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抗菌剂是一类具有抑菌和杀菌性能的功能制剂,分为无机、有机和天然抗菌剂3种类型。有机抗菌剂是合成类有机物,该类抗菌剂来源丰富,初始杀菌力强,抑菌杀菌效果明显,但毒性大,抗菌长效性、耐热性较差,易迁移,长期使用会产生耐药性等,其研究开发几乎处于停顿状态(夏金兰等,2004)。天然抗菌剂有资源丰富、无毒副作用等优点,但需要通过提取、纯化获得,利用成本高,

  • 标签: 无机抗菌剂 抗菌机理 天然抗菌剂 资源丰富 有机抗菌剂 杀菌性能
  • 简介:试验将120只1日龄雏鸡随机分为3组,饲养21d。试验日粮参照NRC(1994)肉用仔鸡营养需要标准,试验1组日粮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mg/kg黄霉素,试验2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4.5mg/kg二甲酸钾。比较二甲酸钾和黄霉素对肉仔鸡生产性能、肠道菌群和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45mg/kg二甲酸钾能显著降低嗉囊和肌胃内容物的pH值,

  • 标签: 肉仔鸡 促生长作用 二甲酸 试验日粮 抗菌 营养需要标准
  • 简介:传统抗菌剂作饲料添加剂使用面临着困境。抗菌肽是动物因微生物等外源因子入侵而产生的一类免疫应答产物,具有分子量小、耐热、广谱抗菌、杀菌机理独特而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性,多数生物仍用肽作为内源抗菌成分。寻找在自然进化中得以保存或正在动物中起作用的内源性抗菌肽,以酵母基因工程方法生产抗菌肽酵母制剂、作抗菌类饲料添加剂应用,具广阔应用前景。我国应加强抗菌肽酵母制剂的研究。

  • 标签: 饲料添加剂 抗菌肽 酵母制剂 应用
  • 简介:我国畜牧业高效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规模化、集约化,随之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应激和疾病,普遍采取的对策是添加抗生素或其它药物,因此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等药物添加剂以达到防病保健和促生长作用已成为动物营养与饲料界的普遍举措,但长期、高剂量使用甚至滥用和乱用抗生素和药物将导致动物肠道菌群平衡的破坏、动物体内药物残留和耐药性菌株的产生,给动物健康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更为严重的是对消费者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由此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极大关注。

  • 标签: 动物健康 非特异性免疫因子 表达调控 抗菌肽 药物添加剂 食品安全问题
  • 简介:选用4头体重420kg,年龄2.5岁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中国西门塔尔牛,采用4×4拉丁方设计,研究日粮中添加2-甲基丁酸(0、0.02,0.04、0.06g/kgw)对瘤胃营养物质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0.00g/kgW和0.06g/kgW组豆粕干物质、有机物质和蛋白质有效降解率显著低于聍照纽(p〈0.05);0.04g/kgW组提高了玉米秸秆干物质、有机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有效降解率(P〈0。05)。日粮中12-甲基丁酸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04g/kgW。

  • 标签: 西门塔尔牛 2-甲基丁酸 有效降解率
  • 简介:为了评定乳糖对不同阶段仔猪料中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将6窝58头1日龄长×大哺乳仔猪随机分到2各处理组,组间平均体重差异不显著,每个处理组设3各重复。试验分3阶段进行,每个阶段设2个乳糖添加水平,从出生后的第7天起对试验猪进行补料,22日龄早晨断奶,试验期共54d,各组日粮营养水平相近。

  • 标签: 营养物质消化率 断奶仔猪料 乳糖 添加量 早期 日粮营养水平
  • 简介:猪肉品质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关注的问题之一。影响猪肉品质的因素很多,如品种、营养、饲养管理等,应激是现代集约化养猪生产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造成猪肉品质下降的主要因素。猪一旦遭受应激,体内自由基产生增加,导致肌肉中脂肪、蛋白质及金属离子等极易氧化,进而使肌肉颜色变暗、滴水损失增加,肌肉pH值、营养价值下降,货架期变短等(Buckley等,1995)。另一方面,仔猪早期断奶引发体内自由基增多(方允中等,2003),对消化系统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会消耗体内大量内源性抗氧化剂(如SOD),猪的免疫力、抗病力降低,不仅用药量上升,也引发肉品安全问题。因此,如何改善“仔猪早期断奶综合症”、生产优质猪肉成为当前养猪生产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

  • 标签: 抗氧化作用 养猪业 活性肽 仔猪早期断奶 早期断奶综合症 猪肉品质
  • 简介:全球的猪肉生产企业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都正在经历着快速的发展变化。当全球对猪肉的需求增加,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时.这些市场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Mullah和D’Souza,2005)。很多养殖生产者可能都很怀疑养殖业自身究竟有没有安全保障。虽然猪肉是全球消费最多肉类,但利润经常有很大的波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满足消费者对肉食品的需求是养殖者保持盈利且切实可行的几个要素。

  • 标签: 猪肉 生产性能 矿物质 营养 环境 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