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结肠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位居所有恶性肿瘤中第二位。结肠癌主要为腺癌、黏液腺癌、未分化癌。大体形态呈息肉状、溃疡型等。我国结直肠高发,原因与国人的饮食习惯息息相关,结直肠早期无明显症状,有症状往往已是中晚期,故结直肠早期筛查尤为重要。国家及社会医疗方面大力支持消化道癌症筛查行业的发展,目前国内应用最广的结直肠早期筛查手段有肠镜、粪便隐血、液体活检等。本文对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结直肠早期筛查手段展开描述。

  • 标签: 结直肠癌 早期筛查 肠镜检查 液体活检 粪便隐血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精细化护理对结直肠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2年4月本院收治的90例结直肠手术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胃肠功能及凝血功能。结果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FIB、D-D、vWF水平升高,观察组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精细化护理可改善结直肠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凝血功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结直肠癌手术 胃肠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快速康复手术在结肠癌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 2023年1月住院的120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模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快速手术康复,对照组采用正常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生活质量、睡眠质量和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腹部引流、胃管引流时间比对照组短,排出时间比对照组早。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母乳喂养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睡眠质量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母乳喂养后,观察组的SAS和SDS值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显着性(P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腹腔镜 结直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围术期疼痛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医护一体化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结直肠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92例结直肠患者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原则分组,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分别接受围术期疼痛护理以及联合医护一体化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后胃肠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直肠患者接受围术期疼痛护理的同时,联合医护一体化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提高睡眠质量,可以推广。

  • 标签: 医护一体化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围术期疼痛护理 结直肠癌 胃肠功能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调理护理对胃溃疡患者临床疗效及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研究。方法:80例胃溃疡患者被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补液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入中医调理护理。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护理满意度更高(P

  • 标签: 胃溃疡 中医调理护理 心理情绪 疗效 满意度
  • 简介:摘要:患者就医体验是指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服务质量和满意度。一个良好的患者就医体验对于医疗机构的声誉和患者信任至关重要。因此,研究患者就医体验的因素及对策,可以帮助医疗机构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实现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患者就医体验的因素,然后提出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的对策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研究,能够为相关医院工作者提供参考。

  • 标签: 患者就医体验 便利性 医患沟通
  • 简介:摘要:患者透析的前提和基础是构建血管通路,首选是自体动静脉内瘘,然而,如若患者不具备条件,则血液透析患者最佳的通路方式是中心静脉导管。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导管很容易发生感染的风险,进而影响到治疗效果,因此,文章就如何降低透析患者临时导管感染风险进行综述。

  • 标签: 透析患者 临时导管 感染风险 
  • 简介:地震灾区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地处高原,海拔普遍超过3700—4000米,空气含氧量只有60%左右,一般救援人员都会有高原反应,而且目前天气寒冷,而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人员又是快速到达,因此容易出现急性高原肺气肿、脑水肿等严重高原病。因此,救援人员应尽量携带防治急性高原病、感冒的药品以及维生素类药物,以各急用。

  • 标签: 高原病 玉树藏族自治州 用药 患者 救援人员 维生素类药物
  • 简介:【摘要】神经外科收治患者病情大多较为危重,病情发展快,并发症及意外事件多,一旦护理过程中出现疏忽,极可能出现护理风险事件,引起护理纠纷。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的高龄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以及相应的处理对策。方法 选取 2017年 4月~ 2019年 4月中心医院 神经外科收治的高龄患者 7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回顾,分析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有针对性的对其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干预前后患者护理满意度及风险事件。结果 实施护理干预前患者护理满意度及风险事件发生率分别为 76.00%、 18.67%,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护理满意度及风险事件发生率分别为 96.00%、 8.00%,相较于干预前,干预后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风险事件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在神经外科高龄患者护理时,护理人员应注意各类风险因素,有针对性的实施处理措施,以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护理风险事件。

  • 标签: 高龄患者 神经外科 护理干预 处理措施 护理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煤矿事故是一种常见的工伤事故,极易造成手外伤。而对于这些患者的护理,既要保障其生命安全,又要尽可能地恢复手部功能。本文通过对煤矿手外伤患者护理措施的研究,总结出了一套针对性较强的护理方案,包括早期救治、伤情评估、伤口处理、功能恢复等方面的内容。这些护理措施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煤矿手外伤患者的康复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煤矿事故 手外伤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 : 探讨舒适护理在肺癌患者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80例肺癌患者被纳入本次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其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肺癌护理过程中,舒适护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仅可以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升上来,而且还可以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控制。

  • 标签: 肺癌 舒适护理 不良反应 满意度
  • 简介:摘要:过去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医院的功能更多体现在疾病治疗。随着国家经济能力的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改善,患者需要的不仅仅是基本的治疗。医院也应该为患者提供好的就医体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随着“以患者为中心”服务理念普及,医院开始向提升服务质量的方向发展,随之会带来医院功能布局的转变,特别是多元化的医疗配套房间会激发公共空间的活力,带给患者不一样的就医体验。

  • 标签: 人性化 公园化 感控 多功能 信息化
  • 简介:摘要: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脑卒中具有极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其中50%-70%的幸存者会遗留严重的瘫痪和失语。脑卒中后神经修复是以脑重塑及脑功能重塑为前提的,故需长期的康复训练。因为多种原因,病人不能长期在医院接受治疗,大多数病人在病情稳定后都会将药物带回家中,所以,病人出院后的随访和护理是促进病人康复、预防复发的关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家庭应制定针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社区康复计划,在家庭康复基础上加强综合管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体化综合康复,从而使患者尽早回归社会。

  • 标签: 脑卒中 老年 患者 康复管理 社区
  • 简介:【摘要】多发性骨折患者的病情一般较重,且情况危急,需要护理人员通过观察和查体对病情做出快速的评估和对危及患者生命的病症及时进行处理,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展。目的 总结多发性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 2016 年 10 月— 2018 年 9 月在中心医院 进行医治的 52 例多发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对患者进行急诊初评和固定止血等相应处理,同时进行一系列的其他护理。结果 52 例多发性骨折患者在经过骨科医生的积极抢救和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后,其中 41 例患者病情稳定后收治入院进行治疗, 8 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病情也得以控制,剩下的 3 例患者均死亡,其中 2 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另 1 例因失血性休克抢救无效导致死亡,急救成功率为 94.23%。结论 在进行抢救的时候,护理人员密切留意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疼痛护理和心理护理等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康复和提高急救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多发性骨折患者 疼痛护理 心理护理 固定止血 生命体征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晚期肺癌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晚期肺癌患者被纳入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晚期肺癌患者的负面情绪,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晚期肺癌 优质护理 负面情绪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