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4 个结果
  • 简介:儿科学教学过程采取课堂讲授、多媒体应用及课堂互动等综合教学方法,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尤其课堂互动将被动接受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课堂学习气氛活跃,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有限理论学习过程基本掌握儿科学基本理论技能,为今后临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 标签: 儿科学教学 课堂互动 实践探讨
  • 简介:教学改革应用病案讨论式教学法、问题式学习(PBL)教学模式、比较归纳法及思维导图法,取得了很好教学效果,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 标签: 教学方法 中医儿科学 教学改革
  • 简介:目的总结手法配合中药治疗小儿髋关节滑囊炎疗效。方法57例患儿均运用手法配合消毒定痛散外敷治疗。结果第1周治愈率52.6%,第2周治愈率47.4%,治愈率100%。结论手法中药配合治疗小儿髋关节滑囊炎疗效确切,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 标签: 髋关节 一过性滑囊炎 手法 中药外敷
  • 简介:中医儿科临床,"若要小儿安,常受三分饥与寒"集中体现了"治未病"思想,二者思想内涵具有内在。重视脾胃养护,顺应四时寒温,未病先防,这是"治未病"思想在儿科调护基本要求,对于小儿日常养护防病治病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治未病 小儿 饮食 临床
  • 简介: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细菌腹泻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168例细菌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2组,每组84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十六角蒙脱石散治疗,3g/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3次/d,7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并记录大便性状、次数体温等指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19%,治疗组为89.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停止腹泻时间,血常规、大便常规恢复正常时间以及大便培养转阴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期间治疗后2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十六角蒙脱石散联合中药复方治疗细菌腹泻效果显著,可尽早改善临床症状,安全可靠,值得推荐作为临床细菌腹泻治疗药物。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细菌性腹泻 十六角蒙脱石散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小儿腹泻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收治61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1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护理,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2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7%,对照组为73.33%,2组护理满意度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分别为(1533.3±25.7)元、(5.3±1.4)d,对照组分别为(1957.3±35.4)元、(6.8±2.6)d,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能够促进腹泻患儿早日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种有效临床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腹泻 中西医结合 护理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观察引导式教育对脑瘫儿童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与促进。方法将82例2-7岁脑瘫儿童根据年龄、智能、功能障碍程度不同分为4组,均在我院接受全天引导式教育小组学习,1年后以脑瘫儿童实用技能评估记录表进行综合评估。结果82例脑瘫儿童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明显提高,进食、梳洗、穿衣、如厕等肢体功能障碍程度明显改善(P〈0.05)。结论引导式教育能明显提高脑瘫儿童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 标签: 引导式教育 脑瘫儿童 生活活动能力
  • 简介:目的探讨MxA蛋白与过敏紫癜(HSP)发病相关方法对29例HSP患儿及14例正常儿童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MxA蛋白,ELISA法检测血清IFN-α及柯萨奇B组病毒(CBV)-IgM、EB病毒(EBV)-IgM、腺病毒(ADV)-IgM。结果①HSP组MxA蛋白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②HSP组IFN-α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③HsP组CBV-IgM、EBV—IgM、ADV—IgM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④HSP组MxA蛋白与IFN-α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病毒感染可能过敏紫癜发病重要诱因:MxA蛋白可以作为检测病毒感染较理想指标。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病毒感染 MXA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眼睑浮肿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早期诊断临床意义,以指导临床医师早期诊断该病,减少误诊率。方法选取2004年8月至2014年4月我院儿科住院治疗153例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对其阳性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小儿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除典型临床表现发热、咽峡炎、颈部淋巴结肝脾肿大以外,以眼睑浮肿为首发症状病例占34.0%;以眼睑浮肿起病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病例,其浮肿出现时间与咽峡炎、扁桃体分泌出现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其均早于发热、淋巴结及肝脾肿大等其他临床表现出现时间,也早于实验室EB病毒抗体及嗜异凝集反应阳性结果出现时间。结论眼睑浮肿为小儿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早期重要临床表现之,给予此类患儿足够重视并及时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有助于本病早期诊断。

