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小儿哮喘缓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儿科门诊诊治的哮喘患儿60例,伏天进行穴位敷贴治疗,每年敷贴9次为1个疗程,1年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15例,显效33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3%。结论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小儿哮喘缓解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哮喘缓解期 小儿 穴位敷贴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加味玉屏风散治疗儿童哮喘缓解的疗效。方法:将50例哮喘缓解儿童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给予加味玉屏风散口服,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2组均治疗3月,随访1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7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随访1年内哮喘发作次数分别为:治疗组(1.8±1.4)次,对照组(3.6±1.2)次,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加味玉屏风散治疗儿童哮喘缓解,可显著改善哮喘症状,明显减少哮喘反复发作的次数,提高哮喘患儿生活质量,安全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哮喘缓解期 加味玉屏风散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深入研究拔罐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探索拔罐治疗哮喘作用机制,从而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根据病情、症状、体征及相关理化检查等,选取60例确诊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对症治疗和口服中药辨证施治,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辅助以拔罐疗法,3d1次,3次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率为43.33%、总有效率为96.66%,对照组临床控制率为26.66%、总有效率为80.00%,治疗组哮鸣音消失时间(3.90±0.369)d,对照组哮呜音消失时间(5.43±0.471)d,治疗组临床控制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哮呜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拔罐外治疗治疗小儿哮喘具有操作简单、病程短、痛苦小、效果好、无不良反应等特点。

  • 标签: 拔罐法 小儿哮喘 发作期 热哮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联合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缓解)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4例哮喘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2例,实验组采用补肾中药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治疗治疗6月后,测量肺通气功能,随访3-12月,对复发时间和人次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实验组肺通气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急性发作频次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效果优于单纯糖皮质激素治疗

  • 标签: 哮喘 儿童 糖皮质激素 中医药治疗 预防
  • 简介:目的观察自拟参萸汤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用参萸汤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患儿114例,2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愈35例,显效7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5.6%。结论本方具有固密腠理、抵御外邪之功效,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能达到预防性治疗的目的。

  • 标签: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参萸汤 中医药疗法
  • 简介:从中医辨证施治、中西医结合内治法、中医外治法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小儿哮喘缓解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认为应当规范中医诊断及疗效评价标准,改革中药剂型,深入开展新领域的实验研究。

  • 标签: 中医药疗法 小儿 哮喘缓解期 综述
  • 简介: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加味辅助治疗小儿哮喘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哮喘发作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2组均给予抗炎、改善通气、解痉平喘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予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2组均以7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最大呼气流量(P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FEV1、PEF较治疗前均升高明显(P<0.05),且治疗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明显(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27%,治疗组为97.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味辅助治疗小儿,哮喘发作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肺通气功能及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哮喘 发作期 痰热壅肺 麻杏石甘汤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加味茯苓汤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患儿采用加味茯苓汤结合运动、饮食疗法治疗。结果显效6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6.36%。结论加味茯苓汤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有较好疗效。

