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水驱仍将是油田开发的主导技术,但注水的技术内涵和作用机理正在逐渐深化发展.赋予水驱除补充能量以外的其他功能,成为各大石油公司攻关的热点.低矿化度水驱、设计水驱、智能水驱等技术通过调整注入水的离子组成和矿化度,改变油藏岩石表面润湿性,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无论在室内实验还是现场试验都取得了显著效果.

  • 标签: 水驱技术 低矿化度 石油公司 科技进展 表面润湿性 原油采收率
  • 简介:全球气候变化,特别是升温、降水强度增加以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会通过影响重大工程的设施本身、重要辅助设备以及重大工程所依托的环境,从而进一步影响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和耐久性,并对重大工程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产生一定影响,气候变化还对重大工程的技术标准和工程措施产生影响。本文以青藏铁路(公路)工程、高速铁路工程、重大水利水电工程为典型工程阐述气候变化对重大工程的影响。青藏铁路(公路)沿线的冻土环境的热平衡极易打破,多年冻土环境一经破坏,难以恢复,气候变化已经使多年冻土环境发生变化,并且未来的多年冻土退化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将变得更加严重。未来中国地区的地表气温、年平均降水量、台风等都将发生变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影响我国高速铁路的气候变化向着不利于高铁工程的趋势发展,将给高铁基础设施的服役寿命以及高铁运输秩序等方面带来影响。气候变化导致的温度变化、降水变化,改变了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对水工程和水安全在水量分配和调度、水资源利用和水文风险管理等产生影响。

  • 标签: 重大工程 气候变化 影响
  • 简介:摘要大型油罐区是储存各类油品的地方,储存的各类油品一般都具有易挥发、易燃烧、易爆炸、易产生静电等性质,特别是有些油库存有大量的化危品,使危险性变得更大,一旦发生火灾,必将造成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政治影响。轻者使罐体变形,重者使罐体发生爆炸,油品溢出油罐区,造成大面积的燃烧爆炸。因此,做好油罐区的安全管理工作,显得特别重要。

  • 标签: 大型油罐区 事故 安全防范 措施
  • 简介:利用东北区域实况24h累积降水资料,应用与国家气象中心建设并使用的全国业务区域模式统一检验平台一致的检验方法,采用WRFV3.3.1模式对东北地区2012年4次大暴雨过程、两次暴雪过程的预报效果进行了客观检验及统计分析,并与JAPAN模式和T639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结合主观检验,对WRF模式在东北地区的预报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012年东北地区6次强降水过程WRF模式预报效果与JAPAN模式、T639模式基本相当,即有较稳定且较高水平的预报能力,加之其中尺度模式较高的时空分辨率,因此在天气预报领域有重要的使用和研究价值。2012年东北地区6次重大降水过程,WRF模式对降水的位置及时间演变趋势预报均较好,对主降水带的位置及强度预报效果总体一般,在对主降水带位置与强度预报效果较好的前提下,其对于暴雨中心的位置预报效果也较好。与T639模式和JAPAN模式相比,WRF中尺度模式的主降水带形态刻画更细致,对强降水中心的位置和范围预报较明确,且在主降水带位置与强度预报效果较好的前提下较可靠,WRF中尺度模式的这一优点,对目前精细化预报有重要意义;客观检验并不能完全说明模式的预报效果,WRF模式预报效果的检验和模式预报水平的说明,必须结合主观检验,且需从多角度进行全面考察;WRF模式对1215号台风路径及台风暴雨过程预报均与实况基本吻合(尤其是36h和24h预报),说明WRF中尺度模式对台风系统及其诱发的暴雨过程有较好的预报能力。

  • 标签: 东北地区 检验 台风 暴雨
  • 简介:老矿山找矿是指在有资源潜力的生产矿山深部和外围,按照地质栈矿新机制要求,以矿山企业为投资主体,公益性地质工作给予适当支持,以增加矿山接替资源为主要目的的矿产勘杏活动,是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外围找矿 老矿山 深部 公益性地质工作 生产矿山 资源潜力
  • 简介:1.1X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测试定标方法和对流过程观测外场试验初步结果分析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发了专门用于快速观测对流过程、具有多波束观测能力的X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XPAR)。该雷达利用相控阵技术实现垂直扫描,水平扫描采用机械扫描,能够发射20°的宽波束,并同时接收14层探测数据。XPAR采用3种观测模式进行观测:警戒模式(GM)、快速扫描模式(QM)和精细观测模式(FM)。3个模式的天线方向见图1。

