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稀土元素镁合金具有阻燃、净化熔体等作用,能有效改善合金铸造性能;可细化显微组织、形成准晶相、抑制形变织构,提高镁合金室温及高温强度和塑韧性等力学性能;并改变镁合金表面腐蚀层结构、控制阴极相数量和分布以及影响电化学过程,从而改善镁合金耐腐蚀性能。总结了利用稀土元素改善镁合金组织性能研究现状,并对稀土镁合金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稀土 镁合金 组织 性能 现状
  • 简介:介绍了纳米技术及纳米中药概念,并阐述了纳米技术中药研究领域中作用及需要注意问题。

  • 标签: 纳米技术 中药 研究
  • 简介:为了解决脱硫灰渣用作水泥混合材时水泥安定性不合格以及脱硫灰渣活性不高问题,借助磨细、洒水和引入安定剂等不同物理化学手段对脱硫灰渣进行处理,以消解其中f-CaO并激发其活性。然后对比同掺量下原灰渣和消解后灰渣作为水泥混合材时水泥力学强度和安定性等工作性能,来综合评价消解后脱硫灰渣。研究得出一种最佳消解脱硫灰渣工艺为掺水量30%、加入以硫酸盐为主复合安定剂1%、消解1d、粉磨10min。消解后脱硫灰渣30%掺量下水泥安定性合格、标准稠度用水量有所降低、凝结时间改善、后期强度发展快,抗压强度比从3d68.09%发展到28d87.95%。此工艺不仅能很好地解决脱硫灰渣中高含量f-CaO所引起水泥安定性不合格问题,还能解决其活性较低问题,从而为脱硫灰渣水泥大量应用开拓新前景.

  • 标签: 脱硫灰渣 活性 安定性 水泥 硫酸盐
  • 简介:组合材料学是组合方法与材料科学相结合而形成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与传统材料研究,每次只合成、表征一种材料策略不同,组合方法采用并行合成、高通量表征研究策略,短时间内通过有限步骤,快速合成大量不同材料,形成所谓材料库(又称材料芯片)、并快速表征它们性质,从而达到高效筛选/优化新材料目的。此方法极大地加快了新材料研究速度,特别适用于那些体系复杂,而物性形成机理又不明确材料体系研究。同步辐射是接近光束带电粒子磁场中转向时沿切线方向放出高亮度电磁辐射,也即广义"光"。由于同步辐射频谱覆盖了从THz直至硬X射线广阔频段,通过这种高品质"光"与材料相互作用,可以研究材料原子结构、微结构、电子结构、元激发等,从而深入地掌握材料宏观物理性质微观机理。将结合在真空紫外荧光材料和多铁性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介绍同步辐射和组合方法功能材料研究应用。

  • 标签: 组合方法 同步辐射 功能材料
  • 简介:随着石墨烯材料发展,传感器发展也如虎添翼。很多优异传感器诞生也使生产生活变得更加智能可控。基于石墨烯材料论述了石墨烯电化学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包括石墨烯气敏传感器、石墨烯生物小分子传感器、石墨烯酶传感器、石墨烯医药传感器、石墨烯离子传感器、石墨烯湿度传感器、石墨烯应力应变传感器。最后展望了基于石墨烯光学性能、高热导性能、力学性能和室温铁磁效应等性能传感器研究

  • 标签: 石墨烯 传感器 电化学 生物医药
  • 简介: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铝掺杂氧化锌(ZAO)纳米粉体。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研究了Al2O3掺杂对ZnO物相结构和晶粒度影响,结果表明,Al离子掺杂并没改变ZnO晶体结构,AP+对Zn2+替位掺杂使晶格发生畸变,衍射角偏离,随Al离子掺杂浓度增加,晶体平均粒径减小。对ZAO纳米粉体样品红外吸收特性分析表明:随Al离子掺杂浓度增加,红外吸收出现蓝移。理论分析得出适当调节ZAO载流子浓度可以制备低红外发射率材料。

