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拖拉机机组、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进行田间作业时,转弯和倒车操作十分频繁,它不仅影响机组的作业效率,而且增加转向系、行走系等操纵系统机件的磨损,为此,机手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根据田块的形状、大小以及农作物种类的不同,选择合理的行走路线(例如套耕法等),尽量减...

  • 标签: 农机田间作业 作业效率 履带式拖拉机 轮式拖拉机 转向离合器 农业机械
  • 简介:根据辣椒喜温、喜肥、喜湿的特性及天津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定植后要抓好促根发秧,盛果期抓好促秧攻果,后期应围绕保秧进行田间管理。

  • 标签: 田间管理 栽培管理技术 辣椒 露地 春播 北方
  • 简介:辣椒种植密度是影响辣椒单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据初步试验,绥阳朝天椒的种植密度以10000-12000株/667m^2较为适宜,表现其单产最高。

  • 标签: 绥阳朝天椒 种植密度 产量
  • 简介:大白菜是浙江省温州市涂园菜区的主栽品种,近年来,随着复种指数和播种面积迅速增加,各种病害发生日趋严重,其中主要病害有霜霉病、软腐病、病毒病、干烧心病、黑腐病等,急需引选一些较抗病的新品种,以满足生产上的需求.为此,笔者于近年从各地引进24种夏秋大白菜品种,进行田间抗病性观察.

  • 标签: 大白菜 品种资源 田间抗病性 复种指数 播种面积
  • 简介:蓟马主要取食植株的茎、叶、花、果等新嫩组织,还能传播多种病毒病,严重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是多种农作物最重要的害虫之一。由于蓟马虫体小、隐蔽性强、爬行迅速和善飞等特点,一般杀虫剂难以直接触杀虫体,加之农户长期加大药量使用化学农药防治蓟马,导致蓟马抗药性不断增强,目前在生产上常采用多种农药交替使用进行防治。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经过大量的室内生物测定,研制出了防治蓟马较理想的新型复配杀虫剂——16%多杀菌素·吡虫啉悬浮剂,可解决农业生产上蓟马难防治的问题。为明确16%多杀·吡虫啉悬浮剂对豆角蓟马的防治效果、最佳使用剂量和安全性,2018年笔者开展了此项试验研究工作。

  • 标签: 化学农药防治 田间药效试验 悬浮剂 吡虫啉 蓟马 豆角
  • 简介:蔬菜灰霉病作为一种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病害,目前在我国发病较为普遍。多发生在湿度较高、降雨量较多的季节或环境条件下。温室大棚湿度大,发生更加普遍和严重。茄科蔬菜中,番茄、辣椒和茄子受到的伤害最为严重。

  • 标签: 灰霉病菌 茄科蔬菜 番茄灰霉病 水浸状 后病 辣椒灰霉病
  • 简介:近年来,在我国部分樱桃产区出现樱桃长蛆(实为果蝇幼虫)的报道,并且一度引起消费者的恐慌。如2010年和2013年,陕西和山东露地晚熟甜樱桃相继发现果蝇幼虫,许多收购商和顾客不再采购,使得樱桃市场价格直线下降。

  • 标签: 果蝇幼虫 甜樱桃 综合防控技术 发生规律 市场价格 消费者
  • 简介:为了探讨辣椒土壤水肥变化规律,达到水肥螯合最佳效能,在地处天山南麓的农业试验站进行了大田辣椒水肥跟踪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辣椒磷、钾肥施用量偏大,应稳氮减磷钾,适宜氮磷钾比为1:0.7:0.4;每次滴灌量不超过30m3/667m2,总滴灌量以350m3/667m2为宜。

  • 标签: 辣椒 滴灌 土壤水肥 变化
  • 简介:本文简述陇(甘肃)东地区日光温室辣椒病毒病的发生危害特点、病毒病病原及传播途径与发病条件。重点介绍其无公害防治技术:即选用抗病品种、培育无病壮苗、合理轮作、尽早定植、配方施肥、环境消毒、定植后加强管理、喷施抗生素和营养剂、开展物理防治和烟剂杀虫控制病毒传播、合理施用农药等综合措施。

  • 标签: 陇东地区 日光温室 辣椒病毒病 无公害防治
  • 简介:辣椒疫病亦称辣椒枯萎病、辣椒疫霉病,辣椒黑茎病,是由辣椒疫霉(phytophthoracapsici)引起的一种土传性病害,可称之为"辣椒癌症".辣椒一旦受到该病侵染,植株3~5d后萎蔫,7~10d便死亡.此时若逢田间灌水,则更容易造成大面积病害流行,使辣椒大减产甚至绝收.目前,该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辣椒的毁灭性病害.辣椒疫病病菌主要靠灌水传播,6~8月是陇东地区辣椒疫病的盛发期,在保护地高温高湿条件下,此病尤为严重.此外,由重茬栽培引起疫病的急剧发生和迅速蔓延,也可导致辣椒大面积枯死.1990年-1991年,该病曾在甘肃庆阳长庆桥蔬菜基地露地辣椒地大面积发生,造成30余hm2辣椒田严重减产,少部分绝收.2004年该病开始在西峰区董志蔬菜基地辣椒大棚流行,区内个别温室亦零星发生.目前辣椒疫病防治已成为保护地辣椒生产面临的重大课题.

  • 标签: 辣椒疫病 无公害防治技术 保护地 发生规律 田间灌水 土传性病害
  • 简介:韭菜是山东省莱阳市冬春季的主要蔬菜,年种植面积1万余亩(1亩=1/15公顷),年产量在2000万公斤以上.韭蛆是韭菜上的主要害虫,近几年来,在本地呈加重趋势,一般地块减产30%左右,严重地块减产50%以上,甚至绝产.韭蛆属于地下害虫隐蔽为害,广大菜农对其发生规律掌握不准,乱用农药,导致韭菜农残时常超标,严重阻碍了韭菜的无公害生产.为了控制韭蛆为害,探索有效的无公害药剂,笔者于2003~2004对该虫的发生规律及无公害药剂防治效果,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

  • 标签: 无公害药剂 发生规律 防治效果 韭蛆 韭菜田 无公害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