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乳铁蛋白(hLF)基因大米是否具有慢性毒性作用。方法初断乳的180只SD大鼠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3组:转基因hLF基因大米组、亲本大米对照组和AIN-93对照组,分别饲喂相应饲料12个月。观察大鼠的体重、进食量、血常规、血生化情况,实验末期处死动物,称量脏器重量并对脏器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hLF基因大米组血常规(LYM%、GRN%)、血生化(ALT、AST、GLU)在个别时间点上与亲本对照组或AIN-93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他观察指标与两个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结论现有实验结果不能证实hLF基因大米对大鼠有慢性毒性作用。

  • 标签: 转基因大米 人乳铁蛋白 慢性毒性 毒理学试验 食品安全
  • 简介:目的研究Bt基因大米(TT51)暴露对Wistar大鼠雄性子代生殖系统发育的影响。方法亲代雌雄大鼠分别连续给予市售大米、亲本大米和TT51大米70d后,交配并产生子代,孕期和哺乳期各组雌性大鼠继续给予相应受试大米;子代雄性大鼠断乳后各组均给予普通饲料至70日龄,其间每周称量体重并记录食物消耗量和动物生长发育状况。雄性仔鼠至70日龄处死,进行血常规、血生化、血清性激素水平、生殖器官重量以及精子参数等指标检测。结果TT51大米组与市售和亲本大米组比较,雄性子代体重、食物利用率、血常规、血生化、血清性激素水平以及精子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t基因大米暴露对雄性大鼠子代生殖系统发育未见不良影响。

  • 标签: 转Bt基因大米 转基因食品 雄性仔鼠 生殖毒性
  • 简介:本文以壳聚糖为载体,戊醛为交联剂共价交联固定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戊醛的双功能团醛基能够分别与壳聚糖分子中的氨基和酶分子中的氨基发生亲和加成,使得共价交联法固定的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不易于脱落。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25℃、0.02g/mL的壳聚糖乙酸溶液,4%(体积分数)的戊醛,50μL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交联1h,吸附15h,固定化酶的环化酶活回收率最高能达到94.5%,比活最高为39.7U/g。以玉米淀粉水解液为糖基供体,固定化环糊精葡萄糖转移酶催化甜菊糖的葡萄糖基反应中,定化酶的最适催化温度提高5℃,最适催化pH不变,在非最适pH时甜菊糖的转化率提高5%-8%,5h时热稳定性增强10%。

  • 标签: 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 壳聚糖 戊二醛 固定化 甜菊糖
  • 简介:目的评价sFat-1基因猪肉对小鼠血常规、血生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以sFat-1基因猪肉、普通猪肉为受试物,配成配合饲料后分别设立低、高2个剂量组和基础饲料对照组,经口喂饲小鼠30天后,比较各组小鼠血常规、血生化、免疫球蛋白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比例。结果同性别的各组血常规和免疫球蛋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Fat-1基因猪肉高剂量组血清BUN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性小鼠中,sFat-1基因猪肉低剂量组的CD3+CD4+细胞比例、sFat-1基因猪肉高剂量组的CD3+CD8+细胞比例与普通猪肉低剂量组相应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研究的剂量下,未发现sFat-1基因猪肉对小鼠血常规、血生化和免疫指标有影响。

  • 标签: 免疫球蛋白 转sFat-1基因猪肉 淋巴细胞 血常规 血生化 EPA
  • 简介:提出丙醇酯中游离丙醇含量的直接测定方法。该法和萃取法对一系列样品进行对照试验,经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测定方法没有显著性差异。直接法更简单、快捷。回收率为95.7%98.0%,相对标准偏差为0.23%0.60%。

  • 标签: 测定 游离丙二醇 丙二醇酯
  • 简介:谷氨酰胺胺酶可以催化蛋白质分子内或分子间的酰基转移反应,通过形成的交联键改善蛋白质的功能性质。本文主要介绍了谷氨酰胺胺酶的作用机理、功能特性及其在动物性食品加工业以及开发新型食品中的应用。

