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采用滤纸片法对云南地区分离并鉴定到的15株木进行2株病原细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3株植物病原真菌(小麦全蚀、番茄早疫、稻疫)抗菌活性筛选。获得可抑制5种病原菌(广谱)的木7株。抑菌圈直径范围在0.7~2.8cm。其中哈茨木8917提取物对3株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最强,哈茨木10176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最强,哈茨木10174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最强。同时,将15株供试木与3株病原真菌进行对峙培养,结果显示:对番茄早疫菌抑制率最高的是新康氏木8722和深绿木8956,对小麦全蚀菌抑制率最高的是新康氏木8722和康氏木8701,深绿木8686对稻疫菌的抑制率最高。哈茨木在滤纸片法活性筛选中相对其他木抑菌活性较好,但在对峙培养活性筛选中其抑菌活性最弱。

  • 标签: 木霉菌 活性筛选 滤纸片法 对峙培养
  • 简介:从毛竹林土壤中分离得到9株木霉菌株,采用平板对峙法评估了9株木霉菌对4种柑橘产后病害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并利用ITS及rpb2基因序列分析鉴定木霉菌株。结果发现:(1)9株木对柑橘青霉病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对峙培养7d的抑制率均达到100%;9株木对其它3种柑橘产后病害的抑制率不同,其中菌株T2对柑橘黑腐病抑菌效果最好,抑制率达8584%;菌株T3和T8对柑橘酸腐病菌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达100%;菌株T3、T5和T6对柑橘绿霉病菌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达80%。(2)共鉴定木霉菌3种,其中哈茨木(Trichodermaharzianum)6株(T1、T3、T5、T7、T8和T9),为优势种;绿木(Trichodermaviride)2株(T2和T4);绿色木(Trichodermavirens)1株(T6)。

  • 标签: 生物防治 木霉菌 拮抗 柑橘采后病害
  • 简介:辣椒绢病SceerotiumrolfsiiSacc危害近土表茎基和根部的皮层,使茎基和根部皮层腐烂,甚至全株死亡,初次侵染源主要来自残留于土壤和病残体中的菌核与菌丝体。该病过去常在辣椒生育后期偶尔发生,对产量影响较小。近年来病情发展快,特别是蔬菜区,发病早危害重,在辣椒生育中后

  • 标签: 辣椒白绢病 根部皮层 生育后期 病残体 侵染源 磷钾
  • 简介:针对白补药(SalviascapiformisHance)的病害发生现状,采用林间调查法和组织分离法对病害进行调研,结合形态学鉴定的方法对致病的病原菌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表明病原菌为胶胞炭疽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其导致的真菌病害为补药炭疽病。

  • 标签: 白补药 胶孢炭疽菌 炭疽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