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据报道,近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熊启华教授领导的科研小组首次证明:利用激光可使半导体的温度从室温冷却到-20℃。这一突破性的科研成果有望在电子和光电子器件上直接实现集成全固态、紧凑、无振动、无冷却剂的光学制冷器,相关元件可应用于航天器高灵敏探测器、红外夜视仪和电脑芯片等。

  • 标签: 新加坡 激光 纳米带 硫化镉 光电子器件 降温
  • 简介:<正>目前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电池,除成本占据全车七成外,还存在使用寿命短、充电时间长和因进水引发爆炸等缺陷。新加坡国立大学机械工程李宝胜博士和来自美国的合作伙伴龚伟成创建的极科公司,研发出新一代电动汽车电池,其最大特点是全新的液态冷却系统,功能是防止电池

  • 标签: 汽车电池 电动汽车 新加坡国立大学 充电时间 宝胜 冷却系统
  • 简介: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科研人员日前开发出一款海绵状纳米二氧化钛化学气体感应器,其敏感度高,探测能力强,且成本更低廉。负责这项研究的萨曼博士表示,目前市场上的化学气体感应器只能测出3种不同气体,而这种新感应器能同时测出10种不同气体,商业价值高。此外,目前市场上的感应器核心元件多是用硅制造,价钱相当昂贵,而他们研制的感应器的核心元件使用的是海绵状纳米二氧化钛,这使感应器成本大大降低。

  • 标签: 化学气体 感应器 新加坡 高灵敏度 开发 纳米二氧化钛
  • 简介:“厚德博学,志存高远”是四川大学储伟教授的座右铭,正是坚持着这样的信念,储伟教授认真钻研、严谨治学,在纳米催化剂研究领域取得了累累硕果。近期,我刊对储教授进行了采访,言谈中处处展示着我国纳米科技研究新生代的勃勃生机。

  • 标签: 四川大学 教育部 人才 纳米催化剂 纳米科技 新生代
  • 简介:徐光宪,男,汉族,1920年11月7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上虞市,著名物理化学家,无机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39年毕业于宁波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浙江工业大学前身),194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化学系。1946年任交通大学化学系助教。1947年赴美留学,195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学位,1951年4月回国。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 标签: 中国科学院院士 物理化学家 北京大学 教育家 博士生导师 无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