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大豆卷叶螟是豆科作物尤其是大豆的主要害虫之一。为验证稳杆菌杀虫剂对大豆卷叶螟的防控效果,分别用100亿孢子/mL稳杆菌悬浮剂300、600、900倍液对大豆卷叶螟2、3、4龄幼虫进行室内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00亿孢子/mL稳杆菌悬浮剂300、600倍液对大豆卷叶螟有很好的杀虫效果,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短稳杆菌 大豆卷叶螟 杀虫效果
  • 简介:茶尺蠖是茶园主要害虫之一。为了验证稳杆菌杀虫剂对茶园尺蠖的防控效果,确定最佳用药量和使用方法,以4.5%高效氯氰菊酯为对照,用100亿孢子/mL稳杆菌悬浮剂对茶尺蠖进行了2年4地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0亿孢子/mL稳杆菌悬浮剂833.3~1500mL/hm^2剂量对茶尺蠖防控效果都较高,且对茶树及其他非靶标生物安全,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短稳杆菌 茶尺蠖 防控效果
  • 简介:二化螟是我国水稻上危害最为严重的常发性害虫之一,由于常年防治水稻二化螟以化学农药为主,不但污染了环境,影响了稻米质量,还导致二化螟抗药性的产生。为探索生物农药稳杆菌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特进行了多点试验与示范。试验结果表明:生物农药100亿孢子/mL稳杆菌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较好,每公顷用量1500mL平均防效85%以上,可与48%毒死蜱、20%氯虫苯甲酰胺等化学农药媲美,可在水稻二化螟的防治中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生物农药 短稳杆菌 二化螟 防治效果
  • 简介:粉蚧壳虫(SaccharicoccussacchariGockell)近年来在我县已上升为甘蔗的主要害虫,并有逐年加重为害的趋势,严重威胁甘蔗高产稳产和品质的提高。为了摸清该虫的发生危害规律和有效的防治方法,笔者于1985~1987年进行了初步调查和试验,现将所获结果报道如后。材料和方法1.越冬调查在丘陵蔗区选择有代表性的调查基点3个,每年3月中旬在基点的蔗窖中调查蔗种,宿根蔗田的蔗蔸以及蔗田中的枯蔗茎叶及的田周围的杂草,仔细观察蚧虫的越冬情况。

  • 标签: 粉蚧 宿根蔗 蔗种 蔗区 高产稳产 蚧壳虫
  • 简介:樟科植物具有丰富的物质多样性,是我国重要的经济用材树种、油料树种和宝贵药用植物资源。生真菌通过与植物之间协同进化,可产生与宿主植物相同或相似的生物活性物质。生真菌在新药剂研发、农林业生物防治、工业发酵等方面表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也是当时植物微生态系统的研究热点。从樟科植物生真菌物质多样性、寄主选择、分布与次生代谢产物活性物质多样性等方面总结了最新的研究进展,提出樟科植物生真菌及活性物质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 标签: 樟科植物 内生真菌 多样性 活性物质
  • 简介:采用形态学观察及ITS序列分析对1株分离自健康茶树叶片的生真菌进行鉴定,初步确定该菌株为淡紫拟青霉;并通过对峙培养和发酵液的抑菌试验研究其对真菌的抗生作用。结果表明,淡紫拟青霉FHM-1对7种茶树生真菌和10种植物病原菌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其发酵液对供试的16种真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而对拟盘多毛孢的生长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内生真菌 its鉴定 对峙培养 抗真菌作用
  • 简介:通过2011—2013年应用黏胶型性诱捕和灯测2种方法对水稻二化螟越冬代成虫同地对比诱测试验,结果表明:性诱测第2蛾峰高峰日,与灯诱测的雌蛾始盛期相吻合,可以作为不同地理生态区和非灯诱监测区简化精准预测第1代二化螟发生期的重要依据,具有较强的实际指导价值。可以将该地此蛾峰日、峰日后的3-4d、10-11d分别作为预测雌蛾的发蛾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不同地区可根据实际确定和选取相应期距值。在此基础上,再加上相应的产卵前期和卵历期,就可对第1代二化螟卵孵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作出预测。2011—2013年性诱预测结果与实际相符合。该法预测准确,简便易行,建议该技术在基层测报点推广应用。

  • 标签: 二化螟 发生期 性诱捕器 预测
  • 简介:通过黏胶型性诱捕和灯测2种方法对玉米大螟越冬代成虫的同地对比诱测结果表明,黏胶型性诱捕监测越冬代大螟成虫效果好,其诱蛾趋势和峰型与灯诱基本趋于一致,可用于替代灯诱监测。对比分析发现,大螟性诱测的第2蛾峰高峰日,与灯诱测的雌蛾发蛾高峰期相吻合,可作为性诱简化精准预测第1代大螟发生期的重要依据,具有较强的实际指导价值。可以将该地此蛾峰日、峰日后的7d分别作为雌蛾的发蛾高峰期、盛末期,不同地区可根据实际确定。在此基础上,再加上相应的产卵前期和卵历期,就可对第1代大螟卵孵高峰期、盛末期作出预测。该法适宜基层测报点推广应用。

  • 标签: 大螟 黏胶型性诱捕器 监测效果 发生期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