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针对白酒中潜在的化学污染氨基甲酸乙酯、生物胺、重金属、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及农药残留,综述其来源、危害、检测手段以及控制措施,力求为提升我国白酒产业的整体质量和标准化水平,增强行业的有效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白酒 化学污染物 潜在隐患 检测手段 控制措施
  • 简介:我国方便面市场发展不平衡,质量存在较大差别,本文旨在从原辅材料、生产工艺和设备、产品外观包装及调味等方便,对方便面质量控加以阐述。

  • 标签: 方便面 生产过程 质量 控制
  • 简介:从喂料、研磨和控制三方面,详细叙述磨粉机质量控的关键,为设计和制造高质量的磨粉机提供清晰的思路和良好建议。

  • 标签: 磨粉机 喂料系统 轧距稳定 控制系统
  • 简介:阐述了粮食企业质量控的内容,提出了实施质量控时应注意的问题。

  • 标签: 质量控制 计量 质量信息
  • 简介:据彭博社报道,尽管日本在尽最大努力限制灾难的影响,蘑菇作为日本食品链的一部分,也受到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厂发出的辐射威胁。

  • 标签: 核辐射 日本 蘑菇 污染 东京电力公司 核电厂
  • 简介:本文是中国卫生经济研究所所长蔡仁华教授,最近在中华医学会医疗保险分会第一届年会上的发言(根据记录整理,未经本人审阅)。发言结合《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征求意见稿)》以及全国和“两江”试点的情况,讨论了医疗保险的筹资、统筹与帐户、卫生改革等重要问题。

  • 标签: 中国 职工医疗制度改革 医疗保险 筹资 统筹
  • 简介:当系统制胜变成一种普遍共识,很多企业在目前这个看上去没有太多野心的周期里,都选择了对内部机制的审视与调整。无论是五粮液这样的企业标杆,还是华泽、商源这样的商贸旗帜。和营销革命时代的轰轰烈烈相比,这次系统运动显得沉静而低调(高调一下,参与者也包括我们的新食文化传媒)。一方面是由于目前的商业环境看上去不支持太多的“野心”,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对于市场基本面稳定的底气。

  • 标签: 引导 商业环境 五粮液 食文化 参与者 系统
  • 简介: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呕吐毒素)多见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生产的小麦籽粒中,累积超标后无法食用,造成经济损失。本研究旨在通过简单工艺处理使呕吐毒素超标面粉(或小麦),降低呕吐毒素含量,以期合理的再利用。实验中将呕吐毒素含量超标面粉经揉面、水洗处理后分离成湿面筋和水淀粉,分别脱水、低温烘干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其呕吐毒素含量,匀在1000μg/kg以下。本方法为被呕吐毒素污染超标的面粉或小麦的重新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小麦 面粉 呕吐毒素 谷朊粉 淀粉
  • 简介:测定安徽省市售大米中的重金属元素铅、镉、汞,评估其污染状况,并进行健康风险评价,为保障人们饮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ICP—MS法,共检测了101份样品。其中铅检出率为40%,超标率为0;镉检出率为100%,超标率为0;汞检出率为69%,超标率为0。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安徽省市售大米中的铅、镉、汞对人体健康风险影响较小,镉对人体健康影响存在一定的风险。

  • 标签: 大米 风险评价
  • 简介:目的:了解食品中单核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monocytogenes)的污染状况,为单增李斯特菌病的监控、检测以及追踪污染源提供依据。方法:对采自保定市各大超市及农贸市场的生肉、熟肉制品、海产品、速冻食品、水果、蔬菜、奶及奶制品、豆制品、腌制品等9大类食品426份样品进行单增李斯特菌的分离与鉴定。结果:检出了单增李斯特菌79株,英诺克李斯特菌7株,格氏李斯特菌32株,西尔李斯特菌2株,威尔斯李斯特菌1株,绵羊李斯特菌1株,默氏李斯特菌2株。李斯特菌的总检出率为29.1%,其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检出率为18.5%。结论:保定市9大类食品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单增李斯特菌污染,尤其在生肉中该菌的污染率高达32.4%,海产品中的污染率31.0%.应引起高度重视。

  • 标签: 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 李斯特氏菌属 污染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