  • 标签: 灾害天气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相控阵技术 国家重点实验室 过程观测 对流过程
  • 简介:光合作用的起源是一个非常古老的事件,对这个事件的证据,包括基本生物学过程的开启和发展之类的问题,如地球早期光合作用生物的属性以及光合作用生物如何获取光合作用装置等,可能已经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之中;因此,光合作用起源就成为一个引人入胜的重大科学命题。尽管如此,地质学、生物地球化学、比较生物化学和分子进化分析,为光合作用起源及其复杂的进化历史,提供一些新认识和新线索,主要涉及到以下3个方面:(1)光合作用生命的起源;(2)光合作用装置的起源;(3)光合作用催化剂的起源。追索科学家们对这一重大科学命题的持续研究与艰苦努力,以及所取得的一些重要而且富有智慧的认识,将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些重要的思考途径和研究线索。同时,追逐光合作用起源的研究进展,对于深入了解早期地球复杂的圈层耦合过程也具有重要意义。这些作用过程主要包括:(1)从不生氧光合作用到生氧光合作用的转变;(2)大气圈与生物圈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和协同进化;(3)生氧光合作用起源与进化所造成的、从一个缺氧的大气圈到今天含氧大气圈的复杂演变过程;(4)大气圈和水圈的渐进氧化作用对地球表面环境以及生命的起源和发育所造成的一个长时间影响;(5)早期地球表层古地理面貌的成型等。更为重要的是,对光合作用起源的地质学尤其是沉积学思考所得出的一些重要认识,尽管不是结论,但是拓宽了沉积学的研究范畴,开阔了沉积学家的研究视眼,同时也成为一个多学科协同作战的范例。

  • 标签: 光合作用起源 地球圈层耦合 早期地球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居住人口的增加,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量也不断迅猛增长,水体污染日益严重,水质日益恶化,而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不到在当前我国水污染严重、国家水力有限的情况下,污水稳定塘对控制污染将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 简介:2015年大气探测与科学试验中心围绕核心任务和优势重点研究方向,基于野外观测试验,将理论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在雷达观测技术和雷电活动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5年新申请批准项目8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1项、气象行业专项课题1项、中国气象局气象关键集成项目1项、贵州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合作项目1项以及气科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面上项目3项等;中心的科研成果“雷电临近预警系统的研发和应用”获得2015年气象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5年共发表期刊论文34篇,其中SCI(E)收录论文14篇;申请国内发明专利3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获得软件著作权授权1项;授权专利2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具体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标签: 雷电活动 大气探测 国家发明专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实用新型专利 科学试验中心
  • 简介:1.1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立体监测与动态评估技术通过对西南玉米和水稻干旱、南方双季稻低温、黄淮海小麦干热风不同灾害的立体监测与动态评估技术的研究,提出上述不同农业气象灾害的致灾气象指标和灾害分级指标体系,研发了可在气象业务中应用的基于地面观测、卫星遥感和作物模式相结合的不同灾害的立体监测技术和动态评估的技术方法。该项目所研究解决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与评估中的关键技术是针对我国农业生产模式和灾害对象,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现实性等特点,同时也是针对气象和农业部门的业务需求和决策服务的需求而展开的,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可以比较显著地提高我国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和评估能力。(赵艳霞)

  • 标签: 农业气象灾害 动态评估 监测技术 立体监测 生态 农业生产模式
  • 简介:长白山火山位于中朝边界,由数以百计的火山锥和广袤的熔岩台地组成,是一个庞大的火山群,总面积达12000km^2;它有天池、望天鹅、炮台山3个喷发中心和以基性玄武岩岩流造盾,中性粗面岩熔岩筑锥,酸性碱流岩质火山碎屑、火山灰等随后空降堆积3个主要火山喷发旋回,构成板内巨型层状复式火山。自中新世以来有10个火山幕,近代历史期间仍有过多次喷发,现为处于休眠状态的活火山;该火山受东北亚板块体系制约,与太平洋板块俯冲和东亚大陆裂谷系密切相关。目前适逢地质构造的活动期和千年大喷发、百年小喷发周期的节点,存在着潜在的再喷发危险。

  • 标签: 长白山 天池 望天鹅 炮台山
  • 简介:摘要边坡是由于自然或人工的原因而形成的斜坡,是工程建设中最常见的工程形式。由于边坡失稳将会造成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故边坡的稳定问题是岩土工程的一个主要研究课题。

  • 标签: 边坡 可靠度 分析
  • 简介:1.1海洋层积云微物理特征的观测研究利用海洋层积云观测试验数据库中的气象、云粒子和垂直湍流观测资料,分析了海洋层积云穿云过程中云参数的特征及微物理过程。将穿云过程按照降水强度分为晴空、轻度毛毛雨和重度毛毛雨3个类型。结果表明,非降水穿云过程、轻度毛毛雨、重度毛毛雨的云滴数浓度平均值分别为256、247和193;液态含水量分别为0.06、0.15和0.30;滴谱的标准差分别为1.20、1.42和1.98;相对散度分别为0.40、0.34和0.32。对夹卷混合过程的分析表明,海洋层积云中极端非均匀夹卷混合过程占主导,但非均匀夹卷混合并随后抬升过程也占相当比重。分析了非降水、小毛毛雨和大毛毛雨穿云过程的垂直速度标准差与云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海洋层积云中小毛毛雨时垂直速度的扰动与云参数的关系更加紧密。(段婧)

