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泮托拉唑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2例。试验组术后给予泮托拉唑钠静脉滴注预防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对照组给予西咪替丁,两组均用药7d。结果试验组4例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18.18%,对照组为36.36%(P<0.05)。12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不良反应患者中,6例患者年龄小于50岁,6例患者年龄大于50岁,对比无差异显著(P>0.05)。结论泮托拉唑可有效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尤其适用于高龄患者。

  • 标签: 泮托拉唑 全髋关节置换术 上消化道出血 预防
  • 简介:关节是全身最大的关节,承受人体的大部分重量,是最易损伤的关节之一。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由于膝关节的退行性改变和慢性积累性关节磨损,引起膝部关节软骨变性,关节软骨面反应性增生,骨刺形成,导致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伴关节活动弹响及摩擦音的一种病症。本文将结合案例介绍推拿按摩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 标签: 推拿按摩 关节软骨变性 关节软骨面 关节疼痛 关节间隙 内外膝眼
  • 简介:目的探讨臭氧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最合适的臭氧浓度。方法选择1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均分为A、B、C3组各60例,分别予以A、B、C组20μg/ml、30μg/ml和40μg/ml的医用臭氧20ml和玻璃酸钠2ml膝关节腔内注射,每周1次,连续5周,比较不同浓度臭氧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前后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变化情况、疗效。结果B组治疗后VAS评分较A、C组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A、C组的85.0%、8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0μg/ml的臭氧联合玻璃酸钠治疗中老年骨性关节炎效果优于20μg/ml和30μg/ml的臭氧联合玻璃酸钠,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玻璃酸钠 臭氧 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
  • 简介:目的观察玻璃酸钠联合塞来昔布及神经妥乐平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玻璃酸钠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神经妥乐平治疗。治疗后评价2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HSS评分和Lyshol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联合塞来昔布及神经妥乐平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较好,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玻璃酸钠 神经妥乐平 塞来昔布 HSS评分 Lysholm评分
  • 简介: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72例行单侧TKA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两组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CA),背景剂量为2~3mL/h,自控剂量为2mL/30min,锁定时间30min。对照组予芬太尼镇痛,负荷量芬太尼为1μg/kg;治疗组予芬太尼+氟比洛芬酯镇痛,负荷量氟比洛芬酯为1.8μg/kg。均治疗7d。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术后8,12,24,48,72,168h视觉模拟评分(VAS)降低(P<0.05),术后镇痛满意度及膝关节屈曲活动度升高(P<0.05),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能有效缓解TKA术后疼痛程度,增加膝关节活动度,镇痛满意度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氟比洛芬酯 全膝关节置换术 疼痛 镇痛 疗效观察
  • 简介:手部骨关节炎是手外科医生比较常处理的一种疾病,当骨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影响日常生活以及保守治疗无效时,常需手术治疗。目前手术治疗方式主要包括关节融合和关节置换,但关节融合减少了关节的活动度,而关节置换则受不同植入物、复发率、术后并发症、经济因素等方面影响。来自印度的Arenas-Prat医生针对目前的情况提出一种新术式,即对患侧掌指关节行去神经化。该方

  • 标签: 掌指关节 关节融合 去神经 手术治疗方式 外科医生 关节置换
  • 简介:正常情况下,处于关节囊内层的滑膜组织,可以分泌很少量的液体,以保证关节面在磨动时更滑润,就像在机器里加润滑油一样。但当关节内部出现细菌性、物理性或是化学性刺激时,就会令滑膜发生反应,引起充血、水肿,并且渗出液体,导致关节囊膨胀、关节肿胀。久而久之,便成了慢性滑膜炎。在众多引发慢性滑膜炎的原因中,长时间的寒冷刺激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 标签: 关节囊 慢性滑膜炎 保暖 滑膜组织 化学性刺激 关节肿胀
  • 简介:关节作为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其所承受的体内外因素导致的各种膝关节病损日益增多,如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半月板损伤、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等。针对膝关节的各种疾病与损伤,临床上开展了各类相应的手术进行治疗,如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kneearthroplasty,TKA)及各种关节镜手术等。与此同时,关于膝关节手术的术中及术后镇痛也越来越引起骨科及麻醉医生的关注。

