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食源性变形杆菌的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情况。方法收集2011—2014年石家庄市售各类食品中分离到的对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至少有一种耐药的变形杆菌124株,用PCR、测序和基因库在线比对方法分析6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与3种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结果124株变形杆菌中氨基糖苷类修饰酶耐药基因aacC2、aacA4、aadA1和aphA6的检出率分别为95.2%(118/124)、80.6%(100/124)、73.4%(91/124)和5.6%(7/124);16SrRNA甲基化酶耐药基因rmtB检出率为87.1%(108/124)。aacC1、aadB、armA和rmtC基因均未检出。结论aacC2型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与rmtB型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流行是食源性变形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耐药的重要原因。

  • 标签: 变形杆菌 氨基糖苷类 耐药基因 氨基糖苷类修饰酶 16S r
  • 简介:天然D-α-维生E是一种高品质的天然维生E。本文郑重介绍天然维生E的分类,天然D-α-维生E与合成维生的差异以及天然D-α-维生E先进的制备技术;国内外天然维生E技术水平的差异;新昌制药厂在研制开发天然D-α-维生E上所做的工作。

  • 标签: 天然D-α-维生素E 天然维生素E 合成维生素E 制备技术 食品添加剂
  • 简介: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保健食品中VA、VE的方法。样品预处理采用经二甲亚砜和正已烷的混合溶液于60℃剧烈振摇提取30rain,离心后吸取正己烷层,合并3次提取的溶液后直接进行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采用Inertsil氨基柱(4.6mm×250mm,5μm),以含0.1%异丙醇的正己烷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80nm,柱温为25℃。结果表明,VA、VE分别在5~25μg/mL、100~5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达0.9997和0.9998,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较好,平均加标回收率在97.53%~100.6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2.0%。与相应的检验标准测定结果比较,相对偏差均小于1.0%,无明显差异。该方法快速、准确、可靠,适用于不同厂家、不同配方的保健食品中添加合成VA、VE的同时定量测定。

  • 标签: 正相色谱 保健食品 VA VE
  • 简介:维生A、免疫及感染(译文)陈解华田江宁夏自治区卫生防疫站(750004)尽管早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VA就已被认为是一种“抗感染的维生”,但直到近些年来才由严格的临床实验及合理设计的动物实验证明,VA可以加强免疫进而降低儿童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 标签: 维生素A 呼吸道疾病 儿童死亡率 儿童发病率 破伤风类毒素 免疫球蛋白
  • 简介:菲律宾稻米研究所和STRIVE基金会的研究显示,该国大多数消费者有可能接受转基因稻米。研究所所长宣称多数农民渴望尝试新的水稻品种,希望藉此降低成本及害虫带来的损失。由菲国生技公司DA—BPO(theDABiotechnologyProgramOffice)提供经费的三合一稻研究,目前已有所进展。专家们认为2011年,菲律宾的转基因水稻将首次通过所有管控,展开商业推广。三合一稻的育种目标,不仅把β-胡萝卜转入地方品种,还通过传统育种技术将抗水稻衰退杆状病毒及抗白叶枯病的基因一起转移到稻米中。三合一稻被视为转基因稻米是因其父母本之一的黄金米含有β-胡萝卜,而β-胡萝卜由其它植物的基因转殖进入。

  • 标签: 转基因稻米 Β-胡萝卜素 Program 抗病 营养 传统育种技术
  • 简介:原花青的抗氧化活性与聚合度有很大的关系,高聚体的抗氧化活性不及低聚体,且难以被人体吸收利用。将高聚体水解成活性更高的低聚体或单体,可以充分利用天然植物资源。葡萄籽原花青粗提液用AB-8大孔树脂吸附纯化,以不同浓度乙醇溶液梯度洗脱,采用亚硫酸作为酸介质将乙醇浓度为33%、35%、37%、39%、41%的洗脱液原花青高聚体水解。以平均聚合度、自由基清除率和VC当量浓度为指标对原花青高聚体水解效果进行评价,并检测水解产物中副产物,讨论了水解过程机理与酸介质影响。水解后原花青的平均聚合度显著降低,抗氧化活性提高。用分光光度法定性检测,产物中没有副产物生成。水解液进行分级分离,表明水解产物主要为低聚体。

