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在对转换点轨迹方程作二阶近似的基础上,导出了转换波DMO的椭圆近似方程,并在f-k域实现了转换波DMO的快速算法,该方法能同时完成共转换点(CCP)的水平位置较正,文中对转换波DMO的脉冲响应作了计算对比,证明方法是可靠的,其快速算法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 标签: 转换波 DMO 快速算法 共转换点校正 对数拉伸 傅立叶变换
  • 简介:为解决岩石密度计算中考虑的因素比较单一问题,对Gardner经验公式进行了优化,以减小声波时差单一变量的误差对岩石密度的影响。通过电阻率RD和自然伽马GR以及声波时差△t数据建立密度(ρ)的计算模型,如YC1井的优化密度计算式为ρ=1.608160(1000000/△t)^0.012353RD-0.023617GR0.077736,该式密度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复测定系数(r2)为0.73,相关性很好,且其平均误差仅为-0.00013g/cm2,而Gardner经验公式计算的密度值平均误差为-0.11274g/cm3,说明该模型的预测结果更接近实测值。实例分析证明该模型较Gardner公式有更好的地区适用性和准确性。

  • 标签: 岩石密度 计算模型 回归分析 Gardner公式 Faust公式
  • 简介:遗传算法应用于录井过程中的油气层评价,对综合利用录井信息提高油气层解释符合率具有重要意义。在从遗传学角度阐述遗传算法的概念、操作过程和实现方式的基础上,论述了对应每一参数解释模板的结构形式、形成过程及验证途径;探讨了遗传算法油气层评价录井解释模型的建立过程与应用验证方法。该解释模型对所选录井参数不加限制,根据用户需要而定,具有灵活性强、适用面广的特点,在青海油田马仙地区和河南油田泌阳凹陷与南阳凹陷的实际应用表明,解释符合率达到86.7%以上。

  • 标签: 遗传算法 录井 解释模型 油气层 应用
  • 简介:AVO交汇分析技术是AVO碳氢检测技术的一种重要分析手段.本文介绍了AVO交汇分析技术在DF1-1构造、LT33-1构造和PL19-3构造中的首次应用.利用AVO交汇分析技术,可以把LT33-1构造因岩性变化引起的AVO异常与DF1-1构造的含气AVO异常明显区分开;在PL19-3构造的浅层油气勘探中,利用该技术识别含气亮点和非含气亮点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AVO交汇图 应用 油气勘探 亮点 PL19-3构造 LT33-1构造
  • 简介:描述油气田产量与开发时间之间非线性关系的Г模型具有精度高、应用方便、用途广泛等优点,但非线性参数估计难度较大.文中采用具有智能性的的遗传算法求Г模型参数的最优估计值,引用油气田实际产量数据进行估计和预报,获得了优于常规非线性最小二乘法的结果.

  • 标签: 油气田 产量预报Γ模型 参数估计 遗传算法
  • 简介:本文针对复杂小断块油区的油田数目多而调整工作量小,进行详细的经济评价时工作量大而准确度不高,提出了一种小油田开发调整井目标经济日产能力的简单估算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准确性,操作简便,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标签: 油田开发 调整井 经济评价 日产能力 估算法 经济参数
  • 简介:该文在简介电子文档录井的基础上,介绍了电子文档录井的制作软件、方法与技巧,为实现录井的实时传输与利用提供了便利条件。

  • 标签: 录井图 电子文档 绘图 方法 技巧
  • 简介:HALLIBURTONSDL9000泥浆录井仪计算机系统的LDS(LOGDRAWINGSYS-TEM)1.33.10版已经具有了打印彩色岩性柱的能力。利用SDL9000录井仪现有的打印设备,再对LDS系统中相关软件略加修改,便可实现岩性柱的彩色打印。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对C:\MWDSS\SYSDAT\LIPEN.REF文件编辑修改,见(附1)。(附1)中L为岩性代码,S为屏幕代码,P为绘图笔,一般情况下,只有在使用HPPLOTTERS选择项时,9~16

  • 标签: 录井仪 岩性图 彩色喷墨打印机 具体做法 计算机系统 打印设备
  • 简介:本文结合天津石化基层管理者的培训实践,就推出“企业基层管理者领导力培养路径”的目的、依据以及“路径”的详细内容、五个特点、三项实施保障措施等进行了详细论述,以期揭示现代企业基层管理者领导力培养的规律,给出符合规律和趋势的培养方法,促进公司人才培训、培养的转型升级。

  • 标签: 基层 管理者 领导力 培养路径
  • 简介:通过分析GDl绘图技术的啄理,阐述了矢量格式综合录井的实现方法。整个系统采用Microsoft.NET平台和面向对象的设计方式,以面向对象的角度将综台录井划分为头表格、数据曲线、图例填充、文本等形式。针对各种不同的综合录井格式,系统采用模板驱动的方式装载格式和数据,通过ADO.NET、按照加栽求班内的对象格式读取数据,并根据不同的对象禹性进行图形输出。并结合Microsoft.NET开发平台和XMI。技术,通过矢量图例编辑、自定义录井格式和成打印,实现了矢量综合录井绘制糸统。该系统为后期油气勘探、精确解释提供了直观准确的电子件成果资料。

  • 标签: 电子绘图系统 GDI+ 矢量图形 综合录井图 MICROSOFT.NET XML
  • 简介:通过大量岩心和测井资料分析,结合部分地震资料,依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将辽东湾盆地古近系划分为2个超长期、6个长期、18个中期和数10个短期旋回层序。在综合长期层序界面和结构特征的基础上,选择长期旋回的上升和下降相域为等时地层单元编制层序、岩相古地理,得出了长期旋回的古地理演化规律为:在LSC2和LSC3时期,以发育浅湖和湖底扇沉积体系为主,LSC4时期以发育三角洲和湖底扇沉积体系为主,到LSC5和LSC6时期以发育三角洲和湖泊沉积体系为主,自下而上形成浅湖→湖底扇→三角洲沉积演化过程和砂体展布规律。从而为有利储集砂体的预测提供了依据。

  • 标签: 层序-岩相古地理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古近系 辽东湾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