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残疾儿童虐待事件研究的一大争论,在于残疾与伤害之间,是否存在必然联系,是残疾导致了虐待,还是虐待造成了残疾。尽管多数研究均表明,残疾儿童受虐待的概率远高于正常儿童,但也有文献指出两者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残疾与虐待并不存在实质性联系,即便在持前一个观点的研究中,对于流行率的分析也并不一致。有学者指出,结果的差异来源于被试群体的选择以及信息搜集过程中的偏差。在不同的被试群体中,残疾儿童所占的比例存在差别,并不具备充分的代表性,因此影响了结果的推论。基本信息的缺失也是导致结果出现分歧的原因之一。这一方面是由于程序上的缺陷,如在对儿童伤害事件进行登记时并不要求记录儿童残疾状况等基本情况,从而遗失了大量宝贵的信息;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记录人员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所致。因此,信息搜集程序的完善及相关人员的专业化培训显得必不可少。

  • 标签: 残疾儿童 儿童虐待 预防 国外 信息搜集 伤害事件
  • 简介:6月1日,资兴市组织195名残疾儿童和家长、老师在市特教学校举办了2015年全市残疾儿童素质汇报展演庆“六一”活动。活动存铿锵有力的朗诵声中拉开了庆“六一”素质汇报展演活动大幕。汇报演出有舞蹈,有朗诵,有歌唱,还有各特长小组的作品展示。

  • 标签: 残疾儿童 展演活动 湖南 儿童素质 特教学校 汇报演出
  • 简介:如何对待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尺度。其中,残疾人接受教育是其摆脱困境、融入社会的根本措施,也是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提条件。近年来,我国特教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康复水平、教育教学质量和满足多样化需求方面,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仍然不相适应。

  • 标签: 随班就读 残疾儿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社会文明进步 教育教学质量 经济社会发展
  • 简介:对于残疾儿童这类最困难、最脆弱的残疾人群体,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特殊的政策和法律措施,全方位维护残疾儿童生存和发展的权益。目前对残疾儿童监护养育模式主要有机构集中供养、家庭寄养和公民收养三种模式。实践证明,残疾儿童的收养可为残疾儿童提供理想的家庭生活,是养育残疾儿童的最佳方式。为了帮助残疾儿童回归家庭和融入社会,让其在养父母的抚养教育下享受家庭温暖并得到健康成长的环境,我国收养法律制度对收养残疾儿童还专门作了例外规定。残疾儿童的跨国收养进一步拓宽了安置残疾儿童的渠道,我国缔结和加入的有关收养的国际公约及国内涉外收养法律法规为规范残疾儿童的跨国收养提供了有效机制。无论是我国有关残疾儿童国内收养还是跨国收养的法律机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与不足,亟待从实体与程序上予以完善。

  • 标签: 残疾儿童 国内收养 跨国收养 法律机制
  • 简介:残疾儿童特别照顾权是指每个残疾儿童均有权得到维护其尊严、促进其最大限度自立、保障其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过上适当而充实的生活之特别照顾的权利。它既是确保残疾儿童人性尊严之体现,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之要求。从目前我国残疾儿童特别照顾制度来看,相关内容较全面,但其实现仍面临诸多困境,难以尊重和满足残疾儿童的个体差异和特殊需求,有理念、立法、经济及社会层面的因素。而域外残疾儿童特别照顾制度较完善,相关经验可资我国借鉴。因此,其实现应信守缺陷补偿与潜能发展相协调的理念,修正残疾儿童特别照顾法律体系,构建多元残疾儿童特别照顾体制,健全残疾儿童特别照顾配套设施,以促进残疾儿童特别照顾权的实现。

  • 标签: 残疾儿童 特别照顾权 能力开发 儿童福利
  • 简介:2014年1月3日,湖南省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多功能厅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欢庆气氛。湖南省残疾儿童家长学校在这里举行“漂亮妈妈聪明宝宝”庆新年联欢会。中心全体残疾儿童、家长、工作人员及友邻单位大同古汉城小学的部分学生和教师共300余人参加了活动。

  • 标签: 家长学校 残疾儿童 湖南省 多功能厅 工作人员 残疾人
  • 简介:残疾儿童拥有平等受教育权利,是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残疾人权利公约》、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等明确确认的,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近十年来,我国残疾儿童受教育权实现水平稳步提高,但依然存在受教育机会权利和改善受教育条件的权利发展不均衡的现实困境。政府需从财政投入、师资保障等方面积极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供给更为精准的教育服务,并加强检查与监督,提供畅通的司法救济,破解残疾儿童受教育权利实现的结构性困境,维护残疾儿童平等受教育权利,促进教育公平。

  • 标签: 残疾儿童 受教育机会权 受教育条件权 政府义务
  • 简介:科比镇环境侵权诉讼案是英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案件。本案的审判一方面折射出英国环境诉讼的艰难和影响环境诉讼运行的诸多问题,另一方面也涉及民事诉讼证据的多途径搜集和专家证据的运用。该案不仅对改变我国环境诉讼审判方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而且对避免类似环境侵害的发生也具有教育和警示功能。

  • 标签: 环境诉讼 专家证据 土地改造修复 接近司法
  • 简介:10月30日,全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机构规范管理工作现场会在连云港市隆重召开。连云港市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地级市代表做了相关工作经验交流,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肯定。连云港市共有省级认证的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21家,实现了服务机构全覆盖,康复机构的康复效果和服务水平也得到大幅提升。

