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4 个结果
  • 简介:用0.2mg/g氰戊菊酯2mg/g苯巴比妥钠(PB)拌饲料处理不同时间,对敏感种群(HDS)抗性种群(KQR)棉铃虫不同组织的P450诱导作用不同。两种诱导剂对HDS种群棉铃虫的中肠、肠肪体体壁的P450都有明显的诱导作用。其中PB诱导的最高倍数分别达2.24、2.031.60倍,氰戊菊酯诱导的最高倍数分别达2.14、2.831.28倍;两种诱导剂对KQR种群棉铃虫的部分组织P450也有一定的诱导作用,但不及对HDS棉铃虫的显著,最高诱导倍数只有:中肠1.21倍(PB)1.15倍(氰戊菊酯),脂肪体1.72倍(PB);诱导作用除了表现出种群差异性,还表现出诱导剂差异、时间效应和组织特异性,尽管不同组织被诱导的程度不同,但两种群中中肠脂肪体的P450相对更容易被诱导,诱导倍数也较;诱导达到最大值所需时间一般为12-48h不等;两种诱导剂中,PB比氰戊菊酯对棉铃虫不同组织的P450具有更强的诱导作用。

  • 标签: 棉铃虫 细胞色素P450 诱导作用 苯巴比妥钠 氰戊菊酯 含量
  • 简介:为探究甲哌齈对棉花表皮蜡质沉积及光合生理的影响,以‘新陆早55号’棉花为试材,将甲哌齈按有效成分0、4.5、7.5、10.515.0g/hm2的剂量分别喷施于叶面,于施药后1、4、712d分别测定棉花叶片的光合速率表皮蜡质含量及12d内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结果表明:于叶面喷施甲哌齈后,棉花叶片光合速率、表皮蜡质含量及SPAD值与甲哌齈浓度、处理时间之间存在一定的依赖性。4.5与7.5g/hm2的甲哌齈处理可提高棉花光合速率并且持续期较长;SPAD值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及甲哌齈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表明棉花叶片叶绿素含量随之增加及叶色加深;4.5g/hm2甲哌齈处理更利于棉花叶片表皮蜡质的沉积。蜡质、光合速率、SPAD值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光合速率与蜡质、SPAD值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蜡质的沉积及叶绿素含量增加有利于棉花叶片进行有效的光合作用,增强抗逆性。

  • 标签: 甲哌鎓 棉花 蜡质 光合速率 SPAD值
  • 简介:用近红外(NIR)光谱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进行了敌杀死乳油中有效成分溴氰菊酯含量的快速检测。通过比较敌杀死乳油与常用溶剂的近红外光谱,确定了乳油中使用的溶剂为二甲苯。在敌杀死乳油中加入二甲苯或溴氰菊酯原药来配制不同浓度的校正集,采用PLS建立了有效成分溴氰菊酯的分析模型,模型的决定系数R2、校正标准差(SEC)、交互验证参差均方根(RMSECV)值分别为0.9999,0.0130.022。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准确测定商品农药制剂中有效成分含量,方法简便、快速,适用于溴氰菊酯制剂的现场、在线分析。

  • 标签: 近红外光谱 农药制剂 偏最小二乘法 分析 溴氰菊酯
  • 简介:建立了农药制剂中甲醇、甲苯、乙苯、邻二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亚砜(DMSO)8种有机溶剂类助剂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对市售的206种液体农药制剂进行了检测,获得市售农药制剂中目标助剂的含量。农药制剂经乙腈稀释10000倍后,在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下测定,8种助剂的质量浓度与对应的峰面积间线性相关性良好,r为0.9992~0.9998;8种助剂在100~1000mg/kg添加水平下,回收率为76%~116%,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7%;8种助剂的定量限(LOQ)在100~500mg/kg之间。对206种市售液体农药制剂的筛查结果表明:8种助剂的检出率在0.5%~31.1%之间,超标率在7.2%~14.5%之间,液体农药制剂中苯类溶剂使用量较高。该方法可为农药加工、管理助剂限量标准制定提供依据,农药制剂中有毒溶剂的使用应引起生产企业农药管理部门的重视。

  • 标签: 农药制剂 助剂 有机溶剂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筛查 检出率
  • 简介: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资源资金技术密集.产业关联度高,经济总量大,产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国防科技等各个领域,对促进相关产业升级拉动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确保石化产业稳定发展,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特编制本规划,作为石化产业综合性应对措施的行动方案。规划期为2009—2011年。

  • 标签: 石化产业 规划 产业调整 国民经济 产业升级 结构调整
  • 简介:简述了白蚁的危害,重点综述了白蚁防治剂的现状.目前研究开发应用的白蚁防治剂主要为砷制剂类、金属盐类、无机酸类、有机氯(氟、溴)类、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酰胺类、硅烷类、拟除虫菊酯类、有机杂环类、昆虫生长调节剂天然源白蚁防治剂等.无机白蚁防治剂有机氯类的大多数品种在未来的发展中将被淘汰,拟除虫菊酯类药剂将成为主要产品,有机杂环类、昆虫生长调节剂类天然源防治剂将是今后白蚁防治剂的发展方向.

  • 标签: 白蚁 白蚁防治剂
  • 简介:目前,正值秋粮生长发育的关键季节,也是病虫防控的关键时期。8月初以来,受异常气候影响,粘虫在东北华北玉米产区暴发危害,稻飞虱,稻瘟病在南方稻区偏重发生,对秋粮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各地正广泛动员,采取有力措施,全力开展抗病治虫夺丰收。

  • 标签: 国家发改委 农药市场 农业部 监管 价格 秋粮生产
  • 简介:一、夏季蝗虫发生概况(一)东亚飞蝗今年东亚飞蝗夏蝗总体为中等发生,全国发生1077万亩,略轻于上年。其中,环渤海湾、黄河滩区、华北湖库大部蝗区中等发生,其他蝗区偏轻或轻发生。

  • 标签: 发生概况 发生趋势预报 夏季 蝗虫 秋季 东亚飞蝗
  • 简介:对AChE的Km、VmaxKi值的研究结果表明,田间小菜蛾绒茧蜂对甲胺磷甲基异柳磷的抗性与AChE对杀虫剂的不敏感性有关。田间监测结果表明,每年9月至次年2月期间。由于田间杀虫剂选择压较高,小菜蛾AChE对有机磷较不敏感而在每年的6月至8月期间,AChE敏感性有所升高,达到全年的最高点,寄生于同一虫源的绒茧蜂AChE敏感性的变化也呈明显的相关性。绒茧蜂AChE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小菜蛾,尚未达到高度不敏感水平,当田间选择压极高时,可导致小菜蛾AChE呈高度不敏感,此时绒茧蜂AChE也表现出较高的不敏感性。

  • 标签: 小菜蛾 绒茧蜂 乙酰胆碱酯酶 敏感性 有机磷杀虫剂 甲胺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