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稠油试井资料分析中的特殊现象进行了探讨,并指出其对提高油田采收率和采油速率的意义。应用统计理论和渗流力学理论求出采油指数、含水率、生产压差和流压之间的经验关系式,提出了确定稠油防砂井合理生产压差和最大采液量的思路和方法。

  • 标签: 埕北稠油油田 渗流特性 研究 应用 试井 油田开发
  • 简介:油田为中日合作开发的我国海上第一个稠油.该油田生产15年来没有进行过大的调整,在未打一口调整井的情况下,油田的开发效果达到海上和陆上一类油田开发标准,与国内稠油相比达到较好的开发效果.文中重点介绍了该油田的开发特点、开发规律及开发效果,并全面总结了油田的开发经验,以期为油田后期开发调整以及海上其它稠油开发提供参考经验.

  • 标签: 埕北油田开发 特点 稠油油田 中国 日本 合作开发
  • 简介:针对河南稠油藏地质构造复杂、油藏埋藏浅、岩性复杂及储层非均质性严重的特点,在研究储层岩性、物性、含油性关系的基础上,依据大量的试油、测试资料,建立了适应稠油藏识别参数模型和油、水层解释标准,新方法在稠油区块勘探、开发中实际应用,为专家决策和试油、开发工艺选用提供了依据。

  • 标签: 稠油油藏 储层 评价 河南油田
  • 简介:稠油大多数具有高渗透、易出砂的特点。其生产压差较小,引起压力恢复曲线的直线段斜率较小且长度较短,因此很容易受到其它因素的干扰。本文讨论了'驼峰'现象和潮汐对海上稠油压力恢复曲线的影响。指出稠油容易产生'驼峰'现象,并受潮汐的影响。样板曲线解释方法不适合有'驼峰'现象的压力恢复曲线.而用豪诺法解释为好。

  • 标签: 海上稠油油田 压力恢复曲线 研究 “驼峰”现象
  • 简介:总结油田从试采到全面投产期间多次防砂措施的失败和成功经验,说明油井防砂的重要性以及砾石充填防砂方法的先进性。探讨了确定充填防砂井的生产压差、采液强度,采油速度等指标,以及不同地质条件和井况的防砂井对泵型的要示。对油田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分析意见和建议。

  • 标签: 埕北油田 防砂方法 效果 生产压差 采液强度 采油速度
  • 简介:1987年底油田排海生产污水含油严重超标,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调整改进聚结器、浮选器,砂滤器添加滤网,清洁水缓冲罐增设污油回收装置。之后,进行了加药实验,实验表明:选择适用子处理油田生产污水的化学药剂和其合适的加药浓度,使排海生产污水含油达到了规定的标准。从根本上解决了排海污水超标问题。

  • 标签: 埕北油田 海上平台 含油污水 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设备 化学处理剂
  • 简介:本文中通过Saskatchewan地区Ross稠油已钻井11-25-13-17W3分析了该井的地震衰减及岩石物理之间的关系。通过测井曲线分析得知,该井钻遇的主要岩性为泥岩和泥质砂岩。文中运用近炮检距VSP数据中光谱比值法估算纵波与横波的Q值(垂直和水平可控震源同时使用).400-1050m估算的P波Q值可靠,225-1050m估算的横波Q值可靠。Q值大小与石油物性关系紧密。纵波Qp值随纵波速度的增加而增加,随vp/vs和孔隙度的减小而减小。泥质砂岩的Q衰减程度要大于纯泥岩和砂岩的。从仉和粘土层中水的交汇图中可以看出,泥质砂岩的衰减可能是由于重力水和粘土层中的水相互作用的结果。横波的Q值也显示出类似的关系。从VSP速度和声波速度比较中可以看到速度差异。通常情况下,纵波的声波速度比VSP速度要高3.4%,横波的声波速度比VSP速度高4.8%。

  • 标签: 地震波 衰减 测井曲线 孔隙度
  • 简介:根据坦油田31田井的静态、动态资料,利用童氏水驱曲线评价油田(井)的开发效果,找出水驱曲线代表性直线段的特征与油藏性质的关系。利用三图(剩余动储量等值图、含水率等值图、采油速度等值图)的叠加,提出下一步挖潜方向。

  • 标签: 水驱曲线 研究 埕北油田 油藏动态 静态地质储量 动态地质储量
  • 简介:稠油井数量相对多是渤海油田油藏的一个显著特点,采用PVT实验分析方法,对渤海油田稠油原始井流物、单次脱气、恒质膨胀、原油粘度等特征进行分析实验,并对典型相图进行模拟计算,为渤海油田勘探、开发和生产服务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渤海油田稠油相态特征具有以下特点:油层埋藏浅、地层压力及温度低;气油比低(4.1~37.7m^3/m^3);饱和压力低(1.33~14.90MPa);重质组分含量高(其中C7+组分含量为58.01%~91.80%);密度大(地层原油密度为0.9002~0.9665g/cm3);粘度高(地层原油粘度为55.37~8024.30mPa·s)。

  • 标签: 渤海油田 稠油 油藏相态 PVT实验 单次脱气 恒质膨胀
  • 简介:摘要:结合当前疏松砂岩稠油开发增产工艺技术的发展情况,从自身的稠油藏管理经验出发,结合工程实际案例,选择了疏松砂岩稠油藏中典型井来进行增产分析,希望对于广大同仁起到一定抛砖引玉的作用,有利于高效开发疏松砂岩稠油

