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以纳米TiO2质量分数、LiCl质量分数、凝固浴质量分数和凝固浴温度为自变量,研究其对纳米纤维包装膜的机械性能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纳米纤维包装膜制备工艺。结果表明,纳米纤维包装膜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纳米TiO2质量分数2%,LiCl质量分数11%,凝固浴质量分数16.5%,凝固浴温度7℃,该条件下制得的纳米纤维包装膜的拉伸强度为29.35MPa。

  • 标签: 纳米TIO2 纤维素 包装膜 力学性能 响应面优化法
  • 简介:以山葡萄皮渣为试材,采用酸碱法制备山葡萄皮渣纤维,研究了提取条件对纤维得率的影响,优化了山葡萄皮渣纤维的制备工艺,并对纤维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NaCO_3质量分数22%,反应时间120min,反应温度60℃,料液比1∶16(g∶mL)时,山葡萄皮渣纤维的得率最高,为38.89%。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山葡萄皮渣纤维具有纤维的典型结构和特征衍射峰,具有较高的结晶度。

  • 标签: 纤维素 提取 山葡萄皮渣 表征
  • 简介:介绍了纤维酶的来源、制备方法。重点论述了纤维酶在食品加工、发酵,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展望了该酶在食品工业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 标签: 纤维素酶 食品工业 应用
  • 简介:采用固态发酵法,进行了生产燃料乙醇的试验,同时尽量在相同条件下,研究了纤维酶对甜高粱秸秆发酵产酒聋霹的影响。实验分2组,第1组为空白试验:酵母菌接种量为0.2%,发酵温度28℃。第2组为对照试验:酵母菌接种量为0.2%,发酵温度28℃,纤维酶0.8%,发酵时间为114h。结果表明,第1组折算,甜高粱茎秆发酵产酒,体积分数为61%的乙醇得率为3.5g/100g;第2组折算,体积分数为61%的乙醇得率为6.56g/100g,比不加纤维酶的乙醇得率提高了3.06%。

  • 标签: 甜高粱秸秆 固态发酵 纤维素酶
  • 简介:建立中性纤维酶活力测定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通过分析并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各分量,根据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报告扩展不确定度结果。采用还原糖法测定中性纤维酶活力,对建立的数学模型逐层展开了分析,并采用最小二乘法评定标准曲线的不确定度。结果表明,测定本方法所用的样品扩展不确定度为:U=40.8U/g,k=1.960。该评定方法客观、有效,在实验室的检测工作中可提供参考。

  • 标签: 中性纤维素酶活力 还原糖法 不确定度 评定
  • 简介:综述了羧甲基纤维钠(CMC)的结构、性质、功能特性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展望了其发展前景,旨在进一步开发CMC新产品和推进食品工业的发展。

  • 标签: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 结构 功能特性 应用
  • 简介:由台州市新恩精密粮仪有限公司研制的JMFB70×30型实验小麦磨粉机,由皮磨系统、心磨系统、两组叠装在一起的平筛系统、螺旋提升机系统、板式机架、控制系统组成,具有结构紧凑、性能稳定、操作方便等特点,

  • 标签: 磨粉机 小麦 皮磨系统 心磨系统 控制系统 结构紧凑
  • 简介:由山东安丘双丰花生机械生产的多用颗粒机采用往复刀式切碎、振动分级,从而达到切碎均匀。不产生挤压出油现象,成品率高、无污染,是目前切碎的理想设备。可对花生米、南瓜籽、核桃、榛子、

  • 标签: 颗粒机 机械生产 花生米 切碎 成品率 无污染
  • 简介:为了提高小麦胚芽的开发利用价值,将经过脱脂的麦胚粉按不同比例添加到面包面团中,通过测定面包的比容、内部硬度及黏附性和进行面包的感官品质评定,确定既能提高面包营养价值又不对面包品质有所影响的最适添加量。经测定结果分析,麦胚粉的最适添加量为3%。

  • 标签: 小麦胚芽 面包 品质 营养
  • 简介:从新型小麦面粉产品,小麦淀粉与谷朊粉的生产与利用,小麦变性淀粉及衍生物,谷朊粉改性,小麦加工副产物麸皮、次粉和小麦胚的利用等方面,对小麦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与产品进行了综述,为工业化小麦深加工和利用提供思路。

  • 标签: 小麦面粉 小麦淀粉改性 谷朊粉改性 副产物
  • 简介:(1)技术简介甘薯颗粒全粉是一种新型的甘薯脱水加工制品。该工艺主要特征为“一步热处理结合气流干燥”,改善了一般企业常用的加工工艺,大幅度地提高了产品的品质。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果蔬加工研究室早在2005年就开展了甘薯颗粒全粉的相关研究。经过近些年来的努力,该研究室目前已掌握了甘薯颗粒全粉产业化过程中所需的各项关键技术,并成功地生产出具有白色、黄色和紫色等多种甘薯颗粒全粉产品。

