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乙型肝炎衰竭是感染乙肝病毒后引起的非常严重的肝脏疾病,包括急性肝衰竭、亚急性肝衰竭及慢性肝衰竭。方法 在2016年2月~2018年中心医院接收86例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依照双盲分组原理将患者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4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抗病毒和保肝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提供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分析不同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 对照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对照组为79.1,%,低于观察组患者的95.3%,检验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后两组患者疾病认知度明显提升,观察组提升效果显著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提供综合护理措施,可同时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疾病认知度,有利于患者治疗。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 综合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介绍了厚重型彩色牛仔面料与传统牛仔面料特征区别,以美棉为原料,选用条干均匀、强力高、三丝少的96、80tex粗特纱,采用类似色织染纱工艺,以Z捻与三上一下左斜纹组织配合,以亚麻色与坯纱色、卡其灰色与坯纱色为主进行双色效果厚重彩色牛仔面料的设计与生产实践。结果表明纱线质量高、染色均匀、淀粉浆浆纱、剑杆织机织造等能保证产品品质和质量要求。

  • 标签: 彩色牛仔 厚重织物 面料 设计 生产
  • 简介:摘要探讨护士从入院到出院连续性的健康指导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康复的影响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护理;健康指导前言随着社会人口的日益增长以及交通工具的多样化,交通事故发生的逐年增加,重型颅脑损伤的发生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 标签:
  • 简介:摘要颅脑损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失语、偏盲意识障碍、头痛、呕吐、癫痫发作、恶心、肢体瘫痪及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术后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6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护理组和个性化护理组,各30例。常规护理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护理,个性化护理组患者术后在常规护理组基础上采用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测量量表(SF-36)评分、家属满意度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结果个性化护理组患者的SF-36评分为(86.3±3.6)分、GCS评分为(13.60±4.23)、家属满意度为93.3%;常规护理组患者的SF-36评分为(69.3±3.5)分、GCS评分为(11.26±3.56)、家属满意度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接受手术治疗后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GCS评分及SF-36评分,使患者感受到舒适有效的临床护理体验,对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值得应用。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护理干预 个性化 满意度
  • 简介:摘要重度颅脑损伤致死率、致残率极高,其病情急而重、变化快,极易引起各种并发症,若护理人员监测力度不够大,未能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隐患,耽误最佳抢救时机,易造成严重的后遗症甚至造成死亡。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急性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8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2)与对照组(n=42),观察两组急性期各并发症发病率、死亡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发生各并发症患者比例为40.4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2.86%(P<0.05);实验组患者抑郁、焦虑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有效减少重度颅脑损伤急性期并发症,缓解患者抑郁、焦虑负面情绪,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预见性 重度颅脑损伤 并发症 负面情绪 满意度 死亡率
  • 简介:摘要重型颅脑损伤发生后,患者易出现胃肠功能障碍,而且病情越严重,其胃肠功能障碍也越明显,再加上剧烈的应激和炎症反应、临床治疗中药物的使用、病情的不稳定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破坏了患者的肠道免疫功能,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对于感染的发生和发展以及预后都具有重要的影响。目的探讨益生菌与早期肠内营养联合使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中心医院进行诊治的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营养支持方案为伤后经鼻胃管持续泵入康全力肠内营养混悬液,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生菌,所有患者均治疗2周。对治疗过程中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后的GOS评分、免疫功能指标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1)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感染、腹胀腹泻、消化道出血、糖代谢紊乱和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GO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IgA、IgG、IgM和补体C3、C4以及Th1/Th2水平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联合使用益生菌与早期肠内营养,不仅可以明显减少感染、消化道不良反应等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而且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益生菌 早期肠内营养 免疫功能 改善预后
  • 简介:摘要颅脑是人体中较为脆弱且免疫力最低的一个部位,特别是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患者,外界异物和病原菌可直接通过创伤口进入颅内,引发颅内感染,并且颅脑手术过程中也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增加颅内感染的几率,产生严重后果,也是重型脑外伤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措施在重型脑外伤并发颅内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总结护理要点。方法217例重型脑外伤患者,其中合并颅内感染患者23例,患者均行颅内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并给予围术期针对性护理措施,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23例患者中11例治愈,5例有效,3例好转,2例无效,2例死亡,总有效率为82.61%,死亡率为8.70%,住院时间为(40.81±8.42)d。随访发现其中1例(4.35%)出现再感染,1例(4.35%)发生脑脊液漏现象。结论重型颅脑外伤并发颅内感染患者病情严重,发展快,而在积极抢救的治疗过程中配合针对性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挽救患者生命,降低死亡率及再感染率,改善其预后。

  • 标签: 重型脑外伤 针对性护理 颅内感染 护理措施 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