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稠油油田大多数具有高渗透、易出砂的特点。其生产压差较小,引起压力恢复曲线的直线段斜率较小且长度较短,因此很容易受到其它因素的干扰。本文讨论了'驼峰'现象和潮汐对海上稠油油田压力恢复曲线的影响。指出稠油油田容易产生'驼峰'现象,并受潮汐的影响。样板曲线解释方法不适合有'驼峰'现象的压力恢复曲线.而用豪诺法解释为好。

  • 标签: 海上稠油油田 压力恢复曲线 研究 “驼峰”现象
  • 简介:渤海油田稠油资源丰富,地层内粘度高于350mPa·s的稠油冷采开发产能低、采收率低,难以满足海上高效开发要求。为探索海上规模化高效热采技术,以LD油田明化镇组稠油为靶区,开辟首个海上蒸汽吞吐先导试验区。与陆地不同,试验区具有以下特点:天然能量开发有一定产能(20m^3/d)、井距大(400m)、井控大(45×104m^3)、水平井开发等。根据开发难易程度,进行了储量品质分类研究,建立了底水和边水油藏均质模型,研究了蒸汽吞吐的布井界限,设计了12口热采井整体方案,并从2014年分步实施。目前有两口井已分别进入第二轮和第三轮吞吐。由于海上开发的经济性要求、开采特点等与陆地不同,在现行蒸汽吞吐效果评价标准基础上,增加了热采有效期等具有海上特色的评价指标,总结了海上多轮次蒸汽吞吐开发规律,并积累了降低稠油乳化风险的经验。试验区取得的认识及成果对海上稠油后续规模化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海上稠油 蒸汽吞吐 布井界限 效果评价 生产规律
  • 简介:通过提取反映稠油油藏储层动态的特征参数,应用模糊模式识别方式对稠油储层类型进行划分,在比较原钻井及其侧钻井的水淹状况与测井响应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用电阻率减小率作为划分稠油储层水淹级别的标准,并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实现了稠油储层水淹程度的动态测井解释。

  • 标签: 稠油油藏 储层动态 测井 评价方法 模糊模式识别 人工神经网络
  • 简介:采用荧光法测定了辽河油田杜84块杜55-53井超稠油乳化HLB值(亲水-亲油平衡值).以两性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主剂,快速渗透剂为辅剂按一定比例制备了超稠油水基降粘剂SHVR-01.结果表明,该降粘剂具有良好的乳化降粘性能(降粘率达99%以上),同时易于破乳脱水,是一种较理想的超稠油水基降粘剂.

  • 标签: 超稠油 水基降粘剂 SHVR-01 研制 荧光法 乳化降粘
  • 简介: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的Butler产能模型假设油藏均质各向同性,在没有考虑垂向渗透率的影响时,导致SAGD产能计算结果较实际值偏高。通过对比常规水平井产能公式的各向异性校正方法,并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拟合对SAGD产能公式中的平均渗透率进行了校正。该方法将SAGD数值模拟结果反推得到解析公式中平均渗透率的值,从而建立其与水平和垂直渗透率的对应关系,再通过回归即得各向异性油藏中渗透率的表达式。实例计算表明,校正后的SAGD产能解析公式其结果更接近真实值。

  • 标签: 稠油 产能 渗透率 油藏 数值模拟
  • 简介:介绍了稠油催化降粘机理,对胜坨油田催化降粘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对稠油降粘催化剂以及催化剂助剂进行了筛选和研究,研制出适合胜坨油田稠油特点的催化剂和催化剂助剂,降粘效率达到60%以上,制定了催化降粘的选井条件及现场施工注入工艺,为胜坨油田稠油蒸汽吞吐采收率的提高提供了新的工艺技术。

