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准确界定保险事故数量直接决定着被保险人可获取的保险金数额。对此,保险法理论与实务中主要存在五种不同的方法。其中,效果法与责任触发法有悖保险法理,无法实现给予被保险人最大化补偿的终极目标,不宜采行。独立风险法虽较为契合保险机理,却不具有可行性,存在否定保险法独立价值评判的倾向,因而也不应采行。责任事故法则是对保险法中因果关系判定标准误解的产物,故而我国应采取更加符合被保险人合理期待的近因法。

  • 标签: 每次事故 保险事故数量 近因法 效果法 风险独立法
  • 简介:我国是多灾之国,怎样实现灾害法律防范与救助,使防灾减灾走上法制化道路,是摆在国人面前的重要课题。防灾减灾法治实践迫切需要建立一门法律分支学科——灾害法学。笔者通过对灾害法学的含义、价值、学科定位、方法、体系及现状等基本问题进行分析,认为灾害法学是一门相对独立的法律分支学科,是一门需要整合灾害法学界力量,通力合作去进一步完善的法分支学科。

  • 标签: 灾害法学 定义 价值 学科定位 方法 体系
  • 简介:泰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2004年印度洋海啸发生后,泰国政府从完善和制定与防灾减灾相关的法律入手,从财力、人力、物力等各方面加大投入,在灾害管理体制建设方面取得了许多新的成效.本文拟在考察泰国构建灾害管理体制以及完善减灾救灾相关法律的同时,对泰国政府应对2011年特大洪水灾害的实践进行分析.

  • 标签: 泰国 灾害管理 体制研究
  • 简介:近年来,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共同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问题。《东盟灾害管理与紧急应对协议》作为东南亚地区有关应对自然灾害的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是世界上同种类灾害联合应对协议的开篇之作,这个协议约束东盟国家团结应对、共同减少灾害风险,并加强了他们防灾和应对灾害的能力,并加强了同联合国及其他合作组织的伙伴关系。这是国际社会自然灾害应急法制化的一个范本,其积极意义和不足具有借鉴价值。

  • 标签: 自然灾害应急 《东盟灾害管理与紧急应对协议》 东盟 区域立法
  • 简介:自然灾害给健康权的可提供性、可获取性、可接受性以及质量保障方面带来了风险。健康需要与权利的密切关系以及国家的契约义务决定了国家必须化解灾民的健康权风险。国际人权条约和大量软法性国际法律文件为自然灾害下国家保障健康权提供了国际标准,中国自然灾害立法基本符合健康权保障的国际标准,但是仍有一定差距。为更好保障灾民的健康权,中国应该将人权保障原则作为灾害立法的基本原则,增加反歧视和照顾弱者的规定,明确宣示灾民的健康权,并制定《灾害救助基本法》。

  • 标签: 自然灾害 健康权 人权原则 权利宣示
  • 简介:据11月27日的《新华每日电讯》报道,来自监管部门的消息显示,“11·22”青岛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主要原因涉及地下管道规划维护不当。事实上,近年来由于部分城市地下管网规划建设滞后、年久失修、铺设不当等,导致地陷、内涝、油气泄漏等事故时有发生。2013年5月,江西抚州一女孩在人行道上掉入突然塌陷的深坑,多处受伤。事后,包括排水、道路、电力等涉及部门纷纷认定自身没有责任,令其投诉无门。

  • 标签: 城市地下管网 爆炸事故 青岛 《新华每日电讯》 隐患 监管部门
  • 简介:“国家自主性”作为“回归国家”学派关于国家问题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研究现代国家建构与政治发展的不可或缺的视角。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下,国家拥有自主性的程度及其影响不同。在灾害场域,国家通过清晰化与简单化的政治动员,优先对受灾群体进行政策供给、资源救济与分类治理,并通过对资源分配与救灾过程的强力监控,确保社会整体利益的均衡,以稳定政治秩序,体现出明显的自主性特征。但是,国家维稳理念的异化、地方政策执行的变通及政权的“经营性”也在挑战着国家自主性。对中国来讲,重构国家自主性应以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为根本,以地方政权建设为基础,还原政府的法治特性并重塑其服务品格。

  • 标签: 灾害治理 国家自主性 治理现代化 政权建设
  • 简介:2013年,对于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大多数人来说,是安乐、幸福的一年。但对于那些经历灾害、抑或为在灾害中的亲人担忧的人们来说,这是难忘、苦涩的一年。2014年1月7日,德国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在其官网发布《2013年自然灾害总结报告》称,2013年全球共发生了880多起自然灾害,共造成2万多人死亡,全球全年总计经济损失达1250亿美元。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些黑色的记忆,在灾难中奋勇前行。

  • 标签: 自然灾害 总结报告 保险公司 经济损失 慕尼黑 灾难
  • 简介:【案情简介】2012年3月,朱某进入A家电品牌公司工作,并被派至某大型超市做A家电品牌促销员。2012年5月中旬,朱某口头向某工贸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称做到月底后就不做了,但A家电品牌公司不同意,一直未为朱某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6月1日,朱某在该超市继续做A家电品牌促销员同时,开始在该超市兼做B品牌家电促销员。同日晚上下班途中,朱某发生交通事故事故认定书认定机动车负全责,朱某无责任。