  • 标签: 原花青素 高聚体 平均聚合度 抗氧化活性 分级分离 水解产物
  • 简介:目的观察转人乳铁蛋白(hLF)基因大米是否具有慢性毒性作用。方法初断乳的180只SD大鼠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3组:转基因hLF基因大米组、亲本大米对照组和AIN-93对照组,分别饲喂相应饲料12个月。观察大鼠的体重、进食量、血常规、血生化情况,实验末期处死动物,称量脏器重量并对脏器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转hLF基因大米组血常规(LYM%、GRN%)、血生化(ALT、AST、GLU)在个别时间点上与亲本对照组或AIN-93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他观察指标与两个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结论现有实验结果不能证实转hLF基因大米对大鼠有慢性毒性作用。

  • 标签: 转基因大米 人乳铁蛋白 慢性毒性 毒理学试验 食品安全
  • 简介:建立虾青的含量及有关物质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采用Discovery-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以甲醇-丙酮-水(76∶15∶9)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482nm,柱温为30℃。在所选定的液相色谱条件下,有关物质与主药分离良好,虾青在636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灵敏度为11ng/mL,平均回收率为100%,RSD为0.29%。

  • 标签: 虾青素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有关物质
  • 简介:各类果蔬、饮料及维生C(VC)制剂是摄入VC的主要来源,对无锡地区销售的各类食物中的VC含量进行检测,目的在于了解市售产品中的VC含量,评价无锡地区居民膳食中VC的摄入量,为企业合理制订标准提供依据.

  • 标签: 食物 检测方法 维生素C 膳食标准
  • 简介:目的通过测定转基因食品的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为建立转基因食品营养评价标准提供数据。方法首先通过探讨胰蛋白酶-底物-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剂量反应关系,建立转基因食品胰蛋白酶抑制荆活性测定的最佳反应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部分转基因玉米、大豆的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及与亲本食品的差别。结果所检转基因食品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大多与亲本食品差别不大,尽管个别产品出现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增高或降低现象,但都在可接受范围。结论在规范检测技术前提下加强对非转基因食品基础数据建设对制定转基因食品营养评价标准十分必要。

  • 标签: 转基因 食品 基因修饰 胰蛋白酶抑制剂 营养评价
  • 简介:目的建立转基因大豆的PCR-免疫层析(PCR—ICT)快速筛查新技术。方法利用转基因植物通常含有的CaMV35S启动子作为转基因成分的筛查标记,根据其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分剐用生物和地高辛标记,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检测并鉴定PCR产物。结果用新建立的PCR—ICT方法可以检出含0.5%转基因大豆的标准品,对大豆样品的检测结果与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一致。结论PCR—ICT方法通过DNA杂交和金标显色来同时检测、鉴定PCR产物,可以简便、快速地筛查转基因产品。

  • 标签: 黄豆 植物 基因修饰 启动区(遗传学) 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测定
  • 简介:对番茄红的提取工艺和以明胶与蔗糖作为壁材喷干燥制备番茄红微胶囊的工艺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经微胶囊化后大大提高了番茄红的稳定性,此外添加抗氧化剂可提高微胶囊化过程中番茄红的保健率。

  • 标签: 番茄红素 提取 微胶囊化 食用色素 稳定性
  • 简介:β-胡萝卜是类胡萝卜之一,是广泛存在的天然色素。β-胡萝卜为脂溶性物质,将其制成乳状液不仅可以解决其溶解性的问题,还可以提高其生物利用率及抗氧化活性,因此其在食品、饮料、药品等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β-胡萝卜及其乳状液的基本性质和制备方法,简述了新型壁材包裹β-胡萝卜乳状液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做出展望。

