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0 个结果
  • 简介:韩国蓄电池制造商——GlobalBattery成为第一家为混合动力车开发新型镍氢电池的韩国公司。新型电池是密封的,当充电量达到40%或以上时即可发电。其性能与日本丰田和本田混合动力车使用的电池很相似。该公司希望这一新型电池在完全投入商业化使用之后,能够取代日本的同类产品。GlobalBattery公司以其“火箭牌”电池闻名,年产700万个汽车电池和600万个工业电池。

  • 标签: 混合动力车 镍氢电池 日本丰田 韩国 开发 制造商
  • 简介:丰田汽车开发出了配备最新设计的高性能燃料电池“FC-Stack”的燃料电池混合动力车。车名为“FCHV-adv(FuelCellHybridVehicle—advanced)”,已经于2008年6月3日从国土交通省获得车型认可。在持续行驶距离方面,2002年开始租售的“FCHV”为330km,2007年9月从大阪行驶至东京的车辆为780km,而此次的FCHV-adv则长达830km。

  • 标签: 燃料电池混合动力车 汽车开发 丰田 行驶距离 车辆
  • 简介:FiskerAutomotive和美国能源部已经签署了5亿美元以上的贷款项目,目的是研发廉价的、高能效的插电式混合电动汽车。低息贷款的大部分将用于NINA项目,即FiskerAutomotive的新一代插电式混合电动汽车的设计、工程化和装配项目。

  • 标签: 混合电动汽车 美国能源部 贷款项目 研发 NINA 工程化
  • 简介:来自加州爱德华兹美国航空航天局德莱顿飞行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研究出一种制造方法使“混合翼”飞行器设计可以实现。这个制造过程从碳基复合材料杆开始。杆用碳纤维织物覆盖并缝合到位。织物用泡沫缝合产生横向结构,然后在织物内灌注环氧树脂形成一个坚固的复合结构。目前正在开发一个30英尺宽,二级增压结构用来验证这种制造方法,预计这将在2015年完成。

  • 标签: 飞行器设计 混合 碳纤维织物 美国航空航天局 碳基复合材料 制造方法
  • 简介:位于亨茨维尔的阿拉巴马大学开展纳米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研究,目的是研制出更小更轻而不牺牲使用寿命的电动汽车电池。国家科学基金成员早期职业发展项目资助了机械和航空工程助理教授GeorgeNelson50.2万美元,用于研究纳米材料电池阴极。纳米材料有望兼顾高电池容量和小尺寸,以及能承受汽车和其它装置发生较大温度变化。

  • 标签: 电动汽车电池 锂离子电池 制造 纳米材料 国家科学基金 使用寿命
  • 简介:截止2007年底,中国公路上行驶的汽车达到4300万辆,生产与进口速度飞速增长。据估计,2007年应该报废的汽车数量为300~600万辆;但2006年数据表明,仅有38万辆车被拆解。根据最新估计,到2010年将有500万辆车达到报废年龄。这些数据对中国报废汽车(ELV)回收业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 标签: 报废汽车 回收业 中国 进口速度 汽车数量 数据表
  • 简介:为全面分析高模量沥青及混合料的疲劳性能,对两种高模量添加剂不同掺量下(添加剂分别为ZQ-2及ECB,掺量分别为占沥青质量5%、7%、10%)的高模量沥青进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研究其疲劳因子随掺量的变化规律;同时,对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进行四点疲劳梁试验,分析其疲劳寿命的规律,并与基质沥青混合料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掺加ZQ2的高模量沥青疲劳因子随掺量提高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即疲劳性能随掺量变大而下降;而掺加ECB的高模量沥青疲劳因子随掺量提高变化规律不明显,掺量为10%时疲劳性能最佳。此外,两种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随掺量提高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但都优于基质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

  • 标签: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 疲劳因子 掺量 疲劳寿命 疲劳性能
  • 简介:位于比利时根特的Milliken公司开发了一种新型高性能强化添加剂,用于聚烯烃的HPR-803i和HPN孕育添加剂。HPR-803i能使汽车设计者设计零件减重15%而不牺牲性能。为降低它们的密度,它比添加到聚丙烯中的矿物填料比例更少。HPR.803i化合物适用于添加滑石粉化合物的注射成型工艺,它简化了测试要求并减少了实施成本。用HPR-803i增强的聚丙烯化合物在多次回收和化合操作后依然能保持它们的机械性能。

  • 标签: 汽车重量 添加剂 利用 注射成型工艺 性能强化 化合物
  • 简介:开裂是钢桥面铺装层的主要破坏形式。为研究钢桥面沥青混合料断裂特性及裂纹扩展规律,通过小梁三点弯曲实验,应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DIC)图像采集系统采集试件从加载到破坏的全过程图像。利用非接触式全场应变测量系统(VIC-2D)计算试件在加载过程中的位移场和应变场,并分析出裂缝萌生、发展的规律。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从相对较弱的胶浆区或胶浆-粗集料界面区开裂和发展;当胶浆-粗集料界面与裂纹发展方向垂直时,粗集料对裂纹的发展有阻断作用;胶浆裹覆细集料的运动轨迹与胶浆的运动轨迹一致。

  • 标签: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 沥青混合料 断裂力学 裂缝
  • 简介:随着汽车的日益增加,摩擦材料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大,汽车的发展对摩擦材料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概述了摩擦材料的发展历史、种类及优缺点、制备工艺、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因子,另外,阐述了摩擦材料的发展趋势。

  • 标签: 摩擦材料 摩擦磨损性能 发展趋势
  • 简介:随着国家对环保、节能产业发展的日益重视,稀土永磁材料在新能源汽车、风电等新能源领域将形成巨大的发展潜力。稀土永磁材料是对新能源汽车等相关产品的性能、效率提升的重要材料,其应用范围和应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高技术发展水平。

  • 标签: 稀土永磁材料 新能源汽车 技术发展水平 节能产业 发展潜力 能源领域
  • 简介:欧司朗向智能车灯技术又迈进了一大步。该公司研发了一款混合式发光二极管,分辨率可达1024像素,且能进行单独操控。未来或将能采用动态方式对光锥实现塑形,使驾驶员能始终拥有最优的车灯照明条件,不会因前方驶来车辆的车灯而导致驾驶员目眩。

  • 标签: 智能车灯 混合式 欧司朗 研发 LED 头灯
  • 简介: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现状能源瓶颈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性问题,交通污染已成为中国城市PM2.5等颗粒污染物的来源之一,雾霾天气频频发生,控车治霾的思路被广泛提及。相比限购、限行等限制性行政政策而言,大力推广和发展低排放的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燃料电池汽车等,是有效治

  • 标签: 动力电池 钛酸 能源瓶颈 行政政策 交通污染 颗粒污染物
  • 简介:为了探讨镁合金微弧氧化的动力学影响因素,研究了氧化电压、氧化电流、电解液等对膜层生长的影响,发现这几个因素都是膜层生长的关键因素,在我们的工艺条件下,电流密度范围在0.2~0.3A/cm^2之间能获得较好的膜层。

  • 标签: 镁合金 微弧氧化 动力学 膜层 影响因素
  • 简介:据日本共同社消息,东京工业大学资源化学研究所高分子化学专业教授池田富树和研究员山田宗纪等人日前在德国化学学会杂志上发表论文称,已成功开发出世界上首个光动力马达。该马达经阳光照射后,塑料传送带开始伸缩,进而带动车轮旋转。

  • 标签: 世界 开发 日本 东京工业大学 化学专业 化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