  • 标签: 溶胶-凝胶法 铝掺杂氧化锌 晶格畸变 红外特性
  • 简介:石墨烯具有优异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尤其是其良好导电性能和大比表面积,使其电化学领域中有着巨大应用前景。综述了石墨烯主要制备方法,重点介绍了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超级电容器主要制备方法和应用研究,并对其未来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石墨烯 复合材料 超级电容器
  • 简介:分析了低水泥浇注料中,由于微粉粒子水中产生电离、吸附和晶格取代等现象导致其表面荷电形成双电层结构、微粉粒子产生絮凝现象;阐述了化学外加剂对微粉粒子分散作用机理,即DLVO理论和HVO理论;分别介绍了萘系(FDN)、脂肪族、氨基磺酸盐系、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具体作用机理;分析了低水泥浇注料中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柠檬酸钠、密胺树脂、聚丙烯酸钠、氨基磺酸盐、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等化学外加剂应用现状。认为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具有较好减水效果,其生产与应用研究将越来越广泛和深入。

  • 标签: 化学外加剂 DLVO理论 HVO理论 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
  • 简介:混凝土孔隙和微裂纹是CO2向混凝土内扩散快速通道,而荷栽往往是引起裂缝产生和发展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混凝土所受荷载形式和大小必然会影响混凝土碳化速率。综合评述了目前国内外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碳化研究进展,总结了不同荷载加载方式和荷载作用碳化模型,并对荷载模拟性研究存在几个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 标签: 混凝土 耐久性 荷载 碳化 应力水平 疲劳
  • 简介:大量实验基础上,从分析CO_2激光加工陶瓷等硬脆性无机非金属材料物理过程入手,研究激光功率和材料特性一定条件下,切割速度、激光频率及占空比对材料温度场、热影响区及裂纹产生影响;并通过数值模拟,分别给出了硬脆性无机非金属材料激光切割和制孔应力分布分析解,利用所得到裂纹评价准则很好地解释了实验结果,确定了实现激光无裂纹切割厚板陶瓷可行性。对比实际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由于加工路径限制,实际激光切割速度提高存在阈值,但可以通过调节频率和占空比来弥补加工速度,以此减少热影响区积累,阻止熔渣及裂纹产生。采用3500WCO_2激光器,当频率为200Hz,占空比为20%~30%,切割速度125~200mm/min时,可以完成对厚板氧化铝陶瓷无裂纹切割。

  • 标签: 激光加工 激光无裂纹切割 激光制孔 陶瓷类材料
  • 简介:碳纳米管聚合物分散性是影响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性能最重要因素之一。综述了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制备过程碳纳米管分散方法,主要有化学方法(如表面化学修饰法、辐照接枝法、表面改性剂法)和物理方法(如超声分散法、机械分散法),对各种方法机理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 标签: CNTS 聚合物 复合材料 分散
  • 简介:研究了304不锈钢和镀锌钢变电站原土自然腐蚀、不同类型土壤电解腐蚀,以及交流直流泄流下腐蚀。结果表明:镀锌钢土壤自然腐蚀严重,304不锈钢基本不腐蚀;比较镀锌钢、不锈钢母材及不锈钢焊缝3种材料4个地区腐蚀失重.腐蚀率由大到小顺序为:卤阳湖〉户县〉榆林〉安徽;土壤Cr极大促进了接地网腐蚀;交直流泄流电解腐蚀.304不锈钢以点蚀为主,镀锌钢腐蚀严重,趋于均匀腐蚀;接地网交流电解腐蚀明显轻于直流电解腐蚀。

  • 标签: 304不锈钢 镀锌钢 土壤腐蚀 电解腐蚀 直流泄流 交流泄流
  • 简介:概述了铁电薄膜非易失存储器应用研究现状,将铁电存储器与其他类型存储器进行了比较,针对铁电薄膜存储器应用,探讨了铁电薄膜制备工艺与半导体工艺兼容性、极化疲劳、尺寸效应等几方面的问题,指出了当前研究重点。

