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方法静脉输液后按压的方式、面积、力度、时间。结论应据患者的情况而定,把握好每个环节,达到保护患者血管、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 标签: 静脉输液后拔针 针眼 临床经验
  • 简介:摘要静脉输液是治疗和抢救病人临床用药的主要给药途径。在护理工作中,提高技巧,避免局部的出血、皮下瘀血、疼痛或投诉等不良反应,从而达到下一次输液时能够较好的选择血管、未造成血管损伤的目的。

  • 标签: 静脉输液 拔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缓解静脉输液病人时的疼痛。方法分传统方法和新式方法,对300例病人进行观察,改变传统教科书中的“用干棉签按压穿刺点上方,迅速拔出针头”的传统方法,采用新式方法。结果观察组病人输液后疼痛感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种不同按压方法的效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新式方法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

  • 标签: 静脉输液 无痛拔针
  • 简介:静脉输液按压是临床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最普遍的操作。传统的按压方法(下简称传统法)常使病人有明显的疼痛且容易导致皮下淤血、肿胀,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也给护士再次穿刺成功造成困难。我们采用一种新的静脉输液按压法(下简称新法),与传统法进行比较,其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静脉输液 按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静脉输液时机的探讨,提高临床静脉输液的实际输入量。方法将60例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常规输液,干预组通过升高输液瓶,拉直整个输液管,并将插入瓶内的针头拔出适宜长度,等候滴到输液管内的液体静止不动时再。测量2组患者后瓶内、管内残留的药液量,用总量减去残余量作为每位患者的实际输入药液量。结果通过统计学分析,2组间实际输入药液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通过护理干预静脉输液的时机,大大减少了静脉输液的残余药液量,从而明显提高了临床静脉输液的实际输入量。

  • 标签: 静脉输液 拔针 实际输入药液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输液后应用灭菌输液方法,为护士在临床操作中选择适宜的按压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我院临床上常用输液方法和笔者发现方法,将150例上肢浅表静脉输液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50人;第一组称替换按压法,第二组称加压按压法,第三组称护士辅助轻压按压法;比较三种方法患者的疼痛感、针眼出血、心理紧张度。结果第一组在减轻疼痛上存在优势,但容易针眼出血;第二组在减少针眼出血量方面更优越,但存在时病人疼痛增加,护士感到受阻病人紧张等问题;第三组减轻疼痛感方面与第一组相近,在减少针眼出血方面与第二组相近,同时避免患者自主按压的紧张感。结论推荐使用第三组方法,使患者得到最舒适的护理。

  • 标签: 静脉输液 灭菌输液贴 拔针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无痛的方法。方法将200例门诊静脉输液留观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法,实验组采用无痛法按压,观察比较2种方法的疼痛程度。结果试验组疼痛程度对照组明显减轻(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试验组采用的无痛法可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满意度。

  • 标签: 儿童 静脉输液 疼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选择最优静脉输液方法,是为保护病人的每一根血管,以达到优质服务,避免医疗纠纷。方法随机将900例住院输液的病人分ABC三组,平均每组300人,护士采取ABC三种不同的静脉输液方法,对病人出现皮下淤血例数、病人满意度、护士所消耗时间进行比较。结果A组后皮下淤血0.67%,满意率99.3%,总耗时26.3±2.9h。B组后皮下淤血42%,满意率41.7%,总耗时7.5±1.5h。C组后皮下淤血0.67%,满意率99.3%,总耗时5±0.5h。A组与B组比、C组与B组比后皮下淤血、病人满意率差异极显著(p<0.01)。总耗时A组>B组、A组>C组。结论C组静脉输液方法,不仅后皮下淤血发生率低,病人满意率高,而且护士耗时少,工作效率高,是最优静脉输液方法。

  • 标签: 静脉输液 拔针
  • 简介:目的探讨静脉输液后局部按压的最佳方法,以减少皮下淤血的发生率。方法将静脉输液的2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80例,分别采用拇指按压法、大鱼际按压法、3指平行按压法,并进行比较。结果3指平行按压法皮下淤血次数明显少于拇指按压法及大鱼际按压法。结论3指平行按压法更能有效减少皮下淤血的发生,效果满意。

  • 标签: 输注 静脉内/护理
  • 简介:静脉输液是进行临床治疗和抢救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最常用的一项技术操作。随着医疗技术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静脉输液方法达到治疗诊察的目的。静脉输液后“无痛”后“无淤血”虽然操作看似简单,但意义很重大,掌握此种技巧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和皮下出血的发生,特别是对循环科需长期输液的患者建立静脉穿刺顺序,做到无痛、按压得当,不影响下次穿刺的清晰度;反之不仅会给病人增加心理负担,对下次穿刺带来恐惧,还会给操作者带来穿刺困难。因此,目前输液不仅要求操作者一见血率,而且还应达到无痛性,并且掌握良好的按压方法,从而给患者就医治病减轻心理压力。

  • 标签: 浅静脉输液 拔针方法 按压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无痛的方法。方法将200例急诊静脉输液留观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法,实验组采用无痛法按压,观察比较2种方法的疼痛程度。结果试验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试验组采用的无痛法可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满意度。

  • 标签: 儿童 静脉输液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进传统的方法,有效地减少了针尖滴血造成的医源性血液污染的现象,增强患者安全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将150例输液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75例,对照组7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实验组采用新的方法。观察两组时针头滴血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采用改进的方法滴血和患者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新的方法,后减少滴血,增加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质量。

  • 标签: 静脉输液 拔针方法
  • 简介:摘要静脉输液是医院常用的治疗方式也是护理常见操作,在静脉输液护理中最后一步为按压,不同按压方式对于患者的血管以及皮肤护理至关重要。本文对静脉输液方法及按压方法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中医综合科住院行静脉输液的150例患者进行研究,将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75例患者,对照组予以传统的针法,研究组予以舒适护理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研究组的疼痛率和皮下淤血率分别为3%、5%,对照组的疼痛率和皮下淤血率分别为12%、16%,研究组的疼痛率和皮下淤血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静脉输液中可以有效的降低疼痛和皮下淤血的发生率,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静脉输液拔针 舒适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输液治疗结束后如何是保护患者的血管及保证下一次穿刺顺利的前提.为了保护患者静脉,便于治疗,笔者对静脉输液患者输液完毕后采用新针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输液 静脉拔针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静脉输液后按压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5月份入院病人按单、双日入院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普通健康教育(一般常规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静脉输液后按压知识进行系统的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对静脉输液后按压知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疼痛、淤血、出血)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实施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静脉输液后按压知识水平,减少静脉输液后由于按压不当而产生的并发症,有利于保护病人血管,增加病人舒适度,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获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促进了护患沟通。

  • 标签: 健康教育 静脉输液 拔针后按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