  • 标签: 稠油 催化剂 降粘
  • 简介:研究了温度、单一降粘剂和复配降粘剂体系对河南某油田稠油的降粘效果,结果表明,稠油粘度随着温度上升而下降,当温度高于60℃时,粘度随温度升高下降缓慢并逐渐趋于稳定。等量等温试验条件下选取的5种降粘剂中AES的降粘效果最好,确定的降粘剂复配体系最佳复配条件为:AES用量0.2%,温度80℃,OP-10用量0.2%,十二烷基磺酸钠用量0.4%,此时降粘率达到97.50%以上。

  • 标签: 降粘剂 复配 稠油
  • 简介:近年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河石化分公司超稠油加工量猛增,大量高浓度的超稠油污水随之产生,冲击污水场并导致外排水严重超标。公司环保技术人员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科研人员展开联合攻关,通过对超稠油污水物理化学性质、破乳和净化条件的深入研究,开发出以“水质水量调节-破乳除油-旋流油水分离-浮选净化”为主体的超稠油污水预处理工艺,实现源头控制。装置建成后运行平稳高效,污水得到高效的处理与资源回收,装置出水含油低于200mg/L,CODcr低于2500mg/L,完全满足下游污水场进水要求。本工艺也为国内其它炼化企业中稠油污水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指导方案。

  • 标签: 超稠油污水 预处理 源头控制 工程实践
  • 简介:稠油油井数量相对多是渤海油田油藏的一个显著特点,采用PVT实验分析方法,对渤海油田稠油原始井流物、单次脱气、恒质膨胀、原油粘度等特征进行分析实验,并对典型相图进行模拟计算,为渤海油田勘探、开发和生产服务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渤海油田稠油相态特征具有以下特点:油层埋藏浅、地层压力及温度低;气油比低(4.1~37.7m^3/m^3);饱和压力低(1.33~14.90MPa);重质组分含量高(其中C7+组分含量为58.01%~91.80%);密度大(地层原油密度为0.9002~0.9665g/cm3);粘度高(地层原油粘度为55.37~8024.30mPa·s)。

  • 标签: 渤海油田 稠油 油藏相态 PVT实验 单次脱气 恒质膨胀
  • 简介:河南油田泌阳凹陷分布有古城、井楼、杨楼、新庄4个稠油油田,各油田油质复杂,查清各区块、各层系稠油油质是开发生产的重要工作之一。通过对稠油层基本特征分析,应用地化录井参数建立了TPI评价法、原油密度评价法及原油黏度评价法。TPI评价法主要是利用原油中气态烃和液态烃与全烃比值大小划分油质类型;原油密度评价法主要利用油质重,TPI值小,反之TPI值大的关系划分油质类型;原油黏度评价法主要利用TPI反映油质组分的综合性参数的特点,建立TPI与黏度的关系。这套评价评价方法提供了快速精细评价稠油油质的新手段。

  • 标签: 稠油油质 地化录井 评价 方法 标准
  • 简介:水平井技术已在稠油油藏开发过程中广泛运用,但因稠油黏度较大,水平井井筒压降已成为产能研究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基于常规水平井产能理论,利用Joshi提出的方法将水平井三维渗流场简化为2个二维渗流场,运用保角变换方法以及等值渗流阻力法得到稠油油藏水平井地层渗流模型,同时考虑井筒变质量流动,建立了地层渗流与水平井井筒管流的耦合模型.实例分析表明,井筒压降使得水平井的无阻流量减小了7.7%,且稠油油藏水平井井筒压降远远大于常规油藏水平并井筒压降.敏感性分析表明,随着水平段长度、幂律指数以及油层厚度的逐渐增大,井筒压降逐渐增大,而随着井筒半径的逐渐增大,井筒压降则逐渐减小.本次研究为稠油油藏水平井井筒压降规律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稠油 水平井 保角变换 等值渗流 耦合 井筒压降
  • 简介:对埕北稠油油田试井资料分析中的特殊现象进行了探讨,并指出其对提高油田采收率和采油速率的意义。应用统计理论和渗流力学理论求出采油指数、含水率、生产压差和流压之间的经验关系式,提出了确定稠油油田防砂井合理生产压差和最大采液量的思路和方法。

