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天然草地、人工草地和农作物秸秆资源的调查和监测,科学地计算出全县理论载畜量,发现全县有14个乡镇有牲畜发展潜力,8个乡镇超载过牧;全县理论载畜量为690854个羊单位,与实际载畜量(621663个羊单位)对比发现尚有69192个羊单位的发展潜力,提出了饲草发展建议.

  • 标签: 饲草 载畜量
  • 简介:摘要:笔者将会在本文的论述中以青海省作为草地保护建设的研究对象,对其草畜平衡的现状进行论述,然后对近年来我国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实现草畜平衡所采取的措施进行详细的总结,并且以现阶段的实际情况为基础进行问题以及建议的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为相关的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与借鉴,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进程。

  • 标签: 草地保护 草畜平衡 生态文明
  • 简介:摘要: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日益重视,畜牧业作为与生态环境紧密相关的产业,其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凸显。本文旨在分析国家畜牧业的现状,通过优化草畜平衡和发展生态畜牧业等方式实现畜牧业与生态保护并重,并提出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和推进品种改造升级等策略推动良种培育和品种改造。

  • 标签: 畜牧业 生态环境 草畜平衡 良种培育
  • 简介:结合目前载畜量管理的理论发展和我国国情,指出目前实行的草畜平衡管理并不能抑制超载过牧和控制对草地资源的过度利用,所以建议草畜平衡管理由饲草量和牲畜数量之间平衡的管理改变为以草地生态系统的质量变化为主要依据的生态系统管理。

  • 标签: 草地资源 草畜平衡 生态系统 可持续利用
  • 简介:摘要因为超载的过牧、草地自身对其外界环境的变化敏感性,使得我旗出现了大面积的草地退化。其主要是驱动力的因子,草牧之间平衡的关系十分重要,在可持续化的发展前提下,只是按照牧草生产力的架构下草畜平衡的关系管理放牧系统是不够准确的,也不够全面,科学地低排放放牧的系统应该兼顾其地下生物量和土壤的侵蚀情况。基于此,下面就对草畜平衡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进行分析,以供借鉴。

  • 标签: 草畜平衡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我国包含丰富的资源,各个地区的生态环境情况存在较大差异性。广阔的草原为畜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优势和基础条件,但是畜牧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凸显出环境和经济之间的冲突,减少草原资源,对草畜平衡产生不良影响,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坏,影响人们生活质量,需要人们提出有效措施,合理调整草畜平衡

  • 标签: 草畜平衡 生态环境 治理措施
  • 简介:摘要:在畜牧业发展中,会存在诸多影响因素,而区域所提供的草场生产力直接决定牲畜的养殖数量,如果二者比例维持均衡,是可以很好推动畜牧业稳定发展的。但是,从具体情况而言,畜牧业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持续增大,相对于农业经济而言,畜牧业经济收益更多,更多人从事牲畜饲养,饲养规模和饲养数量都在呈现增长趋势,然而区域所拥有的草场是有限的,导致二者开始呈现出不平衡,造成草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直接影响到畜牧业稳定发展。为保障畜牧业稳定发展,维持牧民经济收益,应当制定合理措施,维持草畜平衡。本文通过对福海县草畜平衡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以此为当地畜牧业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福海县 草畜平衡 管理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是对村民社区集体行动解决草原退化的一个个案研究。首先对火龙沟村草场恶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不遵守村规民约、丧失集体行动能力而导致的"公地悲剧"正是草场恶化的关键。然后研究了火龙沟重建社区集体行动的过程,并重点分析了社区基金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 标签: 社会集体行动 “公地悲剧” 社区发展基金 草场退化
  • 简介:当前,自上而下推行草畜平衡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通过研究一个社区主导管理草场的案例,本文认为通过机制设计建立社区主导的草原管理机制是实现草畜平衡的有效途径。基于这个认识,我们认为政府应在合理介入的前提下,通过界定牧民的草场使用份额,创新草场治理机制,鼓励探索多元化的草畜平衡模式。

  • 标签: 草畜平衡 社区主导 政策建议
  • 简介:几年来,带着了解国际上发达的农业国家草畜乳产业如何发展的问题,我们多次奔赴美国、澳大利亚、西班牙、法国、德国、荷兰、以色列,到一些农场、牧场、肉制品和乳制品加工厂考察,大开了眼界,得到了一些宝贵启示,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我们将寻求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草畜乳一体化经营的发展之路.

  • 标签: 外国 草畜 乳产业 一体化经营 奶源基地建设 技术管理
  • 简介: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最东部,素有“青海东部门户”之称。全县总面积1890.82km^,辖22个乡镇,312个村。总人口42.8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06万人。现有耕地4.22×10^4hm^2,其中浅山耕地2.8×10^4hm^2。

  • 标签: 畜牧 农区 青海东部 农业人口 青海省 总人口
  • 简介:人工草地是农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产量一般是天然草地的5-10倍,且稳定、优质,在畜牧业发达国家人工草地占草地面积比例多在20%-70%上下,其比例每增加1%,草地动物生产增加4%以上。我国人工草地仅占草原总面积的2.1%,不但比例明显偏低,而且受自然条件制约、"重粮轻草"等观念影响,发展受限,影响现代草畜业的健康与有效发展。但随着生态建设、食物安全、草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以人工草地建设为重点的草业产业化,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 标签: 人工草地建设 草畜 草地动物 食物安全 农牧业发展 草原总面积
  • 简介:通过分析宁夏西吉县草畜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优势,结合当地实际,提出当前及今后发展壮大草畜产业的一些建议及对策。

  • 标签: 草畜产业:现状:对策 西吉县
  • 简介:各州(地、市)农牧局、财政局:为贯彻落实《青海省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实施意见(试行)》,全面推进我省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省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青海省天然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管理暂行办法》,经报请省政府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 标签: 草畜平衡 草原生态保护 天然草原 暂行办法 草原生态环境 草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