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通过调查,布哈两岸灌木丛虫害为明亮长脚金龟子和灰斑古毒蛾(OrgyiaericaeGermar)

  • 标签: 布哈河灌木丛 虫害 调查
  • 简介:我国草原牧区面积广阔,是草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呼伦贝尔草原资源丰富,是国家草牧业发展的试点区域,其草牧业的生产现状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拟通过调研牧民的基本生产生活,了解该地区草牧业生产现状,为草牧业发展的科学研究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根据。调查发现牧民的基本生活条件及生活环境仍然有待提高,畜产品和草产品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落后,盲目追求饲养规模造成草畜关系紧张,应对自然灾害及市场波动的能力较低,政府政策的宣传需要加强。建议推广牧民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新建自来水供给系统和洗浴设备及室内卫生间,科学处理家畜粪便,改善生活环境;研发和利用现有技术提高畜产品的生产效益,合理规划牧区牧民家庭的生产模式;通过降低放牧压、合理发展人工草地和购买外地优质饲草相结合的办法实现草畜平衡;探讨实行畜产品保护价机制的可能性;政府实施惠民的政策覆盖时应注意加强宣传,切实保护和增加牧民利益,从而推动实现草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草牧业 牧民 草畜平衡 生活水平 家畜饲养
  • 简介:西藏自治区日喀则草原防火工作起步晚。本文从近几年全市草原防火工作入手,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做了分析,提出了工作建议。

  • 标签: 日喀则市 草原防火 现状
  • 简介:为推进包头优质饲草料种植与发展,解决当前包头天然草地全面禁牧,现有人工草地牧草良种少、产量低的状况和青贮玉米品种杂乱、产量低、品质差、抗性弱等问题,提升畜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提高畜产品生产和供给能力,包头草原工作站于2016年实施了《包头优质饲草引种试验研究项目》。经项目研究,筛选出了适宜包头种植且优质高产牧草品种,其中金岭17青贮玉米山南灌溉地区种植产量较高,金岭377和357适宜山北灌溉区域种植;灵翔甜高粱适宜包头整个区域种植,且1号产量要显著优于2号(p〈0.01);光明星高丹草、牧乐思燕麦在灌溉条件下产量非常显著,适宜包头大部分地区种植(p〈0.01)。

  • 标签: 优质高产 人工草地 试验推广
  • 简介:本文根据实地调查大庆草原退化、盐碱化情况,全面分析了造成大庆草原退化、盐碱化原因,为恢复和防止草原继续退化提供参考依据,为维护草原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寻求协调、稳健、持续措施。

  • 标签: 退化 盐碱化 分析
  • 简介:本文从巴彦淖尔苜蓿种植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地苜蓿产业发展前景,指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河套灌区优越的自然条件,提出了苜蓿种植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 标签: 苜蓿产业 现状 发展措施
  • 简介:巴彦淖尔具有发展草产业的资源优势和地域优势,发展草产业是农牧民增收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全市草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和建议。

  • 标签: 草产业 巴彦淖尔市 调研报告
  • 简介:为实现人工草地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市场化,把人工草地作为经济增长的新优势,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结合锡林浩特实际,在发展人工草地方面找出存在问题,提出发展牧草产业的措施与对策。

  • 标签: 人工草地 现状 对策
  • 简介:根据鄂尔多斯饲用玉米生产发展相对滞后且品种老化、种植水平落后的实际,对21个饲用玉米品种的饲用物质生产特性和营养品质进行了系统研究,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品种2个,对鄂尔多斯饲用玉米栽培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实验证明营养价值高的饲用玉米品种将可以节省更多的配合饲料,降低成本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 标签: 饲用玉米 产量 质量 分析 评价
  • 简介:为了更好地解决草原畜牧业发展中的畜草矛盾,赤峰从2008年开始进行节水灌溉人工草地建设,到2013年底全市建设节水灌溉人工草地38684.55hm^2,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总结了在建设中的经验,并提出了今后建设的建议。

  • 标签: 节水灌溉 人工草地 建设 发展 建议
  • 简介:草原鼠害频发,造成草原资源严重损失,并加剧了草原植被退化与荒漠化,成为草原生态系统中常见的生物灾害之一,本文对鄂尔多斯草原鼠害防治现状、开展的生物防治措施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综述,为当地维护草原生态安全、降低鼠害危害提供有益的参考。