  • 标签: 埕北稠油油田 渗流特性 研究 应用 试井 油田开发
  • 简介:本文根据海上汕气田的勘探成果,着重阐述了联合开发中,小油田的可能性,指出开发这些油田所需要进行的研究工作,并预测了近期可能形成的产能规模。

  • 标签: 海上边际油田 开发 中国 海洋石油工业
  • 简介:印度政府提出,到2012年之前,他们将投资50亿美元投资油气勘探和开发项目。勘探和开发计划主要是为了进一步促进深海技术发展,加快海上石油的勘探和开发力度。2007年到2012年五年的投资金额,是过去7年投资总金额的三倍。

  • 标签: 勘探开发 印度政府 海上石油 投资金额 油气勘探 开发力度
  • 简介:针对江37稠油油田蒸汽吞吐开采稠油过程中出砂严重的情况,进行了注表面活性剂降黏驱油室内实验研究。表面活性剂筛选实验表明,FPS-H分散型稠油降黏剂与江37稠油油田采出污水具有较好的配伍性,可使油/水界面张力下降到0.05mN/m,稠油乳化降黏率达到92.1%。驱油实验结果表明,FPS-H降黏剂驱最佳注入量为0.5PV,最佳注入速度为1.0mL/min,注入方式应选择0.5PV段塞-后续水驱方式,注入水温度不宜超过50℃。

  • 标签: 稠油 降黏剂 驱油 实验研究
  • 简介:对我国海上油田优质、高速开发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进行了总结.对外合作引进了高速开采的新观念,海上油田开发高风险、高投入的特点,决定了只有对其实施优质、高速开采的方针,才能取得好的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适应油田地质特征的开采策略和少井、大压差的生产措施,使南海海相砂岩油田以5%~8%的采油速度开发获得巨大成功.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使渤海陆相砂岩稠油油田的采油速度达到2%~3%,也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

  • 标签: 海上油田开发 高速开发 开采策略 少井措施 大压盖措施 高采收率
  • 简介:在长期的海上地震勘探实践中,收集了丰富的具有‘海上特点’的干扰波资料,通过分析,整理将其划分为六大类二十种类型。分别阐述了各种干扰波产生的原因、在记录上的表面特征,以及在施工现场的一般处理方法。

  • 标签: 海上地震勘探 侧面反射波 连续干扰源 间断干扰源 重复冲击
  • 简介:海上地震勘探得到的记录上会见到很强的鸣震现象,海上纵波地震勘探难以将鸣震压制干扰,海上多波地震勘探采集了4个分量的数据,可利用其中的P、Z分量压制海上鸣震,在研究了前人关于双检波器压制海上鸣震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于实际生产的处理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海上多波地震勘探 双检波器 鸣震 压制
  • 简介: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于1998年在莺歌海盆地进行了首次海上多波地震试验,得到了分辨率和信噪比都较高的纵、横波资料,利用多波地震资料进行烃类检测效果很好,解决了许多常规纵波地震所不能解决的油气勘探问题,通过对多波地震资料的认真解释,发现和验证了几个规模较大的气藏和岩性亮点。

  • 标签: 海上多波地震 烃类检测 效果 莺歌海盆地 亮点 含油气盆地
  • 简介:近年来,海上油气化探已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各国先后在东西太平洋、墨西哥湾、北大西洋、南波沸特海、澳洲大陆边缘、北令海、北海、地中海、波罗的海、东海及南海等海域开展了油气化探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工作。采集的样品包括水样和海底浅表层土样,分析检测的指标主要为烃类气体,此外还有紫外、荧光,δ~(13)C、△C、氦、微生物、汞气、金属及API指示参数

  • 标签: 海上油气化探 进展 油气勘探 SNIFFER技术 荧光全扫描技术 NRD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