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09年光伏政策推进表;目标1元1千瓦·时13企业共推光伏发电时间表.

  • 标签: 导向 光伏发电 时间表
  • 简介:《可再生能源法》细则有望出台4月6日权威人士表示,国家能源局正在研究制定包括“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可再生能源优先调度办法”等在内《可再生能源法》配套实施细则。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所长李琼慧在2010年光伏高峰论坛上说,《可再生能源法》配套细则中还将涉及如何设立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按照初步设想,基金一部分来自于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另一部分来自于财政部专项拨款,

  • 标签: 《可再生能源法》 可再生能源配额制 导向 能源研究所 优先调度 高峰论坛
  • 简介:阐述了分液冷凝强化冷凝传热原理,从理论上分析了该技术能同时实现强化传热和降低压降可行性。该结论在微通道平行流冷凝器上得到了实验证实:与常规微通道平行流冷凝器(PFMC)对比表明,在当量直径为1.05mm、管内工质质量流量为633~770kg/(m~2·s)微通道中,当冷凝温度分别为45和50℃时,微通道分液冷凝器(LSMC)管内传热系数分别提高了3.7%~6.7%和2.3%~6.1%,压降分别降低了45.5%~49.5%和51.9%~52.6%,惩罚因子(Fp)分别降低了46.5%~52.7%和52.6%~56.7%。当进口流量达到一定值时,分液冷凝技术器能同时实现强化传热和降低流阻,有较好综合热力性能。

  • 标签: 气液分离 分液冷凝器 强化换热 降低流阻 惩罚因子
  • 简介:11月18日,一位工作人员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办江苏新能源博览会上向参观者展示生物质燃料-“秸秆煤”。这种生物质成型燃料块。是由苏州一家生物能源开发企业首次在国内进行产业化生产。它采用农村废弃秸秆等做原料,粉碎干燥后,通过成型机压缩,再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后形成一种新再生环保燃料。其热值与优质煤相当,每吨还比优质煤节省230元。

  • 标签: 环保燃料 秸秆 煤相 南京国际展览中心 生物质燃料 产业化生产
  • 简介:日常生活中,一分五是谁都不会放在眼里。但四月下旬,国家发改委在明确京津唐电网新投产机组上网电价机制时,给这0.015元赋予了新含义。即已安装脱硫环保设施新投产燃煤机组含税上网电价比未安装脱硫环保设施新投产燃煤机组含税上网电价高出0.015元。

  • 标签: 中国 能源管理 电力环保 二氧化硫排放量 脱硫技术
  • 简介:为实现节能降耗,开发了多种强化沸腾传热高效换热管。以水为工质,在0.1MPa下对垂直光管、烧结多孔管和T槽管进行了池沸腾传热实验研究,并分析了沿管子轴向温度分布。实验结果表明,烧结多孔管与T槽管能显著降低起始沸腾过热度、强化沸腾传热:烧结多孔管和T槽管起始沸腾过热度比光管低1.5K左右;烧结多孔管和T槽管核态沸腾传热系数分别为光管2.4~3.2倍和1.6~2.0倍。此外,烧结多孔管和T槽管能降低相同热流密度下壁面温度,且有利于降低管子轴向温差。

  • 标签: 烧结多孔管 T槽管 沸腾 强化传热 轴向温差
  • 简介:液-固流态化传热强化机理尚未完全清楚,已有文献对流态化粒子粒度与传热系数影响关系有较大分歧。从传热强化角度对水-沙流态化自动清洗运行参数进行优化试验研究。得到结果是:沙子粒度不是愈细愈好,而是Dp2mm(8目)左右为好;粒子体积分数以2.4%比较好;流速在0.2~0.28m/s(Re为6000~9000)较好。虽然粒子体积分数低,但是在优化条件下流态化传热强化幅度几乎可以达到一倍左右,并且阻力又很低。

  • 标签: 流态化 传热强化 粒子体积分数 粒子粒度 流速最佳化
  • 简介:分别对池内水和柴油在磁场作用下加热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了磁场作用下池内水和油加热特性。结果表明,磁场作用下,油与水升温速率变化规律是一致,但在相同磁场强度和热流密度条件下,油升温速率比水升温速率要大;随着磁场强度加大以及磁化时间延长,其升温速率都明显增加。

  • 标签: 磁场强化 池内加热 升温速率 热流密度
  • 简介:光伏发电是太阳能利用重要途径之一。提高单晶硅光学吸收特性可以提高光伏利用效率,降低制造成本。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计算了具有竖直排列纳米孔阵列结构单晶硅薄膜光学特性,发现纳米孔阵列强化光学吸收机理包括等效折射率减小、纳米尺度效应和电磁波谐振效应。计算结果表明,合理设计纳米孔阵列排列周期和孔径可以大幅增强单晶硅薄膜光学吸收,使纳米孔阵列单晶硅薄膜光伏器件理论效率比相同厚度单晶硅片光伏器件高85.5%,并预期可以使10^0μm量级厚度纳米孔结构单晶硅薄膜具有和10^2μm量级厚度单晶硅片相当光伏特性。

  • 标签: 硅纳米孔阵列 光学吸收 光伏 时域有限差分法
  • 简介:采用数值方法计算了丁胞结构流道内对流换热过程,并运用场协同理论分析了丁胞结构强化换热机理,分析了丁胞大小、深度以及Re等对换热过程影响。结果发现,丁胞前侧是换热弱化区,而后侧才是强化换热区,但总体表现为强化换热效果,在低Re条件下,Nu较普通流道高1.2~1.5倍,是一种较好强化换热方式。

  • 标签: 丁胞结构 强化换热 场协同 数值分析
  • 简介:对纵向涡强化竖直平板自然对流换热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Rayleigh数范围内,直角三角翼纵向涡发生器攻角、翼高、翼宽等几何参数是影响强化换热主要因素.存在最佳攻角;宽高比一定时,翼高和翼宽变化会影响换热效果.发现在直角三角翼阵列中前排直角三角翼产生纵向涡可以强化后排直角三角翼纵向涡换热.将直角三角翼与矩形低肋换热表面的性能作了对比性实验,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直角三角翼强化换热效果优于矩形低肋.

