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采用微波提取-超滤膜过滤-反渗透浓缩-真空冷冻干燥等工艺制备的速溶茶产品可以速溶于冷水,无“冷后浑”现象。提取三次后,产品的提取得率为干茶叶的25-30%。提取温度低于75℃,超滤膜PVDF和PVA,截留分子量为10万,冷冻干燥温度为-30℃。速溶茶产品中的大分子物质和金属离子含量,如蛋白质、胶质、钙离子等是形成茶絮凝的主要因素。速溶绿茶的蛋白含量高于20%,超滤残留物中的钙离子浓度达4862.68mg/kg,速溶茶中钙离子含量为541.94mg/kg。采用截留分子量10万的超滤膜过滤可以将部分大分子络和物除去,降低茶絮凝的形成机会,使速溶茶速溶于冷水,澄清透明。

  • 标签: 速溶茶 微波提取 超滤 反渗透
  • 简介:1单丛茶资源的历史和现状凤凰单丛,是凤凰水仙群体中优异单株的总称.广义的单丛茶资源,包涵"群体"和"单丛"两个部分."单丛"是其主要代表.

  • 标签: 凤凰单丛 茶资源 资源评价 保护 话题 群体
  • 简介:嵊州市越乡茶业有限公司创建于1998年,经过7年的培育,现已发展成为一家集基地、市场、贸易于一体的绍兴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公司主营“越乡”牌龙井茶,该茶曾荣获国际博览会名牌产品、中国名牌产品、浙江名茶、浙江省首批绿色农产品称号,并曾获得国际名茶评比银奖,2001年“越乡龙井”被确定为国家龙井茶原产地地域保护品牌,2003年“越乡”商标被评为浙江省著名商标。

  • 标签: 品牌建设 中国名牌产品 资源优势 农业龙头企业 茶业 著名商标
  • 简介:分析了淳安县近几年茶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经营规模小、加工方式落后、品牌意识淡薄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大基础建设投入、优化产业结构、规范标准化生产、实施品牌战略、开拓茶叶市场、走产业化经营之路等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 标签: 茶业发展 优化产业结构 茶叶产业 茶叶市场 制约因素 经营规模
  • 简介: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大幅增加,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有经济能力外出的旅游者增多。假日时间的增多,使人们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出游的时间增加。当今城市生活空间水泥丛林化,

  • 标签: 旅游开发 茶资源 经济能力 生活空间 生活水 旅游者
  • 简介:凤凰单丛是分布于广东省潮安县的一类多香型、适制乌龙茶的稀异茶树资源。本文系统综述了凤凰单丛茶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情况、鉴定评价和遗传背景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对凤凰单丛茶树种质资源未来的研究和利用提出了展望,旨在为凤凰单丛茶树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凤凰单丛 种质资源 研究进展
  • 简介:英德,素称岭南古邑,又称英州,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英德,一个广东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市,依靠农业科技,大作茶叶文章,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化,演绎红茶发展创业的神话,享“中国红茶之乡”美誉.一、独特的自然条件,孕育了驰名中外的“英德红茶”英德市位于粤北山区南部.北江流域中游,五岭山脉南缘,北回归线北缘,属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地区.境内温暖多雨,既无严寒,亦无酷暑。

  • 标签: 红茶 第一品牌 资源优势 茶叶产业化 历史文化名城 农业科技
  • 简介:茶叶是潮安县最有优势的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发展名优茶生产对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满足人民消费、增加出口创汇具有直接重要的意义。为使我县的茶树资源能更好地应用于发展茶叶生产,现将多年收集的资料和近年对茶树资源调查研究所得的结果整理汇报如下:

  • 标签: 茶叶生产 潮安县 调查报告 资源利用 茶区 农村经济发展
  • 简介:茶树具有喜湿、耐阴的特性,在种植过程中常用各种其他方法来遮阴,以达到高产优质。套种是一个种对茶树的生长具有多种益处的茶园栽培方法。本文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综合前人的研究,综述了套种对于茶树高产优质的影响,详细说明了套种的优势和模式。

  • 标签: 茶树 套种 高产优质
  • 简介:萎凋是红茶、乌龙茶加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工序,对茶叶品质影响很大,尤其对成茶香气、滋味的影响最为明显,因此,近年来一直成为茶叶加工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茶叶萎凋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未来开展这方面研究的重点是各种因素对成茶品质影响以及可精确的调控环境温湿度、光照光质等参数的设施萎凋技术指标,为今后萎凋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提出方向。

