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最主要的目的是明确临床应用哪一种护理模式能够使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在术后获得更加理想的护理效果。方法:共收集了74例,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两个组别,其中一个组别的名称是一般组,此组患者接受的是常规护理,另一组被命名为整体组,接受的是基于护理程序导向的整体护理干预。结果:首先,通过术后(术后1周)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看,整体组的护理效果更好,发生率更低,两组差异的统计学分析结果为P

  • 标签: 冠状动脉 支架植入 护理程序 整体护理
  • 简介:患者女,33岁。体检发现血压高3年,头晕憋气1年入院。3年前体检时发现右上肢血压24/13kPa,胸部有血管杂音,诊断高血压病,给予卡托普利口服。1年前出现头晕、憋气,劳累后加重,长时间行走、站立可引起双下肢乏力,即来本院就诊,以“多发性大动脉炎”收入院。查体:右上肢血压23/9kPa,左上肢血压16/8kPa。心界左下扩大,心尖区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左锁骨上闻及4/6级收缩期喷射样血管杂音,向颈部、胸前及左肩部传导;右锁骨上闻及3/6级收缩期喷射

  • 标签: 颈内动脉支架 置入术 血管杂音 锁骨 迷走神经反射 双下肢乏力
  • 简介:1例58岁男性患者因突发胸痛行急诊冠状动脉(冠脉)造影于前降支置入支架1枚,术后给予阿司匹林100mg(1次/d)和氯吡格雷75mg(1次/d)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2周后患者再次出现胸痛入院,冠脉造影示支架血栓形成。行血栓抽吸,同时血栓弹力图检测示氯吡格雷低反应性。增加氯吡格雷剂量至150mg、1次/d。1个月后复查血栓弹力图,示二磷酸腺苷的抑制率在正常范围,同时复查冠脉造影示支架血流通畅。门诊随访3个月,患者未再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

  • 标签: 氯吡格雷 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及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及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的425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脉支架植入患者(2020年9月--2021年9月)为研究对象,随机分2组,组别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纳入212例)和观察组(根据术后并发症特点及诱因,实施预防护理,纳入213例)。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状动脉造影及冠脉支架植入并发症风险高,需做好预防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预后。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 冠脉内支架植入术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胆总管金属支架置入和食管带膜支架置入动脉化疗相结合治疗恶性胆道狭窄,食管恶性狭窄,食管气管瘘,及纵隔瘘的临床经验和疗效分析。材料与方法恶性梗阻性黄疸4例,恶性食管狭窄7例,恶性食管肿瘤并食管气管瘘或食管纵隔瘘4例,全部操作均在电视透视监视下进行。4例采用经皮肝穿胆道置入支架均获成功,其中3例为一次性置入支架,1例先行胆汁引流(PTCD)后再置入金属支架支架植入后总胆红素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例支架置入后行动脉化疗。7例恶性食管狭窄,4例并食管气管瘘或食管纵隔瘘均一次性顺利完成支架置放。8例支架置入术后加动脉化疗,平均生存期为8个月,支架植入后加动脉化疗组平均生存期为11个月。结论胆道支架置入动脉化疗相结合是治疗手术无能的胆道、食管恶性梗阻性狭窄的有效方法.且安全,简单。

  • 标签: 动脉化疗 临床应用 内支架置入术 食管气管瘘 纵隔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80例患者经桡动脉路径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9例获得成功,11例穿刺失败。所有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具有术后不须严格卧床,创伤小,止血容易,并发症少的优点,操作成功率高,临床应用安全。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术 桡动脉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比较高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支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对住院与临床随访结果的影响。方法212例高龄(年龄〉75岁)患者,根据血运重建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PCI支架组149例和CABG组63例,记录其临床与造影特征、血运重建情况和住院临床结果等资料,并进行临床随访。主要观察终点为住院与随访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所有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CABG组相比,PCI组的院内MACCE发生率较低(2.0%vs12.7%,χ2=10.3,P〈0.05);院内死亡率较低(2.O%V87.9%,χ^2=4.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ABG组院内MACCE发生的风险显著高于PCI组(P〈0.05)。平均随访19个月(中位时间579d)显示,2组MACCE(17.2%VS13.7%,P=0.57)、再次血运重建(P〉0.05)、卒中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与CABG组相比,PCI组随访期间MACCE风险较低(P〈0.05)。结论与CABG相比,高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院内及随访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较低。

  • 标签: 冠状动脉支架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高龄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心脏康复治疗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限定为接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例选取时间:时间为2022年1月到2023年6月,共计60例,分析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心脏康复治疗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干预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心脏康复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助于术后患者身体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长期生存率。

  • 标签: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心脏康复治疗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对冠状动脉痉挛致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冠状动脉痉挛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特点与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9月至2009年10月12例因冠状动脉痉挛致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内科治疗后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示正常或仅管腔不规则,其中2例中发生冠状动脉痉挛并植入冠状动脉支架.经3~6个月随访这2例患者内科治疗效果不佳,院外曾多次发作胸痛伴心电图下壁导联ST段抬高,喷服硝酸甘油缓解,余患者规律服用药物再无胸痛发作.结论冠状动脉痉挛是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原因之一,部分患者对常规钙离子拮抗剂及硝酸甘油无效,对此类患者介入治疗尚无明确指征.对药物强化治疗无效、有反复缺血症状患者植入冠状动脉支架可能是有益的选择.

  • 标签: 冠状动脉痉挛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造影
  • 简介: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目前已被作为判断血流速度的一个重要指标。Mangiefi等曾报道7%合并心绞痛的慢血流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是正常的。但存在冠状动脉慢血流。KempHG等发现15%具有典型胸痛的患者冠状动脉正常,但存在冠状动脉慢血流。严重的冠状动脉溶栓治疗后、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冠状动脉造影中存在气体栓塞等也会导致冠状动脉血流减慢,有些冠状动脉血流减慢还相关于冠状动脉扩张、痉挛.以及心肌病、瓣膜病、结缔组织等病变,但这些病因所导致的冠状动脉血流减慢具有不同于以上的病理生理机制和临床意义。近些年随着冠状动脉造影的应用和普及,临床医生对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越来越重视。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慢血流 冠状动脉血流 冠状动脉造影术 冠状动脉正常 动脉溶栓治疗
  • 简介:冠状动脉瘘是指左右冠状动脉或其分支与心脏或大血管之间存在异常交通,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我院自1996年以来收治冠状动脉瘘2例,报告如下:

  • 标签: 外科治疗 诊断 冠状动脉瘘
  • 简介: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手术配合。方法总结我院近年来开展的156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配合过程。结果156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发生配合失误。结论手术护士必须做到术前了解病情,并熟悉手术程序和步骤,充分准备器械,熟悉掌握特殊器械的使用,中主动迅速准确的传递器械,与者密切配合,并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手术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