  • 标签: 责任主体 工伤事故 解除劳动合同 家电品牌 大型超市 品牌公司
  • 简介:2013年,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和地质灾害、地震、台风、干旱灾害为主,风雹、低温冷冻、雪灾、森林火灾等灾害也均有不同程度发生,给灾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和地方各级民政部门按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要求,及时启动自然灾害救助预警响应和应急响应.派出应急工作组协助指导灾区开展抗灾救灾工作,紧紧围绕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

  • 标签: 自然灾害 灾害应急 救助工作 生命财产安全 经济社会发展 灾害救助
  • 简介:本文以组织间关系理论为基础,利用系统分析方法,基于当前我国红十字会在心理援助中的实际作用,构建了自然灾害心理援助中云南省红十字会与相关组织的关系模型,以让不同的部门在灾后心理援助工作中能够充分协作,发挥各自的优势。这在组织管理上对解决目前我国心理援助工作中存在的重复救援、无救援、以及救援缺乏持续性的问题有所帮助,以减少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心理创伤。

  • 标签: 系统分析 组织关系 心理援助 组织协作
  • 简介:第一类:"拼车"交通事故王某与李某二人通过朋友认识,一聊发现都住在北京市北五环外的一个小区,上班地点也相距比较近,王某正为上班挤地铁烦恼不已,就提议说以后搭李某的车,他每月分摊一半的用车费用,李某觉得很划算,就答应了。2013年1月,李某驾车搭载着王某在上班路上与陈某的车辆发生碰撞,事故中王某头部受轻伤。经交警认定,陈某负事故全部责任。但王某认为李某收了费就应当保证他的人身安全,因此将李某也一并诉至法院,要求赔偿他的各项损失约5000元。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双方的约定,王某与李某形成了"拼车"关系,车主李某在此次事故中并不具有过错,因此依法不需对王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最终法院判定负事故全责的陈某对王某的损失承担100%赔偿责任。

  • 标签: 交通事故 非典型 赔偿责任 全部责任 人身安全 北京市
  • 简介:时下,公车改革正在全国如火如荼进行中。"车改"推进,公车大幅削减,但事情总得要做,随着私家车的增多,开自己车办"公家"事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私车公用"将成为一种趋势,由此带来一个巨大的风险,那就是"私车公用"发生交通事故,损失由谁来承担?一起驾驶私家车为单位办事发生交通事故遭遇巨额索赔的案件引发了人们对相关法律问题的思考。

  • 标签: 交通事故 私车 公车改革 法律问题 私家车 损失
  • 简介:3月26日,2014年第一期全国灾害信息员师资培训班在北京开班。此次培训班由民政部救灾司主办,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承办,来自河北、黑龙江、江苏、江西、湖北和广东6省民政部门的灾害管理人员100余人参加了培训,民政部救灾司副司长、国家减灾中心党委书记李保俊出席开班式并讲话。

  • 标签: 灾害信息 培训班 师资 北京 民政部门 管理人员
  • 简介:4个多月的时间里,一辆车牌号为晋A51E65的黑色奔腾轿车就出了56次事故。平均两三天就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这辆车怎么这么“倒霉”?

  • 标签: 交通事故 碰瓷 故意 车主 车牌号
  • 简介: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有哪些主要内容?答:《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由2002年7月19日卫生部令第30号公布,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共7章48条。第一章总则,共4条,包括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等内容。第二章专家库的建立,共4条,包括专家库的构成和人员条件等内容。

  • 标签: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 问答 专家库 内容 卫生部
  • 简介:现行刑法没有明确规定"生产事故类渎职犯罪",但从犯罪问题研究的角度讲,生产事故中的渎职犯罪问题由来已久,就生产事故类渎职犯罪中的侦查和定罪处罚而言,在立法规范和司法介入等方面还存在诸多尚需完善之处。应厘清生产事故类渎职犯罪与受贿罪及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等罪名的关系,健全生产事故类渎职犯罪案件司法介入机制,合理规定生产事故类渎职犯罪构成要件,完善其罪名及刑罚设置。

  • 标签: 生产事故 渎职犯罪 侦查 定罪处罚
  • 简介: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中,分析各方当事人的违法过错行为在确定具体道路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大小是关键。运用道路交通事故险情避让理论能对事故发生和责任认定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梳理。遵循事故险情避让理论的逻辑关系,建立相对固定的模型进行因果关系、作用大小分析,最后确定当事人在具体事故中的责任大小。

  • 标签: 道路交通事故 责任认定 险情避让理论
  • 简介:多年来,香港特区政府应对台风已形成一套组织严密、运行良好的灾害预警及应急处置机制。探究和借鉴香港特区政府应对台风的监测预警、预报服务、应对准备、应急处置等经验,科学构建突发性自然灾害预警机制与应急管理体系———“六项机制”,对提升我国地方政府抵御突发性自然灾害的预警应急处置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地方政府 自然灾害 六项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