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姜糖又称明姜片,冰姜片或川姜片,外形呈片状,姜黄色,表面附有白色糖霜,质地柔嫩,食之甘微辛,有兴奋发汁,止呕暖胃,解毒驱寒的作用。

  • 标签: 姜片 黄色 质地 驱寒
  • 简介:以自主分离的植物乳杆菌LY-78为出发菌株,通过亚硝基胍法诱变,以抑菌效价为检测指标,采用双层平板拮抗法和牛津杯琼脂扩散法筛选突变菌株。对筛选的突变菌株进行发酵试验,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检测乳酸含量.然后根据产乳酸含量的多少,确定最佳菌株。试验结果表明,亚硝基胍诱变质量浓度为1.0mg/mL、诱变时间为40min时所获得的突变菌株NY-34具有较高的乳酸产量,即648mg/L,比诱变前(246mg,L)提高2.63倍。

  • 标签: 亚硝基胍 诱变 突变菌株 苯乳酸
  • 简介:去年初冬,随上级领导到浮梁县瑶里,往山头那边望去,枝头醉红的枫叶还未落尽,“霜重叶更红”的景象,使瑶里犹如一只巨型的花篮。这是冬天中秋天的印迹,置身于此,人在自然,真的有一种与天地相融的感觉。我们并非到此游山玩水,紧压在上级领导心中的是山区经济发展的分量。

  • 标签: 石头 山区经济发展 浮梁县 枫叶
  • 简介:以自主分离的植物乳杆菌LY-78为出发菌株,以抑茵效价为检测指标,通过亚硝基胍~紫外复合诱变,双层平板拮抗法和牛津杯琼脂扩散法筛选突变菌株。试验结果表明,在亚硝基胍质量浓度3g/L,诱变时间40min,紫外照射时间90s时获得1株乳酸产量最高的变异株UN-30,乳酸产量迭712mg/L,比出发菌株产量246mg/L提高2.89倍,且遗传性质稳定。

  • 标签: 苯乳酸 亚硝基胍 紫外诱变
  • 简介:本文着重于以薯类为主要原料的'甘薯萨其马'和'马铃薯酥'的加工工艺的研究。对产品的口感、风味、质感、色泽、油炸条件及包装材料,包装方法作了较详尽的探讨。通过多次实验得出了获得色、香、味俱佳产品的最适工艺条件。

  • 标签: 薯类 萨其马 马铃薯 工艺
  • 简介:本文介绍了应用微波技术生产土豆的生产工艺及主要工艺参数的选取,并通过正交试验,对油炸、热风和微波技术生产的产品品质进行了比较.

  • 标签: 土豆片 微波技术 生产工艺 产品品质
  • 简介:硫代亚磺酸酯是大蒜中的活性成分,由大蒜中非蛋白质氨基酸一蒜氨酸(alliin)经内源酶蒜氨酸酶(alliinase,蒜氨酸裂合酶,EC4·4·1·4)的酶解作用而生成的。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L半光氨酸和DTNB检测新鲜大蒜及大蒜提取物中硫代亚磺酸酯的分光光度法。此测定方法具有快速、方便、廉价和灵敏度高的优点,但缺点是测定重现性不好。本文对Lawson法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良,

  • 标签: 硫代亚磺酸酯 酶解 大蒜提取物 鲜大蒜 新鲜 分光光度法
  • 简介:目的:了解我国部分地区市售动物源性食品中邻二甲酸酯物质(PAEs)含量及分布情况,为开展食品中PAEs的风险评估提供数据支持。方法:2012—2013年在我国7个省、直辖市大、中、小超市以及农贸市场采集市售7类常见的动物源性食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PAEs含量。结果:18种PAEs在动物源性食品中均有检出(0.11%~45.11%),其中,检出率较高的4种物质为邻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己酯(DEHP)、邻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邻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二甲酸二环己酯(DCHP),其平均含量范围为0.05~0.13mg/kg,整体数据呈偏态分布,大部分数据集中在低水平区域。包装熟畜肉中DEHP和DBP的平均含量显著高于其它食品;水产类食品中DIBP和DCHP的含量相对高于其它食品。包装熟畜肉中的DEHP、DBP和DIBP的平均含量显著高于非包装的生畜肉。结论:市售动物源性食品中普遍检测到PAEs,而且不同种类食品中PAEs含量不同,差别较大。总体来说,有关部门需关注检出率和含量水平较高的加工包装食品。

  • 标签: 邻苯二甲酸酯 增塑剂 动物源性食品 调查 含量分析
  • 简介:以大米和小麦粉为样品,环己烷提取浓缩后用PhenomenexLunaC18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乙腈:水:88:12,流速为0.8mL/min,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365nm,发射波长410nm)检测其中并(仪)芘的含量。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苯并(α)芘 小麦粉 大米 荧光检测器 测定
  • 简介: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过氧化甲酰(BPO)被还原剂盐酸羟胺还原后和β环糊精(β-CD)作用,β—CD与苯甲酸形成主体:客体为1:1的包结物,此法用于测定面粉中的过氧化甲酰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由于β—CD具有较强的分子识别性能,此法最大的优点为选择性好,操作简便。

  • 标签: 分光光度法 Β环糊精 过氧化苯甲酰 苯甲酸 面粉
  • 简介: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法对小麦粉中苯甲酸和过氧化甲酰的同时分析方法。对影响2种物质分离和定量的因素(流动相、洗脱程序、提取试剂、色谱柱和提取时间等)进行选择。优化分析后的方法表明,样品用乙腈提取10min后采用普通C18分析柱,以乙腈/20mmol/L乙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可对苯甲酸、过氧化甲酰进行有效分离,具有良好的线性、精密度、正确度和回收率。该方法可用于同时测定小麦粉中苯甲酸和过氧化甲酰。

  • 标签: 过氧化苯甲酰 同时测定 苯甲酸 小麦粉 液相法 高效液相色谱
  • 简介:饮料三罐是采用高频电阻焊焊接成形的。焊接区域必须留空,不能有油墨、涂料,否则加工时会产生烧铜线、焊缝穿孔、甚至无法焊接等现象。成形后留空区域需进行涂布,涂层的涂布质量直接影响饮料罐的使用寿命,是空罐质量的衡量指标之一。本文论述了食品三罐焊缝外侧涂布质量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涂布系统的改进方案。

  • 标签: 饮料三片罐 空罐 涂布质量 高频电阻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