  • 标签: 人工影响天气 云物理 云微物理特征 降水强度 垂直速度 混合过程
  • 简介:2015年,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中国经济结构性调整带来的增速放缓,使得全球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需求增速下降,矿产品市场向供大干求转变,全球矿业进入深度调整阶段,延续了近四年以来整体下行的态势,呈现“五期叠加”的新特征,蕴藏着新的生机:一是矿业格局的调整期:二是矿业复苏的酝酿期;三是矿业技术创新的孕育期;四是矿业政策的调整期;五是能源资源治理结构的改革期。

  • 标签: 中国经济 发展趋势 地质勘查 结构性调整 矿业政策 矿产品市场
  • 简介:“十二五”期间,国土资源部高度重视国土资源科普工作,积极拓展科普工作平台,2011年与科技部联合印发了(《国土资源“十二五”科学技术普及行动纲要》,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国土资源科普工作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部署了重点任务(包括建设科普基地、开展系列科普活动、创作奖励和宣传科普作品、培养一批科普人才、做实科普统计等基础工作);2015年正式加入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办公室。

  • 标签: 国土资源部 科普工作 科学技术普及 全民科学素质 工作平台 科普基地
  • 简介:介绍总结了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O)近年来11个工作组对海道测量相关领域标准的制定、修订、跟踪等研究情况,分析了其工作特点,旨在引起相关部门和技术工作者的充分重视,为海洋测绘领域跟进掌握国际组织的工作动态,参与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海道测量 标准化 国际海道测量组织 服务和标准委员会 工作组
  • 简介:1.1中国地区地基气溶胶光学-辐射特性的时空分布与变化详细研究了中国地区地基的、高精度、覆盖广泛的月均气容胶光学厚度(AOD)分布及近十几年来的年际变化。研究发现:中国地区气溶胶AOD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人为活动密集的中东部地区,年均值>0.60;气溶胶粒径大小“自北向南”依次降低,与北方受沙尘气溶胶而南方受二次气溶胶影响有关。远源地区气溶胶载荷略低于全球平均;在沙尘源区和黄土高原气溶胶为全球平均的1.7~2.1倍,而在中国东部郊区及城市区域气溶胶为全球平均的2.7~3.7倍。中国地区AOD自2009年来呈显著增加态势,主要原因可能与环境和气象条件的改变有关。(车慧正)

  • 标签: 大气成分 化学研究 沙尘气溶胶 中国地区 光学厚度 中东部地区
  • 简介:1.1夏季亚洲-太平洋涛动的前期因子及其影响机制利用观测数据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的第2版气候预测系统模式(CFSv2)探讨了夏季亚洲-太平洋涛动(APO)的前期因子。结果表明,前期冬、春季热带中东太平洋(TCEP)海表温度异常和春季北印度洋(NIO)海平面气压与夏季APO显著相关。前期冬季TCEP海温异常可以持续到春季,通过“大气桥”效应引起春季NIO海平面气压异常,进而引起青藏高原西部的垂直运动异常,改变了那里的春季降水。青藏高原西部春季降水异常又能通过改变土壤湿度存储异常信号并将其维持至夏季,进而导致该地区表面气温的变化,最终影响了夏季APO。CFSv2模式对前期冬、春季TCEP海温和春季NIO海平面气压的预测具有很高的技巧。同时,它也很好地抓住了前期TCEP海温以及NIO海平面气压与夏季APO的物理联系。因此,该模式可以提前数月预测夏季APO(图1)。(刘舸)

  • 标签: 气候变化 气候系统 海平面气压异常 青藏高原西部 中东太平洋 TCEP
  • 简介:火山活动是地球深部碳循环的重要环节,火山区不仅在火山喷发期能够释放温室气体,而且在休眠期也能向大气圈中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在当前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背景下,定量化地研究火山区对大气圈温室气体含量增加的贡献,对于识别自然因素和人类因素碳排放的相对规模、为国际碳排放谈判积累基础数据等均具有至关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对火山区温室气体的排放方式与特征、温室气体释放通量与成因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简要概括,并综述了中国新生代典型火山区温室气体释放通量与成因的研究成果。结合国外温室气体排放研究现状,指出深入研究活火山(包括休眠火山)区的温室气体释放通量与成因对于估算火山来源温室气体的释放规模、建立火山未来喷发预测-预警体系、深入理解岩浆脱气过程与机制等问题均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

  • 标签: 火山区 温室气体 通量 观测 土壤微渗漏 新生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