  • 标签: Β-胡萝卜素 纳米乳液 制备 粒径 稳定性
  • 简介:由脱脂米糠细胞壁物质碱提分离出半纤维B,其单糖组成为阿拉伯糖(22.1),木糖(54.5),葡萄糖(10.1)和半乳糖(13.4),结合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同游离米糠蛋白有较大差异,半纤维B主要由50万,3万和1.1万三个分子量组分组成,并发现,碱提浓度和温度过高会对其产生裂解作用。

  • 标签: 米糠 半纤维素B 膳食纤维 分离 鉴定 提取
  • 简介:本文对维生B12的生理特性、产生菌、生物合成途径,以及发酵生产和测定方法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并对目前维生B12发酵生产面临的问题及前景作了分析和预测.

  • 标签: 维生素B12 合成 发酵 测定方法 生理特性
  • 简介:目的了解血红铁对缺铁性贫血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贫血诊断的女性108人随机分为血红铁组和对照组,并分别给予血红铁和安慰剂,连续服用45d,服用开始前和服用结束时对受试者进行膳食营养调查、体格检查和血液生化指标的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红铁组血红蛋白的含量由试验前的(106.43±10.48)g/L上升到(117.34±10.25)g/L,平均升高了10.91g/L(服用前后配对t检验,P〈0.05,服用后与对照组t检验,P〈0.05);红细胞游离原卟啉的含量由(942.15±96.34)μg/L下降为(820.53±109.95)μg/L(服用前后配对t检验,P〈0.05,服用后与对照组t检验,P〈0.05);试验组血清铁蛋白的含量由试验前的(25.19±6.71)ng/ml上升到(25.40±6.69)ng/ml,(服用前后配对t检验,P〉0.05)。结论血红铁对缺铁性贫血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并对受试者健康无不良影响。

  • 标签: 血红素铁 缺铁性贫血 血红蛋白 血清铁蛋白 游离原卟啉
  • 简介:目的:对新疆沙枣中原花青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正丁醇-盐酸比色法检测原花青含量。在单因素基础上,采用正交L9(3^4)设计,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时间、pH、料液比、提取温度对沙枣中原花青含量的影响,并用AB-8型大孔树脂对其进行柱层析分离及纯化。结论:试验结果表明在乙醇浓度70%,提取时间120min、pH为5、料液比为1:9、提取温度80℃的条件下提取效果最好。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AB-8型大孔树脂对沙枣果肉中的原花青的动态吸附率为73.9%,用50%乙醇洗脱,其解析率达87.38%,具有较好的纯化效果。

  • 标签: 沙枣 原花青素 提取 分离纯化
  • 简介:目的采用PCR法扩增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肠毒素基因以了解该菌肠毒素基因携带情况,比较食物中毒和食品监测来源菌株中肠毒素基因检出率差异。方法合成sea、seb、sec、sed和see五种肠毒素基因特异性引物,用常规PCR方法扩增食物中毒和食品监测来源菌株中各自肠毒素基因,同时采用mini-VIDAS检测食物中毒来源菌株中肠毒素。结果110株菌株中有30株检出肠毒素基因,检出率为27.3%,肠毒素基因阳性菌株均只检出1种肠毒素基因。其中来自2起食物中毒的14株菌株均检出seb型肠毒素和相关基因,检出率为100%。来源于食品监测样本的96株菌株中有16株检出肠毒素基因,检出率为16.7%,包括sea型4株、seb型2株、sec型4株、sed型6株。结论在宁波市食品监测中所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所携带的肠毒素基因主要有sea、seb、sec和sed四型,而seb型肠毒素是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所致食物中毒的主要因素。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肠毒素 基因 食源性致病菌 食品安全
  • 简介:类胡萝卜中的胡萝卜是一类十分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它们不仅具有良好的着色效果,而且还有很好的健康功能。本文介绍了胡萝卜特别是beta-胡萝卜的不同来源以及这些不同来源的胡萝卜的组成及牛物学功能上的差异.为消费者正确地了解及选择胡萝卜提供一定的指导。

  • 标签: 胡萝卜素 来源 组成 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