  • 标签: 服务机构 连云港市 残疾儿童 管理工作 现场会 康复
  • 简介: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对他们的成长给予更多关爱帮助;确定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的措施,更大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决定再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持续降低就业创业门槛。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 标签: 国务院常务会议 儿童生活 保障工作 李克强 主持 困境
  • 简介: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致信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的孩子们,向他们致以节日的问候。2005年“六一”国际儿童节,温家宝总理曾到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亲切看望过在那里接受语言康复训练的聋儿以及他们的家长和老师。一年来,聋儿康复工作有了新的进展,孩子们在健康快乐地成长。今年,这些曾经受到温总理亲切关怀的孩子们在儿童节前夕给百忙之中的温总理写了一封信,向温爷爷汇报进步,也表达他们的美好祝愿。

  • 标签: 温家宝 聋儿康复 “六一”国际儿童节 中国 残疾儿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 简介: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的客体是残疾人、儿童的人身权利和社会管理秩序;客观方面包括“暴力、胁迫”行为和组织行为,组织行为的对象和“暴力、胁迫”的对象具有同一性。采用暴力、胁迫方式进行组织的,以及在形成组织控制状态后的过程中对不愿乞讨的残疾人、儿童实施暴力、胁迫的,均构成犯罪,且无需把被组织者限定为3人以上。犯罪主体原则上应包括残疾人、儿童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内。

  • 标签: 组织残疾人 儿童乞讨罪 犯罪客体 行为对象 客观行为 犯罪主体
  • 简介:日前,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9周年前夕,华夏时报社党委组织报社全体党员、积极分子赴门头沟开展以“走近残疾人,了解残疾人,学习残疾人身残志坚,拼搏努力,自强不息”精神为主题的党日活动。

  • 标签: 残疾人 报社 华夏 中国共产党 党委组织 积极分子
  • 简介:在社区中如何开展残疾预防工作?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都生活在社区中,社区是残疾预防工作的基础和重耍基地。在社区中做好残疾预防工作.有利于针对主耍致残原因开展预防、保健、治疗和康复;有利于在残疾发生、发展过程中进行干预和控制;有利于在各个生活阶段避免和减少残疾的发生。

  • 标签: 残疾 预防 致残原因 社区 生活 个人
  • 简介:为什么强调要建立非致残环境?强调要建立一个“非致残环境”,这是预防残疾的重要问题。(1)“极度贫困环境”是一个致残环境。贫困和残疾不分先后,就像先有鸡蛋还是先有鸡这个问题一样古老而日难以回答。贫困不仅是残疾易造成的结果,也是促发残疾的原因。帮助贫困地区脱贫,加强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发展,提高文化教育和生活、卫生水平,将大大有助于预防残疾

  • 标签: 非致残环境 三级预防 抓早
  • 简介:(2007年2月14日国务院第169次常务会议通过2007年2月25日国务院令第488号公布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的劳动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其他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

  • 标签: 就业条例 残疾人就业
  • 简介:沈哥:儿行千里母担沈。在一个家庭里,如果有一个残疾孩子.父母双亲会为他的一生担心一辈子。从小担心他的健康,长大一点又为他的教育操劳。好不容易长大成人,学业有成,又为他能否谋得生存之道而忧虑。孩子的残疾是父母心中永远的痛。尤其是孩子的治疗与康复。不仅让父母操碎了心,还耗费了大量金钱。有的残疾孩子对于自身残疾的痛苦尚能乐观面对,而当与白发双亲关注、焦虑的目光相对时,他们的心在淌血。残疾孩子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一个无可回避的重大难题。如何正确面对?怎样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难题?如何将这不可化解的压力转为残疾孩子向上的动力?怎样才能让孩子摆脱痛苦,让家庭享有天伦之乐,和美而快乐地生活,这其中有着太多太多的"怎样"需要思考,需要解决。本期聊斋中,朋友们又提供了哪些参考答案?让我们来听一听。爱儿子到永远

  • 标签: 中国残疾人 父母 家庭 残疾的 康复 正确面对
  • 简介: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是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规定出台到今年已有六个年头。为了推测社会各层公民对残疾人事业有关知识的了解及对残疾人进行帮助所持的态度,以便我们更好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增强学生的义务感和责任感;同时也为有关部门制定方针、政策提供参考和依据,我们北京特教师资培训中心制定了《对残疾人及残疾人事业认识与态度》的调查问卷,组织我校特教专业班的120名学生到社会去进行调查。下面是调查结果:一、调查的基本情况这次调查共发出问卷600份,收回563份,占总数的94%。被调查的对象有教师、学生、干部、医护工作者等20

  • 标签: 残疾人保障法 残疾人事业 公民 医护工作者 进行调查 社会进步
  • 简介:从未请发现国宝农民吃饭并送客到楼下的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这回破了例。2003年3月9日晚,他和副局长张柏在文化部大餐厅,专门设宴款待了陕西省眉县马家镇杨家村农民王宁贤、王拉乾、王明锁、王勤宁和张勤辉。席间,单局长给5位农民挨个点烟,并不时夹菜。饭后,他请5位农民坐在前排合影留念,并在王宁贤的残疾人证上写下了"国家珍贵文物保护功臣,国家文物局单霁翔2003,3,9"等字样。前不久偶然发现了27件国宝,并给予妥善保护的5位农民中,王宁贤和张勤辉两位是肢体残疾人。王宁贤早年因患脑膜炎,致使左上肢颤抖无力,全家4口人,年

  • 标签: 王宁 农民 肢体残疾人 国宝 陕西省 文物保护
  • 简介:本文通过呈现残疾青年群体中普遍婚姻缺失的社会现象,尝试解析这一社会现象背后存在的共同原因,最终归纳出如下四个方面的原因:即经济困难、自悲心理、法理和道德二律背反的困境和多变的婚姻气候,并分别从这四个方面具体论述了它们是如何成为残疾青年走上婚姻红地毯的障碍.

  • 标签: 残疾青年 婚姻 缺失 解析 成因 社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