  • 标签: 铁电薄膜 极化疲劳 制备工艺 半导体工艺
  • 简介:为了研究橡胶混凝土构件真实受力状态下耐久性,海洋环境(氯离子浓度为3.5%)下构件承受3种应力状态(正常受力、极限受力、裂缝较宽),历时30天、60天、90天氯离子入侵深度和速度,从而估算橡胶混凝土构件寿命。研究结果发现:正常受力状态下,氯离子入侵深度较普通混凝土浅,随着时间增加而加深,到达4.0cm深度后,几乎不受氯离子影响;极限受力状态下,氯离子入侵深度和速度较正常受力状态大;裂缝较宽时,与正常受力状态相似。由此推断,橡胶混凝土海洋环境抗氯离子能力较强,其耐久性大大提高。

  • 标签: 荷载 橡胶混凝土 氯离子 渗透规律
  • 简介:介孔材料是一种比表面积高、孔道规则有序、孔径尺寸2~50nm之间新型纳米材料,介孔薄膜材料作用于石材后没有裂缝产生,石质文物保护领域中应用具有明显优势。重点介绍了介孔氧化硅涂层材料和介孔硅钛复合涂层材料石质文物保护应用研究进展情况,并展望了这两种介孔材料石质文物保护领域应用前景。

  • 标签: 介孔材料 石质文物保护 介孔氧化硅涂层 介孔硅钛复合涂层
  • 简介:论述了热分析动力学基本研究方法,着重从常用热分析动力学方程、激活能求解、反应机理函数获取方法等方面作了阐述。并以Zr55Cu30Al10Ni5大块非晶合金为例,探讨了热分析动力学具体应用,包括晶化激活能求解和动力学机理函数的确定。

  • 标签: 热分析动力学 差示扫描量热法 大块非晶合金
  • 简介:采用非欧盟禁用不溶性偶氮染料制备一种新型显色防伪纸。纸浆中加入固体色酚颗粒,抄纸后纸基表面上喷上一层色基重氮盐溶液,干燥。制备出纸张在滴加酒精后会显现出红色斑点。通过对色基红B、色酚AS-BO(偶合后显红色)用量控制,以优化出不溶性偶氮染料纸张上防伪显色最佳工艺条件。对显色后纸张进行白度、色差和物理性能检测,结果表明,使用红色基B和色酚AS-BO抄造出纸张具有良好防伪效果,添加色基和色酚后纸张主要物理性能变化不大。

  • 标签: 偶氮染料 色酚 色基 防伪纸 纸浆染色
  • 简介:国家863项目和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支持下,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曾一平研究员带领课题,采用自行研制HVPE氮化物生长系统,通过m面蓝宝石上磁控溅射生长薄层ZnO缓冲层,进而外延生长获得了非极性GaN厚膜材料,该材料具有较低位错密度,适合开发用于LED、LD等氮化物发光器件衬底材料,同时对比实验表明,薄层ZnO对于形成非极性GaN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

  • 标签: GAN材料 非极性 ZnO缓冲层 生长系统 中国科学院 863项目
  • 简介:以阿拉伯树胶为分散剂,以乙二醇水溶液为分散介质,采用球磨分散法制备了用于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能碳包铜纳米悬浮液。通过分光光度法和沉降法研究了分散剂含量、球磨时间及球磨转速等因素对碳包铜纳米悬浮液稳定性影响,并对其分散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阿拉伯树胶能有效地分散碳包铜纳米颗粒,得到均匀、稳定碳包铜纳米悬浮液。当阿拉伯树胶质量分数为0.1%、球磨时间为2h、球磨转速为250r/min时,分散效果最佳。阿拉伯树胶对碳包铜纳米颗粒稳定分散作用主要是通过空间位阻机制来实现

  • 标签: 纳米碳包铜 乙二醇水溶液 球磨 分散剂 稳定性
  • 简介:研究了纳米Cu、纳米TiO2和纳米LaF3润滑油添加剂85W/90基础油油溶性,比较了三种纳米润滑油添加剂齿轮油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纳米铜添加剂能够显著提高基础油极压性能,同时具有良好抗磨性能。采用SEM对铜纳米微粒复合剂体系极压抗磨机理进行了分析,发现在摩擦过程铜纳米微粒表面形成沉积膜,从而表现出良好极压抗磨性能。

  • 标签: 纳米润滑油添加剂 齿轮油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