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佛陀是佛教理想人格的化身,是人生修习的榜样,他基于对生命的深刻觉知和体证,引导众生去苦求乐,获得人生幸福。教师是从事教育事业的工作者,职业本质是引导他人获得幸福生活的能力,佛陀与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功能是相通的。基于佛陀与教师对人身心影响共性考察,佛陀的人格特质为我们重新诠释教师素养提供新的视角,为当代教师素质的培养提供启示。

  • 标签: 佛陀 人格 教师素养
  • 简介:《罗汉观佛陀诞生图》构图严谨,笔法犀利,堪称上品。笔者通过对这幅画的赏析,分别从历史背景、绘画风格与材料、画中罗汉像及题款等因素,认定其应为两宋之间画院待诏李从训的真迹,并阐明了这幅作品的历史和社会寓义。

  • 标签: 李从训 《罗汉观佛陀诞生图》 宋代
  • 简介:缅甸历史名著《琉璃宫史》,南传上座部佛教文献,印度婆罗门教文献和大乘汉文佛教文献中,均记载了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主人公罗摩的血缘关系问题。早期典籍一致认为罗摩属于甘蔗族后裔,但还没有提到释迦牟尼。也许是晚出的文献认为释迦族也属于甘蔗族系。这样,同是甘蔗族的后裔,释迦牟尼和罗摩自然就有血缘上的关系,罗摩就成了释迦牟尼的远祖之一。1.大乘佛教文献对佛陀出生于甘蔗族的记载很明确,但似乎还没有与罗摩直接挂上钩。2.南传佛教文献对释迦牟尼与罗摩有血缘关系的记载较明确,其记载并非全不可信。3.印度往世书文献将释迦族列为甘蔗族后裔。显然,罗摩为释迦牟尼远祖的结论,是有充足根据的。

  • 标签: 佛陀 罗摩 罗摩衍那 琉璃宫史
  • 简介:阿难与大迦叶,同为佛陀生前指定的传法之人。因性格与对佛法理解的差异,二人每每引起矛盾与冲突,其结果往往是以阿难的退让妥协而告终。总括来说,两人之间较大的冲突主要有四次:(1)发生在佛陀生前,起因于佛让大迦叶为弟子们说法,大迦叶由此迁怒于阿难;(2)佛陀涅榘后,大迦叶列举阿难危害佛教之“九突吉罗罪”,试图将其开除出第一次结集大会,但没有成功;(3)大迦叶借弟子还俗之事,讥讽阿难,使之难堪;(4)阿难询问大迦叶有关佛陀传法之事,遭到大迦叶的呛白。上述冲突虽事关佛教发展的方向,但并非你死我活之争,所以,最终大迦叶还是将法传给了阿难。

  • 标签: 阿难 大迦叶 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