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利用扫描仪和计算建立了烟叶的自动辨色系统。通过对58片云南烟叶样本的自学习识别表明,在不区分烟叶生长部位的情况下,该系统能正确识别其中的57片,正确率为98.3%,在区分烟叶生长部位的情况下,该系统可将其全部正确地识别出来,正确率为100%。

  • 标签: 烟叶 叶生长 识别 部位 利用 区分
  • 简介:水松纸是将烟支、滤嘴卷制为一体的接装用纸.由于其直接和人的口腔唇部接触,它的质量和卫生水平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国家质量检测部门也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制定了有关水松纸的质量卫生指标.建立水松纸各项指标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开发研制了适合于各个卷烟厂和质量检测部门使用的水松纸质量计算管理系统是提高水松纸质量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该计算管理系统包括质量指标信息、质量数据检测、试样数据分析3大模块.通过对水松纸各项质量指标信息的收集、对比、分析、查询,实现对水松纸质量及卫生标准的计算管理和评估,并利用已有的试样数据等信息,对水松纸生产工艺的改进提供借鉴.

  • 标签: 水松纸 计算机管理系统 质量管理 生产工艺 滤嘴香烟
  • 简介:运用烟草知识对烟叶进行初步分类,以经过标准化处理的常规化学指标和烟叶评吸指标为依据,由训练样本集得到最佳的网络参数,在此基础上对检验样本进行了烟叶品质的识别.提出了利用3层BP人工神经网络识别烟叶品质的方法.人工神经网络用于烟叶品质识别,结果与实际符合良好.该方法优于传统的识别方法,也优于文献报道的识别误差.

  • 标签: 化学指标 烟叶品质BP 神经网络
  • 简介:本文针对目前我国烟叶等级结构卷烟工业需求的突出问题,重点讨论了优质烟叶质量评价指标和不同卷烟类型和风格对烟叶质量要求;分析了近3年我国烟叶收购质量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了改善等级结构的关键技术

  • 标签: 烟叶 质量 收购 等级结构
  • 简介:本文论述了我国烟草生产中平衡施肥技术在应用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中的发展现状。围绕优质烟生产的关键技术,对目前土壤营养状况,施肥种类对土壤供氮的影响,氮素形态、种类和用量对优质烟生产的影响,阐述了已解决和应解决的有关问题。并扼要提出了主要植烟省、区在平衡施肥技术研究推广中总结出的肥料配方,平衡施肥技术在生产中的优化模式。根据目前平衡施肥技术研究状况,对以后应做的工作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 标签: 烟草 平衡施肥
  • 简介:最近几年我们进行了一项简单的烟气致癌动物模拟实验。将A/J种老鼠置于烟气中生存5个月,然后有4个月的自然环境恢复期,再将其杀死。对老鼠肺部的可见肿瘤数量以及肺部肿瘤的种类进行计数(每片肺叶上的肿瘤平均数,包括肺部无肿瘤出现的老鼠)。该模拟方式分别在4个不同实验室获得了可复制结果,表明置于烟气中老鼠体内的肺部肿瘤的多样性始终在明显增加。

  • 标签: 老鼠 烟气 肺癌 体内 模拟实验 自然环境
  • 简介:本文对烘丝生产工序工艺技术参数进行了大量试验和改进,找出了解决烟丝脆性和柔韧性差的工艺处理新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在烘丝过程中适宜的工艺技术参数不仅能改善烟丝的物理特性和转换率,而且利于减少烟支重量和降低消耗.

  • 标签: 烘丝 叶丝在线膨胀 流冷 脆性 柔韧性 转换率
  • 简介:卷烟材料是卷烟产品不可缺少的主要组成部分.卷烟材料标准是为了提高和保证卷烟材料产品质量而制定的,没有标准就谈不上质量.卷烟材料标准体系是烟草行业标准总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将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本文对我国烟草行业标准化及卷烟材料的发展进程作了简要地回顾,客观地分析了烟草行业标准化及卷烟材料标准实施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建立卷烟材料标准体系的必要性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探讨了建立卷烟材料标准体系的框架结构.

  • 标签: 烟草行业 卷烟产品 标准化 产品质量 中国 发展进程
  • 简介:从烟草行业面临的国际竞争形势、行业创新体系的需要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建立烟草行业技术转移中心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建立烟草行业技术转移中心应开展的工作、构架设想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应建立烟草行业技术转移中心,进一步完善我国烟草行业创新体系的建议.