  • 标签: 纵向涡 自然对流 强化换热 对流换热
  • 简介:在一水平圆形加热表面上通过实验考察了饱和池核沸腾和过冷池核沸腾时CaCO3生成对传热影响.结果表明,在饱和池核沸腾和过冷池核沸腾初始阶段沸腾传热系数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达到一个最大值后稳定降低趋势,而且在初始阶段出现了负污垢热阻现象.在相同操作条件下,过冷池核沸腾传热系数明显低于饱和池核沸腾传热系数.在分析污垢生成和生长影响表面活化中心基础上,对污垢形成对沸腾传热影响进行了机理分析.

  • 标签: CaCO3垢 池核 沸腾传热 表面活化中心 机理分析 碳酸钙
  • 简介: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燃油喷雾可视化仿真系统实现,系统主要功能是把由数值模拟计算得到每一个油粒运动状态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来,并以不同视角来观察它们,也可以对感兴趣某个或某些粒子进行跟踪,以获得这些粒子特性详细信息,文中详细讨论了如何用3DSMAX和MAXscript开发该系统和实现上述功能具体方法。

  • 标签: 燃油喷雾粒子 可视化 3DS MAX MAX SCRIPT
  • 简介:为了解决传统蒸发器结垢需要频繁停车清洗和强制循环泵高电耗两大难题,研究新型蒸发器结构特点主要是加热室比较短、采用具有高效传热强化和较低流速下自转清洗功能平带,沸腾室是大横截面的中心循环管,而且出口段截面为渐扩形。试验研究表明:这种平带对流传热强化幅度可以达到92.3%,并且能够在传热管内流速大于0.35m/s时开始自转;这种蒸发器能够为可靠自动清洗要求自然循环设计流速0.70m/s提供所需推动力,并且对各种蒸发工艺条件具有良好适应性。

  • 标签: 蒸发器 平带 传热强化 自转力矩 自然循环推动力 流体阻力
  • 简介:细水雾灭火初期,在短时间内会观察到剧烈燃烧火焰强化现象。设计了多组实验对比不同燃料在不同工况下火焰强化现象,发现液滴通过撞击油盘燃料引起液滴飞溅可以增大燃料与空气接触面积,强化火焰燃烧。细水雾在燃料内发生扬沸也可能强化火焰,但增益效果不明显,同时燃料气化率对于火焰强化程度有很大关系。

  • 标签: 细水雾 油池火 火焰强化
  • 简介:提出一种新型正反两个方向交替扭转扭带模型,并基于ANSYSFLUENT软件在层流状态下(Re=400~1800)对换热管中插入新型扭带换热特性、流体阻力特性和综合性能指标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对y=3.0,4.5,6.0三种扭率下无缺口正反扭转扭带与传统单一方向扭带进行对比研究,并对扭率y=3.0无缺口正反扭转扭带和带有三角、半圆及方形缺口正反扭转扭带进行了对比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插入不同扭率扭带,换热管努赛尔数Nu、摩擦系数f与综合性能PEC值均随着扭率减小而增大;相同扭率下无缺口正反扭转扭带在强化换热效果和综合性能表现上要优于传统扭带;扭率为3.0时,无缺口正反扭转扭带比带三种缺口正反扭转扭带换热效果好,而缺口存在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插入扭带产生摩擦阻力,且缺口面积越大,摩擦和换热效果降低越多。

  • 标签: 数值模拟 层流 正反转扭带 扭率 强化传热
  • 简介:贵州黔西电厂1号机组在启动运行过程中。负荷超过250MW时3号高压加热器及其附近楼板和给水管道发生国内外罕见振动。分析后认为这些振动源自3号高压加热器.3号高压加热器振动由管束共振引起。共振激振力来自VHB/3—125T3型给水三通阀。一年后,对3号机组给水三通阀进行内部改造。振动消除。本文侧重介绍振动原因排查过程.并介绍了可供工程设计与建设参考若干体会。

  • 标签: 管道布置 管束共振 三通阀改造
  • 简介:印度MALCO工程是我国向印度出口第一套机电发电工程设备,本工程就设计审图及施工方面的情况概略介绍,供同类工程参考。

  • 标签: 印度 MALCO 设计 火力发电厂 发电设备
  • 简介:8月初,北京新南站盛大开通。针对北京新南站采用大量环保节能技术,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兼工程设计鉴定中心主任、经济规划研究院院长郑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新南站采用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在站房中央采光带屋面,铺设了3264块太阳能板,每年可发电18万度。从表面上来看,站房全年运营需要用电量是2580万度电,太阳能发电非常有限,投资是肯定收不回

  • 标签: 太阳能板 节能技术 北京 环保 光伏发电技术 太阳能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