  • 标签: 红茶 乌龙茶 萎凋 茶叶加工 茶叶品质
  • 简介:佛香荼是以大叶种和小叶种的Fl代杂交种鲜叶为原料制成的名优荼。通过几种不同加工工艺的试验对比,初步得出了一套科学的、符合佛香品种鲜叶适制性的加工工艺,为佛香茶增加花色品种、形成系列化开发作好了前期的准备工作。

  • 标签: 加工工艺 佛香茶 品质 名优茶 绿茶
  • 简介:利用6CZG-60型热风整形平台进行工夫红茶的提香试验,分析不同提香温度对工夫红茶感官品质及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提香温度的升高,各处理茶样的感官品质先增后降,130℃提香处理的红茶感官品质最好,115℃提香次之;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呈现不同程度的减少趋势,而茶多酚含量变化不显著。适当的提香能一定程度的提高红茶滋味及香气品质,提香温度不应高于145℃,最适在115℃-130℃之间,所得红茶香气高甜,滋味鲜醇,综合品质突出。

  • 标签: 工夫红茶 热风提香 温度 品质
  • 简介:普洱茶的后发酵陈化工艺有二种,一是传统工艺,即将生茶(晒青散毛茶和用晒青散毛茶经蒸压成型的紧压茶)贮存于干仓中长时间自然缓慢发酵陈化;二是现代工艺,即将生茶(晒青散毛茶和用晒青散毛茶经蒸压成型的紧压茶)采用湿仓渥堆、人工快速后发酵陈化。

  • 标签: 后发酵 陈化 茶品质 传统工艺 紧压茶 晒青
  • 简介:随着人们对植物生理机能的不断了解,许多厂家生产了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为功效的液体肥。如目前在农作物_中应用的叶面宝、爱多收、植保素和多合一等等,在茶叶中的初步试验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据台湾紫园生化企业有限公司介绍,茶叶香醇素在茶树上喷施能增强光合作用,调节呼吸速率,有利于光合物质的积累,对改善茶汤的滋味,增强茶叶耐泡性有较佳的效果。但该产品在我省茶叶上使用的效果如何,尚不清楚,为此于1987—1988年进行了茶叶香醇素在茶叶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 标签: 茶叶产量 光合物 植保素 呼吸速率 叶面宝 鲜叶
  • 简介:本文在潮州红茶发酵工艺参数研究中,分别设置3个温度参数和3个时间参数,正交设计。感官审评和主要生化成分分析发现,不同发酵温度和时间对红茶的品质影响不同,并得出发酵温度和时间的最佳参数,即发酵温度30℃,时间6h。

  • 标签: 潮州红茶 发酵 温度 时间
  • 简介:本研究对婺源茗眉采用不同材料进行包装,并在不同条件下进行贮藏,探讨包装材料和贮藏条件的保鲜效果。试验表明,锡罐包装在-10℃条件下贮藏效果最好,但成本较高;铝箔复合袋包装在5—10℃条件下贮藏经济实用效果较好聚乙烯袋、牛皮纸袋等材料包装在室温下贮藏效果差,不宜采用。

  • 标签: 包装 贮藏 婺源茗眉 品质
  • 简介:目的:探讨茶对蟾蜍离体坐骨神经腓肠肌收缩特性的影响。方法:把剥制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分别用任氏液、0.5g/L、1g/L、2g/L的茶溶液浸润,测定不同浸润时间肌肉收缩的阈强度和单收缩的收缩速率、舒张速率、收缩幅度以及潜伏期等生理指标。结果:低浓度的茶溶液处理较短时间时,腓肠肌收缩的兴奋性、收缩速率、舒张速率、收缩幅度均随茶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但若超过一定浓度或时间,这些收缩特性均随茶溶液浓度的升高、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而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的潜伏期不受浸润溶液中茶成分的影响。结论:骨骼肌的收缩能力受到茶成分的影响。低浓度茶水在短时间内可提高骨骼肌的收缩能力,处理时间过长或浓度过高,会减弱骨骼肌的收缩能力:神经肌肉接点兴奋的传递速度不受茶成分的影响

  • 标签: 蟾蜍 离体坐骨神经腓肠肌
  • 简介:以盆栽五年生白叶单丛茶树为试验材料,模拟土壤干旱环境,研究了土壤干旱对茶树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胁迫程度下脯氨酸、可溶性糖以及丙二醛(HDA)含量均随胁迫程度加深而呈现显著升高的变化规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轻度干旱胁迫的初期,其活性提高,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胁迫强度的加剧,其活’性降低,后期又呈现升高的规律;过氧化物酶(P00)活性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规律。由此说明,茶树鲜叶在干旱胁迫下通过增加渗透调解物质含量,降低水势,加强保水力来提高其抗旱能力,并通过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提高抗氧化能力,减轻干旱胁迫伤害。

  • 标签: 白叶单丛 干旱胁迫 生理生化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