  • 标签: 谷氨酰胺转胺酶 机理 功能特性 应用
  • 简介:提供了一种采用毛细管柱测定丙醇脂肪酸酯产品中的总单酯及游离丙醇含量的气相色谱法。样品与硅烷化试剂(BSTFA、TMCS)反应形成挥发性硅烷化衍生物,采用氢火焰离子化(FID)检测器,与标样对照,根据保留时间定性,内标法定量。试验结果表明,加标回收率在95%以上,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5%之内。该方法分离度好,准确度高,能满足分析检测的需求。

  • 标签: GC 丙二醇脂肪酸酯 丙二醇单硬脂酸酯 总单酯 游离丙二醇
  • 简介:目的对邻苯甲酸异丁酯(DiBP)影响小鼠主动回避学习记忆行为进行初步研究,并探讨其是否可引起脑组织氧化损伤。方法将60只昆明小鼠(实验动物房内适应3d)按体重随机分对照组和4个不同剂量的DiBP试验组(4组剂量分别为50、250、500和1000mg/kgBW)。其中,对照组给予玉米油溶剂灌胃,而各试验组给予相应剂量的DiBP玉米油溶液灌胃,实验连续进行8周,普通饲料喂饲,自由饮水。试验结束后,分别对各组动物进行穿梭箱行为学测试,并测定脑组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及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的含量。结果500和1000mg/kgBW组与对照组比较,条件反射潜伏期(CL)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0mg/kgBW组与对照组比较,条件反射次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00和1000mg/kgBW组与对照组比较,条件性回避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试验组小鼠脑组织SOD的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GSH-Px活性呈现降低趋势,250和1000mg/kgBW组与对照组比较,酶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8-OHdG含量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iBP可损伤实验小鼠主动回避学习记忆能力,并能够导致试验小鼠脑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氧化应激损伤。

  • 标签: 塑化剂 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 主动回避 氧化应激 食品安全
  • 简介:综述近几年邻苯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前处理方法和分析检测技术,对各种方法做出评价,并展望今后相关分析方法的发展方向。

  • 标签: 邻苯二甲酸酯 前处理 分析方法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锶矿泉水对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增殖及分泌的影响,研究其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作用。方法HUVEC细胞分为2、4、6、8mg/L锶矿泉水(SMW)组和双蒸水(DDW)组,以4×104个/ml的浓度接种于培养板中,18h后,换成条件培养基培养至96h。分别于24、48、72和96h时,以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观察细胞的增殖情况。培养72h的细胞分别用苏木素染色后,观察细胞生长状态,以及用BCA蛋白化验试剂盒测蛋白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培养基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含量。结果培养72h后,2和4mg/LSMW组细胞增殖速度快于DDW组(P〈0.05);8mg/LSMW抑制HUVEC增殖(P〈0.05);培养至72h时,各浓度的SMW组细胞分泌VEGF的量较DDW组均降低(P〈0.05),其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和4mg/LSMW组分泌ET和NO减少(P〈0.05),而6和8mg/LSMW组分泌增多(P〈0.05),但同一浓度下,ET和NO分泌变化呈正相关。4mg/LSMW组NO/ET值增大(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定浓度的锶矿泉水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影响内皮细胞ET和NO分泌,降低血管紧张性。VEGF并不直接参与锶矿泉水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

  • 标签: 矿泉水 血管内皮细胞 增殖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一氧化氮
  • 简介:起连环食品卫生诉讼案的分析和反思吴蓉芬彭四盟江苏省宜兴市卫生防疫站(214200)1案情简介某私营食品厂原只有软包装饮料卫生许可证,1996年7月31日该厂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要求领取糕点生产加工卫生许可证,其申请项目为裱花蛋糕、月饼等产品。接到申...

  • 标签: 食品卫生许可证 诉讼案 卫生行政部门 卫生监督人员 无证经营 《食品卫生法》
  • 简介:银耳食品中砷和氧化硫污染的调查郭胜利福建省宁德地区卫生防疫站(352100)随着我国食用菌市场的开发,银耳从栽培、加工到批发、销售已形成较大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市场。产品也畅销国内外。1992年12月,我们对我区部分从事银耳栽培、加工、批发和销售的专...