  • 标签: 生物防治 害鼠 生物毒素 不育剂
  • 简介:为了研究格尔木汛期极端强降水事件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变化特征,利用格尔木1961~2015年汛期(5~9月)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百分位值法定义了极端强降水事件的阈值,然后统计出逐年极端强降水事件的降水量、频数、强度和1日最大降水量,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法、Mann-Kendall检验、R/S方法分析极端强降水事件的变化特征以及对未来趋势的预测。结果表明,极端降水频数呈微弱的下降趋势,极端降水量、极端降水强度和1日最大降水量均呈上升趋势,极端降水事件各指标波动幅度较大;各指标均无突变发生;格尔木汛期极端降水频数(极端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7月,而5月、8~9月发生极端降水事件的概率较小;极端降水频数时间序列具有反持续性,极端降水量、极端降水强度和1日最大降水量具有持续性。

  • 标签: 极端降水 气候倾向率 突变 格尔木市
  • 简介:利用1953—2009年锡林浩特和阿巴嘎旗的气象数据,运用线性倾向率、滑动平均法、距平法和Morlet小渡分析法,对比分析了锡林浩特和阿巴嘎旗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7a阿巴嘎旗的增温速率比锡林浩特的增温速率大,但气温变化的稳定性却比锡林浩特平均气温变化的稳定差,易出现灾害天气;从90年代开始平均气温的增温比较明显,对多年平均气温的高低有很大的影响;近57a锡林浩特和阿巴嘎旗的平均气温在各年代均表现出升温变化特征。在57年尺度上,锡林浩特和阿巴嘎旗平均气温均存在50a、35a、20a和15a左右的震荡周期;从30年尺度分析,锡林浩特和阿巴嘎旗平均气温均存在23a、13a和10a左右的震荡周期;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存在明显的非对称变化,使得年较差有减小趋势。

  • 标签: 锡林浩特市 阿巴嘎旗 气温 比较分析
  • 简介:2011年以来,国家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呼伦贝尔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活力,同时对牧区和牧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变化,牧区经济社会发展有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对呼伦贝尔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前后,草原生态及衣牧民生产生活发生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井讨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为下一步制定和实施草原补奖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呼伦贝尔 草原生态 补奖机制 实施
  • 简介:为保护草原生态,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推动牧区经济社会发展,自2011年起,国家在内蒙古等8个主要牧区省,开始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2018年呼伦贝尔农牧业局对全市草原生态补奖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调研,基本摸清呼伦贝尔落实情况和存在问题,为下一步更好地开展草原生态补奖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 标签: 呼伦贝尔市 草原生态补奖 措施 成效
  • 简介:在2014年国际草原论坛成功举办的基础上,2015年8月22—23日,由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包头人民政府、中国生态学会民族生态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与自然保护分会主办,国家文化产业规划设计研究院、达茂旗旗委、旗人民政府联合承办的2015国际草原论坛在内蒙古包头达茂旗召开。

  • 标签: 达茂旗 包头市 内蒙古 论坛 草原 国际
  • 简介:2016年7月4日,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届四次全委会在呼和浩特召开:会议深入学习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并邀请中国科协科普部部长杨文志对此次会议精神进行了详细解读。

  • 标签: 科学技术协会 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 四次 中国科协 科技创新
  • 简介:鄂尔多斯自2011年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以来,草原生态得到明显改善,农牧民收入稳定增长,同时也加快了草原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和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本文对鄂尔多斯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以来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研究与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草原 补助奖励机制 效益 建议
  • 简介: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右旗、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旗3个牧业旗县的9个地区,2种类型草原的打草场牧草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得出,试验样地天然打草场牧草营养价值排列顺序为:(1)温性草原类天然打草场牧草营养价值排序为:CQ1〉XYQ1〉XYQ2;(2)温性草甸草原类天然打草场营养价值排序为:EQI〉CQ3〉EQ3〉cQ4〉cQ2〉EQ2。从而得出:温性草原类,陈巴尔虎旗1号样地打草场牧草营养价值最高,新巴尔虎右旗1号样地牧草营养价值次之,2号样地营养价值较差。温性草甸草原类,鄂温克旗1号样地打草场牧草营养价值最高,陈巴尔虎旗3号样地牧草营养价值次之,鄂温克旗2号样地营养价值较差。

  • 标签: 呼伦贝尔市 灰色关联度 营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