  • 标签: 颗粒全粉 生产技术 甘薯 农产品加工 加工工艺 中国农科院
  • 简介: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生产中的主要病害。小麦赤霉病粒的含量直接影响小麦的品质,必须严加控制。识别赤霉病粒的方法是一看、二捏、三解剖,处理方法有风除法、水漂法和分离法3种。

  • 标签: 小麦 赤霉病识别 处理方法
  • 简介:小麦粉为对照,研究不同配比的燕麦—小麦混合粉的粉质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燕麦粉质量分数的增加,燕麦全粉—小麦粉混合粉和燕麦精粉—小麦粉混合粉的吸水率均呈增大趋势,稳定时间均是先增大后减小;在燕麦粉质量分数为5%~40%,随着燕麦粉质量分数的增加,形成时间的变化趋势均是先减小后增大,弱化度的变化趋势均是先减小后增大。

  • 标签: 粉质特性 吸水率 稳定时间 形成时间 弱化度
  • 简介:小麦生产过程中,通过农机与农艺组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的组合,达到提高产量、改善质量、降低成本和增加效益的目的.

  • 标签: 小麦 技术栽培 优质 高产
  • 简介:海带纤维可能是对抗肥胖的利器,英国纽卡索大学研究发现,海带纤维可以减少体内脂肪吸收,减少幅度达75%以上。因为,海带、海藻含有天然纤维“褐藻胶”。研究人员使用人工肠胃脏器做实验,测试超过60种自然纤维而得出上述结论。

  • 标签: 海带纤维 脂肪吸收 “褐藻胶” 科学研究
  • 简介:利用小麦芽粉中的醛脱氢酶(ALDH)对大豆进行脱腥处理,使大豆中的腥味物质转变为酸,从而有效消除大豆中的豆腥味。通过测定总醛含量(以己醛计),结合感官评定,研究了作用温度、作用时间、ALDH添加量对豆腥味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芽最佳作用温度为45℃;最佳作用时间为2.5h;最佳添加量为大豆干质量的2%,对豆腥味及适口性影响的因素大小依次为:作用温度〉作用时间〉添加量。

  • 标签: 豆腥味 小麦芽 醛脱氢酶 总醛含量
  • 简介:利用杏鲍菇、玉米膳食纤维配以其他辅料研制高纤维杏鲍菇冰淇淋。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高纤维杏鲍菇冰淇淋的配方。结果表明,高纤维杏鲍菇冰淇淋的最佳配方为:设定奶粉添加量7.0%,绵白糖添加量9.0%,玉米膳食纤维添加量1.5%的条件下,杏鲍菇浆添加量7.0%,单甘酯添加量0.2%,羧甲基纤维钠(CMC-Na)添加量0.15%,明胶添加量0.15%。在此条件下,制得的高纤维杏鲍菇冰淇淋平均感官品质评分为93.62分,冰淇淋颜色均匀一致,有淡淡的奶香味,形体完整,组织细腻。

  • 标签: 高纤维 杏鲍菇 冰淇淋 配方
  • 简介:利用新鲜豆渣制成大豆膳食纤维粉添加到香肠中,并在香肠中添加大蒜粉,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大豆膳食纤维蒜肠的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大豆膳食纤维蒜肠的最佳配方为:蒜粉添加量1.3%,大豆膳食纤维添加量5.0%,马铃薯变性淀粉添加量6.0%。用该配方生产出的产品具有蒜肠特有的香味,良好的口感和弹性,且由于加入了大豆膳食纤维,增加了该产品的保健功能,是老少皆宜的香肠新产品。

  • 标签: 蒜肠 大豆膳食纤维 配方 优化
  • 简介:以国际小麦作图组织提供的(W7984×Opata85)重组近交群体为材料,对2002年和2005年收获的亲本和114个株系进行了离体叶片人工接种白粉病菌,以白粉菌孢子附着孢形成率作为白粉病抗性的指标进行鉴定,并采用QTL作图软件winQTLcart和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方法,进行白粉病抗性QTL定位分析,共检测到32个与小麦白粉病抗性相关的加性QTL,分别位于1A,1D,2A,2B,3A,4A,4D,5A,5B,5D,7A,7D染色体上。其中位于1A染色体的QTL贡献最大,可解释抗性变异的67%。

  • 标签: 小麦 白粉病抗性 附着孢畸形 QTL
  • 简介:胡萝卜与番茄红广泛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其中胡萝卜中所含胡萝卜居各种食物之首,高达4010μg/100g。番茄红主要存在于番茄、西瓜、葡萄柚、木瓜中,其中以番茄中含量最高,每100g番茄可食部分含番茄红14mg,而新疆产的一种番茄中高达401mg,另外,还含胡萝卜550μg/100g。

  • 标签: 番茄红素 胡萝卜素 谷物食品 加工 片型 可食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