  • 标签: 食品中砷 硫污染 银耳栽培 硫磺熏蒸 食品卫生 二氧化硫残留量
  • 简介:现国标测定氧化硫的方法中使用了剧毒试剂氯化高汞,对环境及检测人员的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本文对无汞盐测定氧化硫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得到替代剧毒试剂四氯汞钠的氧化硫吸收液-甲醛溶液,并通过试验得到无汞法测定的关键步骤.优化试验,选择空白吸光度、样品吸光度作为双重评价指标,得到优化后最佳实验条件,实验标准曲线的相关性达到0.9993.同时筛选市面酱腌菜类阳性样品,将国标方法与无汞盐方法进行比对,试验结果与国标方法无明显差异.希为无汞盐比色法代替现有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无汞盐 二氧化硫 检测方法 比色法
  • 简介:目的研究急性酒精暴露下对原代培养肝细胞中CYP2E1依赖的毒性作用和氧化损伤.方法分离培养人原代肝细胞,以25~100mmol/L乙醇作用于原代肝细胞9h及100mmol/L乙醇作用于原代肝细胞0~24h后,检测原代肝细胞中CYP2E1的含量,并研究100mmol/L乙醇作用于原代肝细胞0~24h后,天冬氨酸胺酶(aspartatetransaminase,AST)的释放量及肝细胞中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丙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结果急性酒精暴露导致人原代肝细胞中CYP2E1的释放增加,并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在100mmol/L乙醇作用下,AST和MDA明显升高,在0~24h内呈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而GSH含量在6h后明显降低.结论100mmol/L乙醇急性暴露可导致人原代培养肝细胞明显的氧化损伤,这种损伤与CYP2E1活性的变化直接相关.

  • 标签: 酒精 人原代培养肝细胞 氧化损伤 CYP 2E1 毒性作用
  • 简介:目的研究交链孢酚(AOH)、交链孢酚单甲醚(AME)、交链孢菌酮酸(TeA)和腾毒素(TEN)4种交链孢毒素对食管上皮细胞Het-1A的体外急性毒性作用。方法将Het-1A用不同浓度的4种交链孢毒素处理,分别采用3-(4,5-甲基噻唑-2)-2,5-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AnnexinVFITC/PI)双染法、PI单染法和分光光度法研究其对Het-1A的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周期分布和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活性的影响。结果4种交链孢毒素对Het-1A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值分别为54.31、43.38、121.91和141.96μmol/L,均可引起细胞凋亡,并可通过引起G_2-M期比例上升而影响细胞的周期分布。AOH和AME可通过剂量依赖增强caspase-3活性引发细胞凋亡。结论AOH、AME、TeA和TEN可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引起细胞凋亡、诱导G_2-M周期阻滞等对Het-1A产生急性毒性。

  • 标签: 交链孢毒素 人食管上皮细胞Het-1 A 急性毒性 体外试验
  • 简介:以莲藕为试材,研究了氧化氯(ClO2)对鲜切莲藕在低温贮藏期间多酚氧化酶(PPO)、褐变及感官品质影响的动态变化。试验结果表明,藕的褐变与PPO有密切关系,PPO是发生酶促褐变的关键酶。50mg/L、100mg/L浓度的ClO2处理鲜切藕片5、10、15min后,在贮藏期间能抑制PPO的活性,减轻褐变,保持好的感官品质。而10mg/L浓度对PPO的活性不起抑制作用反而促进了PPO的活性。100mg/LClO2处理鲜切藕片10min抑制PPO的活性效果最好,能使藕片在4℃下一周的时间保持最佳的感官品质和最轻的褐变度。而鲜切产品维持一周的货架寿命基本上可满足消费与生产的需求。

  • 标签: CLO2 鲜切莲藕 PPO 褐变 抑制 感官品质.
  • 简介:"全国食品药品安全与监管博士后论坛"是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人事司与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共同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高级研修学院承办,旨在汇集专家学者为食药监管提供智力支持的高端学术论坛。首届论坛以"食药安全社会共治"为主题,于2015年在北京成功举办,

  • 标签: 药品监督 论坛征文 博士后管理 食药监 首届论坛 研修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