  • 标签: 单纯性肥胖症 加味茯苓汤 儿童期
  • 简介:目的观察健脾益肺方辅助治疗哮喘缓解肺脾气虚型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7月至2016年4月于我院儿科收治的哮喘缓解肺脾气虚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健脾益肺方治疗,2组均治疗3月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哮喘发作情况均显著改善,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IgA,IgG,IgM水平显著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IgA,IgG,IgM水平未见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CD3+,CD4+,CD4+/CD8+水平显著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D3+,CD4~+,CD_4~+/CD_8~+水平未见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治疗组为92.86%,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肺方辅助治疗哮喘缓解肺脾气虚型可显著改善患儿的发作次数,提高机体免疫力,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哮喘缓解期 肺脾气虚型 健脾益肺方 免疫功能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缓解脾胃虚弱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8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儿科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缓解且中医证型属于脾胃虚弱型的85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2例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治疗组43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口服四君子汤联合子养亲汤,2组均3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每月哮喘发作次数、每月喘息症状持续天数、每月上呼吸道感染次数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症状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治疗组CD_3+,CD4+,CD4+/CD8+水平显著升高(P〈0.05),但对照组CD3+,CD4+,CD4+/CD8+水平改善不明显(P〉0.05);治疗后2组IL-6水平降低,INF-γ水平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19%,治疗组为93.02%,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君子汤、子养亲汤联合西药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缓解脾胃虚弱型疗效显著,能更好地改善患儿的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儿童支气管哮喘 缓解期 脾胃虚弱 四君子汤 三子养亲汤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关节融合+跟腱延长+跖筋膜切断的手术方法治疗马达加斯加共和国(以下简称马国)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60足)患儿采用关节融合+跟腱延长+跖筋膜切断的手术方法治疗,术后长腿管形石膏固定足踝部于矫正位、膝关节屈曲30°,抬高患足,密切观察患肢血液循环,12~14d拆线,6周后拔除克氏针,更换短腿管形石膏固定,逐渐练习关节活动,带管形石膏下地功能锻炼。术后进行疗效评价,术前及末次随访分别测量足跖屈角度、背屈角度及侧位X线片距跟角度。结果术后40例患儿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月至2年,平均16月,畸形矫正满意,未见复发,足负重行走功能良好。其中优34足,良15足,可11足,优良率达81.7%;术后末次随访时跖屈角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时背屈角度及侧位距跟角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施行关节融合+跟腱延长+跖筋膜切断术方法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只要手术操作过程准确得当,术后矫形处置得当,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在马国这种一次性手术是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三关节融合 小儿 马蹄内翻足 矫形术
  • 简介: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部曲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至2017年在我院儿科诊治的130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及静脉滴注氨溴索、糜蛋白酶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口服自拟方,按部曲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和症状、体征及检查量化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6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症状、体征及检查量化评分均显著下降,且治疗组降幅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部曲治疗小儿肺炎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炎 小儿 中西医结合 三部曲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电刺激定位引导埋线治疗脑瘫患儿小腿头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将18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电刺激定位引导埋线组(埋线组)和电刺激定位引导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组(肉毒素组),观察治疗1月后患儿的踝背屈曲度、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分、改良Ashworth法评分。结果肉毒素和埋线治疗1月后患儿踝背屈曲度、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分、改良Ashworth法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埋线组对患儿踝背屈曲度的改善弱于肉毒素组(P〈0.05),但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分、改良Ashworth法评分与肉毒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定位引导埋线治疗脑瘫患儿小腿头肌痉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电刺激 埋线 穴位治疗 A型肉毒毒素 脑瘫
  • 简介:目的观察桑菊仁汤治疗风热夹湿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风热夹湿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利巴韦林,治疗组口服桑菊仁汤,治疗3d后统计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2.5%,治疗组9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采用桑菊仁汤治疗风热夹湿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小儿 风热夹湿型 桑菊三仁汤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防哮颗粒对儿童哮喘缓解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机理。方法将90例哮喘缓解儿童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防哮颗粒(中药治疗组)、固本咳喘片(中成药对照组)口服,普米克都保(西药对照组)雾化吸入,观察患儿用药前后主要症状、体征、呼吸道感染次数、肺功能的变化及对患儿气道炎性因子、免疫因子的影响,并统计3组之间的疗效。结果防哮颗粒的总有效率为93.33%,在减轻患儿主要症状、体征,减少感冒次数等方面优于两对照组;在改善肺功能方面与普米克都保的疗效相近,而明显优于固本咳喘片(P〈0.01);并能降低哮喘缓解儿童血清中炎性因子TNF-α、EOS、免疫因子IgE的含量,抑制气道慢性炎症反应;提高IgA、IgG、IgM水平,增强患儿免疫力。结论防哮颗粒通过抑制气道慢性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调节患儿免疫功能,改善其肺功能,从而达到防治本病的目的。

  • 标签: 儿童哮喘缓解期 防哮颗粒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观察字经流派小儿推拿联合小儿开胃增食合剂治疗小儿脾失健运型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5例厌食症脾失健运型患儿随机分为合剂组、推拿组和联合组,每组45例,分别予小儿开胃增食合剂口服、字经流派小儿推拿及两者联合治疗,治疗7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3组体质量平均增加量,治疗前后微量元素(钙、铁、锌)水平,食欲、食量、腹胀、便秘症状积分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联合组体质量平均增加量显著优于合剂组、推拿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剂组与推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微量元素(钙、铁、锌)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3组微量元素水平较同组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组升高幅度优于合剂组、推拿组(P<0.05)。治疗前3组食欲、食量、腹胀、便秘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3组症状积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下降幅度大于合剂组与推拿组(P<0.05)。合剂组总有效率为82.22%,推拿组为80.00%,联合组为95.56%,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合剂组与推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字经流派小儿推拿联合小儿开胃增食合剂治疗小儿厌食症脾失健运型优于单一治疗方法,可促进微量元素(钙、铁、锌)的吸收、增加体质量,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厌食症 脾失健运型 小儿开胃增食合剂 三字经流派 小儿推拿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小儿多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多动症患儿进行针刺治疗,取穴大椎、长强、鸠尾,均强刺激,不留针,每周针刺1次,6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40例,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3%。结论大椎、长强、鸠尾穴联合应用,可通任督二脉,以调心、肝、肾之生理功能,共同起到治疗儿童多动症的良好效果。

  • 标签: 针刺 儿童多动症 任督二脉
  • 简介:参苓白术散合甲散具有健脾气、渗水湿、祛瘀滞、化疳积的功效,在肺脾胃相关理论的指导下,灵活运用该方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可使脾运得健,湿积得清,卫外得固,身体康健。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小儿健康保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 标签: 参苓白术散 三甲散 脾胃理论 儿科疾病
  • 简介:就小儿癫痫的病因病机、治则、内治法、外治法(针刺疗法、推拿疗法、穴位埋线法、割治疗法)、针药内外合治进行了综述,并指出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和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

  • 标签: 小儿癫痫 中医治疗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