上注意到的观察组的5名母亲对护理服务不满意,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的18名母亲对护理服务不满意,满意度为82.00,差异在统计上很重要(χ2 = 8.303,p = 0.004)。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孕妇GDM有效。

  • 标签: 综合护理 妊娠期糖尿病 血糖水平
  • 简介:摘要胰腺内外分泌腺来源于共同的前体,内外分泌细胞类型可发生相互转化。胰腺内外分泌部之间存在密切交流,一方的疾病会影响另一方的发生发展。一方面,急慢性胰腺炎、胰腺癌、囊性纤维化等外分泌疾病增加糖尿的发生风险;另一方面,糖尿可减少外分泌腺体积并引起其功能障碍,增加胰腺炎和胰腺癌的风险。内外分泌疾病相互影响的机制包括细胞数量减少、炎症浸润、激素分泌变化等。明确胰腺内外分泌之间的交流有助于揭示糖尿等内外分泌疾病的发病机制,并提示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同时关注另一方疾病的进展和治疗。

  • 标签: 糖尿病 胰源性糖尿病 胰腺炎 胰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