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深入研究罐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探索罐治疗哮喘作用机制,从而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根据病情、症状、体征及相关理化检查等,选取60例确诊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对症治疗和口服中药辨证施治,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辅助以罐疗法,3d1次,3次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率为43.33%、总有效率为96.66%,对照组临床控制率为26.66%、总有效率为80.00%,治疗组哮鸣音消失时间(3.90±0.369)d,对照组哮呜音消失时间(5.43±0.471)d,治疗组临床控制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哮呜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罐外治疗法治疗小儿哮喘具有操作简单、病程短、痛苦小、效果好、无不良反应等特点。

  • 标签: 拔罐法 小儿哮喘 发作期 热哮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头联合Bobath法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及Bobath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头治疗,1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粗大运动功能评估(GMFM)量表评分和综合功能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Ashworth肌张力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且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综合功能临床总有效率为64.29%,治疗组为90.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痉挛改善临床总有效率为50.00%,治疗组为80.9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头联合Bobath法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可明显提高患儿的GMFM量表评分和综合功能评分,改善Ashworth肌张力,提高临床疗效,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痉挛型脑瘫 小儿 头针 BOBATH法 临床观察
  • 简介:林咸明教授认为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是由心神失调引发脏腑功能紊乱,肝风内动,脾虚痰浊内生导致,主张治病求本,从神论治。在顾护肝脾、化痰息风止痉之余,综合运用"调神针法"和"调神六穴",为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 针药结合 临床经验 林咸明
  • 简介:目的探讨微创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可行性与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病例,采用臂丛麻醉或全麻,在C形臂X光机透视下,采用手法复位,然后选择1.5--2mm短克氏2枚经皮按一定角度穿入骨折近远端,必要时在内侧或外侧穿入第3枚固定。术后即作握拳锻炼。结果20例中优14例,良4例,可1例,差1例。结论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内固定治疗,优点较多,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 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复位 克氏针固定
  • 简介:目的观察沙棘干乳剂对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所致胃肠道不良反应的防治效果。方法将130例采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的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应用维生素B6静脉入壶,观察组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前30min口服沙棘干乳剂。比较2组患儿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儿胃肠道无反应率为32.3%,观察组无反应率为58.5%,2组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此外,观察组患儿轻、重度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6.9%,4.6%,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棘干乳剂用于防治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所致胃肠道不良反应疗效确切,且服用方便,患儿易于接受。

  • 标签: 沙棘干乳剂 阿奇霉素 静脉滴注 消化道 不良反应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