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以现代制粉工艺流程的基本原理为基础,阐述了在国产小麦品质改善和满足市场需求精度面粉的条件一下。我国制粉科技工作者勇于实践,采取了一系列有助提高单产降低能耗的新举措。论述了制粉工艺繁简与面粉加工精度的关系。分析评价这些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的合理性及制约因素。

  • 标签: 制粉工艺流程 面粉加工精度 八辊磨粉机 加强物料分级 磨撞结合
  • 简介:日本丘萨伊分析方法研究所最新开发成功用于检测进口食品的“2004年度75种残留农药一次分析测定”新方法,于今年4月12日正式启用,对外接受委托分析测定工作。这一用独特的样品前处理分析法,可以得出分析检查和测定后的结果,检出限量为食品卫生法规定的残留标准值的1/10以下。丘萨伊分析方法研究所为企业提供安全保障,利用20余年积累的技术和经验,于2002年开始了对外接受对农药、合成抗菌剂和各种食品添加剂等的委

  • 标签: 萨伊 企业 进口食品 食品卫生法规 委托 年度
  • 简介:小包装的称重包装是食品、种子和化工等行业生产中的重要生产环节。本文作者针对称量装置在应用于自动化连续生产的动态过程中出现了精度低,重复性差、易受干扰和功能单一等不足,通过应用PLC作为动态称量包装测控设备,在硬件和软件设计中采用了一些措施和动态控制方法,实现了称量包装自动化生产中动态称重的高精度计量。

  • 标签: PLC 动态控制 灵敏度 准确度 称重包装 电子自动包装秤
  • 简介:“前路出粉”法是建国初期我国制粉业打破传统的制粉工艺,倡导在皮磨甚至一皮磨出粉,从而提高了单位产量降低能耗,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前路出粉”法仅是在当时国家标准规定的加工高灰分“标准粉”精度等级条件下的产物。回顾历史,期待进一步探讨加工精度与工艺配备的关系,促进我国制粉科技的消化吸收再创新。

  • 标签: 制粉工艺 前路出粉 面粉加工精度 一皮大量出粉 前路均衡出粉
  • 简介:采用基础粉混合法配制11种不同加工精度的小麦粉,对小麦粉的基本理化指标、溶剂保持能力、面团发酵特性和吹泡稠度特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加工精度的降低对小麦粉的品质特性和面团特性整体造成负面影响。出粉率为40%~76%的小麦粉,

  • 标签: 小麦粉品质 面团特性 加工精度 理化指标 稠度特性 发酵特性
  • 简介:以生姜为主要原料,以姜辣素含量、多糖得率和水分含量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RSM)优化生姜干燥工艺。将生姜粉与山药粉复配研制生姜山药复合粉,对该粉的体外消化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姜最优干燥条件为姜片厚度2.0mm,干燥温度67℃,干燥时间6.8h,在此条件下姜粉中姜辣素含量达12.94mg/g;60℃干燥4h所得山药粉与生姜粉的最佳混合比例m生姜粉:m山药粉=1:1.5,此时复合粉口感最佳;复合粉在模拟胃消化2.0h后,姜辣素释放量是空白对照组的1.35倍,多糖含量基本不变;模拟肠消化1.0h后。姜辣素、多糖含量开始下降。通过响应面法建立省时、高效的生姜干燥工艺模型,所得产品营养成分保留较高,口感优。模拟胃消化可提高复合粉中姜辣素释放,多糖含量无显著变化。模拟肠消化可促进姜辣素及多糖等物质的消化分解。

  • 标签: 生姜 山药 复合粉 响应面 体外消化
  • 简介:日本食品产业新闻社记者对制面设备企业的大迫健一副社长进行了采访。在回答的问题中有涉及到中国方面的问题,访问内容如下:新体制下发生了哪些变化?其中之一就是向海外发展。目前,公司在中国的苏州和厦门以及泰国建立了工厂,从去年5月开始,在厦门工厂制造的面机已有7条线在中国国内售出。今

  • 标签: 新体制 海外发展 中国企业 食品产业 日本产品 中国市场
  • 简介:采用胃蛋白酶在37℃和pH1.2条件下对大豆分离蛋白(SPI)进行体外模拟消化,探究体外模拟消化对SPI组成及二级结构的影响。随着消化时间的延长,蛋白质的消化程度逐渐增大,当消化反应超过2h后,蛋白质的消化速率减慢。在整个消化过程中,SPI的不同亚基受胃蛋白酶的消化或降解行为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7S比11S更难被胃蛋白酶消化降解,11S蛋白中B亚基较A亚基更难且更慢被消化,这与亚基的空间结构紧密度及疏水基团的暴露有关。红外光谱中酰胺Ⅰ带处具有强吸收峰,对酰胺Ⅰ带的拟合分析表明,经胃蛋白酶的消化后,SPI的二级结构发生显著改变。总体上看,随着消化时间的延长,α-螺旋含量增加,β-折叠和β-转角含量下降,而无规卷曲含量先增加后降低,且有部分平行式β-折叠结构向反平行式β-折叠结构转变。

  • 标签: 体外模拟消化 大豆蛋白 蛋白组成 二级结构
  • 简介:为了提高鼠李糖乳杆菌在人体胃肠道传递中的活力,以乳清蛋白和低聚异麦芽糖美拉德反应产物为壁材,通过內源乳化冷凝胶方法制作微胶囊,并对微胶囊的包埋率和在模拟胃肠道中活性及释放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乳清蛋白与低聚异麦芽糖美拉德反应条件:加热温度85℃,反应3h,此时反应产物冷凝胶硬度最高(P〈0.05)。美拉德产物微胶囊的包埋率达到88.88%,与乳清蛋白微胶囊相比包埋率提高3.75%(P〈0.05)。经90min模拟胃液、胆盐处理后,微胶囊的活菌数为7.49lgCFU/g和7.17lgCFU/g,分别提高0.97lgCFU/g(P〈0.05)和1.17lgCFU/g(P〈0.05),鼠李糖乳杆菌微胶囊在模拟肠液中60min内可全部释放。结论:以乳清蛋白与低聚异麦芽糖美拉德产物为壁材的微胶囊,在胃肠道条件下可有效保护益生菌的活性。

  • 标签: 乳清蛋白 美拉德反应 微胶囊 鼠李糖乳杆菌 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