  • 标签: 烟草行业 技术转移 必要性 可行性 构架
  • 简介:“十五”时期,中国烟草市场总需求与总供给不断增加,企业和品牌结构不断优化,技术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改善,是自国家烟草专卖制度实施以来发展最为良好的五年。根据预测,“十一五”末期全国卷烟实物性需求约为2万亿支,货币性需求约为6000亿元;烟草税收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保持在7%左右,烟草消费支出占居民收入的比重保持在5%左右;烟草行业以外向扩张为主的聚集化发展特征将更加明显,企业数量将进一步减少,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 标签: 中国烟草 绩效 发展
  • 简介:本文介绍福建省植烟土壤改良技术的研究应用情况。适量施用白云石粉或石灰对调节植烟土壤酸度有明显效果,白云石粉除了中和土壤酸度外还可提供镁素营养,而石灰容易引起阳离子颉颃,不宜一次大量施用。利用前作稻草进行还田能够改善植烟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土壤水稳性团粒,提高有益微生物活性,对提高烤烟产量和品质有明显作用。

  • 标签: 烤烟 土壤改良 酸度调节 稻草还田
  • 简介:研究结果表明,白肋烟上部叶烟碱含量株高、茎围、节距、叶数呈现极显著负相关;移栽-现蕾时间呈现极显著负相关;烟叶产量呈现极显著负相关.烟碱积累烟株打顶后时间关系可用二次方程拟合且相关极显著.烟碱积累速率同品种的成熟性密切相关,晚熟品种较早、中熟品种烟碱积累速率低且随时间变化显著降低;生产上宜选用综合性状较好的品种NC3、KY8959.

  • 标签: 白肋烟 品种 烟碱 研究
  • 简介: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烟草17项主要化学成分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收集700个具有代表性样品的光谱,建立其相应指标的近红外模型.在所有的校正模型中,原始谱图经过一阶导数和偏最小二乘(PLS)处理,大约50个外部样品用于所建模型的验证.烟草中总挥发酸、总挥发碱、石油醚提取物总量、石油醚提取物中性成分、多酚、淀粉、纤维素、硫酸根、pH、灰分、水溶性灰分碱度、总糖、还原糖、总氮、生物碱、氯、钾等十七项指标的预测标准偏差(BMSEP)分别为0.020、0.009、0.402、0.393、0.578、0.583、0.932、0.139、0.117、0.634、0.235、1.720、1.407、0.104、0.173、0.037和0.300.该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分析17项烟草化学指标时均可以替代经典化学方法.作为一种质量控制方法,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应用将为烟草行业节省大量的资金和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 标签: 近红外 烟草 快速分析
  • 简介:本文介绍了客户关系管理(CRM)的概念及起源发展,分析了烟草工业企业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可行性,认为烟草工业企业实施客户关系管理方法及路径选择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用辩证的思想理解CRM,用科学的方法选择实施路径;②CRM是一种手段,目的在于挖掘市场潜力,充分利用客户资源,提升企业获利能力;③确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步骤,如成立专题小组,负责实施计划的制定,人员的培训,选择软件供应商,制定科学的业务流程等.

  • 标签: 烟草工业企业 客户关系管理 CRM 管理方法 路径选择
  • 简介:对烟田蓼蓝齿胫叶甲幼虫的空间分布型测定结果表明:聚集度指标测定为聚集分布;频次分布检验为负二项分布;Iwao的*m-m回归模型为*m=0.1716+1.4552m,说明属于具有公共K值的负二项分布.本文根据聚集度均数(λ)的测定结果,分析了聚集原因和最适合的抽样数模型.

  • 标签: 烟田 蓼蓝齿胫叶甲 空间分布型 抽样模型
  • 简介:本文使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以及带有氢火焰检测器(FID)的气相色谱仪(GC)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河南、云南烤烟叶片烟梗中的挥发性、半挥发性酸性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从叶片中共鉴定出25种酸性成分,从烟梗中共鉴定出24种酸性成分.总体上看,烟梗叶片所含的酸性成分种类较为接近,90%以上的化学成分为双方共有.从烟梗叶片所含的酸性成分含量对比看,叶片中含量较高的主要是含有15个碳原子以下的脂肪酸,如异戊酸和β-甲基戊酸等;烟梗中含量较高的是含有15个碳原子以上的脂肪酸,特别是亚油酸、亚麻酸等.

  • 标签: 烟草 烟梗 酸性成分 香味成分 气相色谱
  • 简介:对香料烟陈化过程中烟叶化学成分和品质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香料烟在陈化过程中烟叶淀粉、总N含量呈现出小幅度下降趋势,蛋白质含量有所下降,烟碱含量明显下降,还原糖含量表现为陈化前期下降而中后期有上升的趋势,不同香型、不同部位香料烟之间在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感官评吸结果表明,香料烟在陈化过程中总体感官质量及香型特征、香气质量、浓度、杂气、刺激性、余味和燃烧性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通过陈化过程,不同风格香料烟特有的属性特征充分显现.

  • 标签: 香料烟 陈化 化学成分 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