  • 标签: 疏松砂岩,稠油油田,增产措施,油田开发
  • 简介:摘要:油田208块储层储层埋藏深、厚度小,横向变化快,加之地震资料品质相对较差,分辨率较低,储层预测描述难度大,制约了开发方案设计。针对这些问题,开展了储层预测及砂体描述研究,以期为该区块产能建设提供相应参考。

  • 标签: 埕岛油田 埕北208块 储层预测 砂体描述
  • 简介:油田352块馆陶组属于岩性-构造油气藏,平面上含油层位分布零散,储层横向变化大,油层较薄,储层预测难度大。EPS反演技术能够解决本区储层反演存在的问题,适用于复杂区块的储层反演,在352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 标签: 埕岛油田 岩性油气藏 储层反演 EPS
  • 简介:针对江37稠油蒸汽吞吐开采稠油过程中出砂严重的情况,进行了注表面活性剂降黏驱油室内实验研究。表面活性剂筛选实验表明,FPS-H分散型稠油降黏剂与江37稠油采出污水具有较好的配伍性,可使油/水界面张力下降到0.05mN/m,稠油乳化降黏率达到92.1%。驱油实验结果表明,FPS-H降黏剂驱最佳注入量为0.5PV,最佳注入速度为1.0mL/min,注入方式应选择0.5PV段塞-后续水驱方式,注入水温度不宜超过50℃。

  • 标签: 稠油 降黏剂 驱油 实验研究
  • 简介:大港油田断阶带存在的多个不整合对于油气的长距离、大规模运移及油气的富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地震剖面综合解释显示,断阶带不整合可划分为削截不整合、断褶不整合、褶皱不整合、超覆不整合和平行不整合5种类型。油气沿不整合运移的规律受不整合类型控制。在测井曲线组合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岩心观察.将不整合面上、下分为三段式结构:底砾岩、风化泥岩和半风化岩石。这种结构构成油气运移的双重通道.它将不同时代的储集层、断裂等连接起来,组成区域性的运移通道网络。断阶带不整合不仅是油气运移的重要通道,而且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受不整合纵向结构和类型控制形成了多种类型的油气藏。

  • 标签: 不整合 油气运移 油气聚集 埕北断阶带 大港油田
  • 简介:摘要:稠油藏注蒸汽吞吐开发后期,采用直井+水平井组合井网驱泄模式(VHSD)是稠油老区接替开发的有效方式。由于稠油老区普遍存在隔夹层展布、压力系数低、汽窜通道发育等问题,接替开发效果优势不明显,对封堵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常用的凝胶封堵剂普遍存在耐温性较差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次研制的YH-2型耐高温凝胶堵剂满足耐温耐压,并在现场施工运用取得一定的效果。

  • 标签: 封堵扩容 耐高温凝胶堵剂 稠油油藏 VHSD
  • 简介:摘要: 大港油田所辖板桥油田三分之二地面被棋格状盐田卤池覆盖,地下油藏埋藏深,油藏类型多、差异大,稠油藏地质储量占所属采油厂陆上油田总地质储量的1/8,继续深挖稠油藏上产潜力,提高稠油藏采收率是目前油田增油上产、效益开发的有利途径之一。未来以来,日升不殆,大港油田积极探索实施二氧化碳吞吐增油技术,通过开展“先导试验—试验推广—扩大推广试验”,探索出老油田上产的新思路、谱写出老油田开发的新篇章。

  • 标签: 板桥油田 稠油油藏 二氧化碳吞吐 采收率
  • 简介:摘要:本文先从板桥油田边底水油藏介绍入手,主要对吞吐增油机理、工艺参数、方案优化及吞吐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了重点阐述, 最后对吞吐的过程进行分析,对取得认识进行了总结归纳。CO2吞吐工艺的成功应用与研究,为大港油田边底水油藏降低油井综合含水,提高采收率,提升油藏整体开发水平,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 标签: 板桥油田 边底水稠油油藏 CO2吞吐工艺
  • 简介:摘 要:通过分析确认影响稠油井井口密封装置密封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光杆的偏磨程度以及光杆的损伤、腐蚀程度。由此,设计出具有扶正、减少损伤功能的新型盘根盒铜制扶正块以及压盖,并经现场试验证明这两个装置有明显的效果。

  • 标签: 井口密封效果 偏磨 腐蚀 扶正 铜制
  • 简介:摘要 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下,石油能源的需求在不断增加,稠油资源开发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有关稠油成因的机理性研究相对较为薄弱,并且缺乏系统性的分析归纳。本文综合前人研究,阐明了稠油的成因主要为原生因素与次生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针对稠油黏度高、流动性差、难动用等问题,总结了常见的开发应用技术及特点,明确了稠油开发技术的发展方向,对实现稠油的高质量开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稠油 成因 高效开发
  • 简介:通过提取反映稠油藏储层动态的特征参数,应用模糊模式识别方式对稠油储层类型进行划分,在比较原钻井及其侧钻井的水淹状况与测井响应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用电阻率减小率作为划分稠油储层水淹级别的标准,并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实现了稠油储层水淹程度的动态测井解释。

  • 标签: 稠油油藏 储层动态 测井 评价方法 模糊模式识别 人工神经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