  • 标签: 眼睑浮肿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早期诊断
  • 简介: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紫癜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自拟牛角紫草汤。7~10d统计2组皮疹消失、腹痛缓解、关节痛缓解及尿常规恢复正常时间例数,作为近期疗效;随访6月,统计2组6月后各观察指标复发例数,作为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近期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6月后各观察指标复发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说明2组近期疗效相当,远期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牛角紫草汤结合西药治疗小儿过敏紫癜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牛角紫草汤 小儿过敏性紫癜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自拟清热凉血解毒方辅助治疗对小儿过敏紫癜肾炎湿毒内蕴型临床疗效凝血机制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过敏紫癜肾炎湿毒内蕴型患儿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对症治疗,如口服激素及抗凝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给予口服自拟清热凉血解毒方治疗,每日1剂,早晚分服。2组均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凝血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78.9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皮肤紫癜、腹痛、便血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D-二聚体、抗凝血酶、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清热凉血解毒方辅助治疗过敏紫癜肾炎湿毒内蕴型患儿临床疗效满意,可显著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有效改善凝血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小儿 湿毒内蕴型 清热凉血解毒方 凝血机制 临床观察
  • 简介:通过对小儿过敏紫癜证候表现病因分析,认为湿邪整个疾病过程起到了重要作用,临床治疗应当重视健脾化湿,顾护脾胃。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小儿 湿邪 病因
  • 简介:目的观察丹参酮Ⅱ_A对提高小儿过敏紫癜(HSP)血浆组织因子途径抑制(TFPI)水平作用,为干预肾损害新靶点、新手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89例HSP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治疗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_A注射液静脉滴注,2组均治疗7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血浆TFP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治疗后2组TFPI水平均显著上升(P<0.01),且治疗组上升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随访6月,对照组并发肾炎18例(40.0%),治疗组9例(2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月,2组并发肾炎患儿血浆TFPI水平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过程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丹参酮Ⅱ_A辅助治疗小儿HSP,可提高患儿血浆TFPI水平,干预肾损害。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小儿 丹参酮ⅡA注射液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肾损害
  • 简介: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扁桃体炎疗效。方法将60例小儿急性化脓扁桃体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自拟清咽退热汤,7d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4例,占36.8%;有效22例,占57.9%;无效2例,占5.3%;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治愈5例,占22.7%;有效11例,占50.0%;无效6例,占27.3%;总有效率为72.7%。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既退热快,又可使患儿扁桃体化脓及早消退,可以缩短病程及提高治愈率,疗效显著。

  • 标签: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清咽退热汤 小儿 中西医结合
  • 简介:目的:通过治疗前后过敏紫癜(HSP)患儿血清细胞因子IL-10、TNF-α表达变化,观察活血化瘀中药对HSP患儿免疫调节作用机制及细胞因子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相关.方法: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观察治疗前后血清IL-10、TNF-α表达变化.结果:急性期患儿血清IL-10、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缓解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①活血化瘀中药对HSP患儿血IL-10、TNF-α有调节作用.②HSP患儿血IL-10、TNF-α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有相关.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白介素-10 肿瘤坏死因子 中药治疗
  • 简介:原文小儿或病咳嗽,医家证分明,咳为有伤于肺经,嗽则脾家病证,有声无痰咳,无声有痰嗽真,时乎咳嗽病同临,有声有痰定。

  • 标签: 中医儿科 连载 咳嗽病 痰嗽
  • 简介: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寒饮郁肺型小儿喘息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西药抗感染、平喘、化痰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青龙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但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咳嗽、喘鸣、湿啰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寒饮郁肺型小儿喘息支气管炎疗效确切。

  • 标签: 小青龙汤 喘息性支气管炎 小儿 寒饮郁肺
  • 简介:史正刚教授治疗小儿咳嗽时,注重小儿特殊体质特点,明确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掌握用药时间,临床疗效颇佳。

  • 标签: 小儿咳嗽 临床经验 史正刚
  • 简介:目的比较儿科煮散剂与饮片汤剂对小儿肺炎喘嗽临床疗效经济成本分析,探讨中药煮散剂成本优势。方法对2010年10月至2013年3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病房收治300例肺炎喘嗽患儿按风寒闭肺、风热闭肺、痰热闭肺3种证型随机分配到煮散剂组饮片组,比较3种证型各自方剂不同剂型口服给药对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影响,观察煮散剂与饮片疗效差异,探讨煮散剂口服给药安全。同时,对煮散剂与饮片进行临床经济成本对比评价。结果煮散剂组小儿肺炎喘嗽3种证型临床疗效与饮片汤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但煮散剂组中药经济成本上明显少于饮片组。结论通过对小儿肺炎喘嗽3种证型临床观察及对比,煮散剂在有效、安全方面与饮片剂型无明显差异,但在经济成本土明显优于饮片汤剂型。

  • 标签: 肺炎喘嗽 煮散剂 饮片汤剂 临床疗效 经济成本
  • 简介:通过对代谢组学技术中医疾病证型分型及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应用进行论述,分析其小儿过敏鼻炎中医证型客观化研究应用可行,为小儿过敏鼻炎中医证型客观化研究提供条符合实际、简便可行方法

  • 标签: 代谢组学 呼吸系统疾病 小儿过敏鼻炎 中医证型 客观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