  • 标签: 关节镜手术 围手术期 ARTHROPLASTY 全膝关节置换术 半月板损伤 镇痛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小切口空心钉前后向经距骨颈跟骨体内固定融合后距下关节治疗创伤性跟距关节炎的疗效。方法14例创伤性距下关节炎患者通过跟距关节后方跟腱外侧小切口,沿后跟距关节面走行方向用空心钻平行钻出2个骨隧道,骨隧道内植骨,经距骨颈跟骨体空心钉内固定融合后距下关节。结果本组14例后距下关节融合术后,均在5~9个月内达骨性融合,平均时间(6.44±1.03)个月。用Maryland足功能评分标准评定,术前平均分(44.23±1.23)分,术后平均分(82.14±2.15)分,平均增加(38.16±1.23)分。结论微创前后向空心钉固定融合后距下关节治疗创伤性跟距关节炎,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牢固,骨融合确切,距下关节疼痛明显缓解的优点。

  • 标签: 空心钉 距下关节融合 创伤性跟距关节炎
  • 简介: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骨关节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18例骨关节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康复护理,对不同护理方式的护理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9%高于对照组76.3%,并发症发生率5.1%低于对照组2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在提高骨关节病患者护理疗效方面价值显著,且可减少并发症发生,临床应推广应用。

  • 标签: 康复护理 骨关节病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严重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风湿科收治的严重RA患者57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联合组28例和常规组29例。两组患者均给与甲氨蝶呤治疗,联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均治疗24周。结果治疗后,联合组的晨僵时间、休息痛、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较常规组显著减少,握力显著增强(P<0.05);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白细胞介素-1(IL-1)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降低幅度更显著(P<0.05);治疗12周后,联合组的ACR50率为21.43%,显著高于常规组的3.45%(P<0.05),两组患者的ACR20及ACR70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联合组的ACR70率为42.86%,显著高于常规组的6.90%(P<0.05);治疗过程中联合组的不良反应率为25.00%,常规组为10.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英夫利西单抗辅助甲氨蝶呤治疗严重RA患者,有更显著的临床疗效,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英夫利西单抗 类风湿关节炎 药品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分析普通接骨板与锁定接骨板治疗成人闭合性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跟骨骨折68例(72足),男56例,女12例,4例男性为双侧。年龄18~71岁,平均35岁。应用Sanders分型,其中Ⅱ型15足,Ⅲ型46足,Ⅳ型11足。其中应用非锁定跟骨接骨板治疗44足(A组),应用锁定跟骨接骨板治疗28足(B组)。排除术前合并同侧下肢骨折、同侧血管损伤及同侧下肢开放性损伤患者。结果两组64足切口一期愈合,5足切口不愈合或延迟愈合,给予换药后瘢痕愈合,3足出现皮肤软组织缺损内固定物外露,换药清创后行同侧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转移修复后愈合。手术前后B觟hler角两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3例(64足)获得随访,随访12~26个月,应用AOFAS评分评价,优(90~100分)49足,良(75~89分)13足,一般(50~74分)2足,优良率96.9%。结论应用锁定与非锁定接骨板治疗闭合性成人跟骨骨折均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两种方法的疗效并无显著性差异。

  • 标签: 跟骨 骨折 内固定 锁定接骨板 治疗
  • 简介:目的了解骨关节炎大鼠丘脑腹后外侧核(VPL)痛敏神经元(PSN)放电频率变化规律及其与运动评分、站立评分、关节曲升评分和软骨厚度之间的相关性,探讨VPLPSN放电频率变化规律在关节炎疼痛评估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采用高浓度弗氏佐剂制备单发弗氏佐剂关节炎动物模型,分别于3、4、6、8、12周随机选择6只行功能评分后采用MRI扫描关节软骨厚度,并监测大鼠VPL内PSN放电频率变化规律。结果骨关节炎大鼠随造模时间延长软骨逐渐变薄;运动评分、站立评分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关节曲升评分则逐渐升高,而VPL内PSN的放电频率则随造模时间延长逐渐升高,6周时达高峰(81±5)Hz,随后逐渐降低,12周时降低为(39±4)Hz。经相关分析显示VPL内PSN的放电频率与运动评分、站立评分呈负相关,与关节曲升评分呈正相关,而与软骨厚度无明确相关性。结论VPL内PSN放电频率变化规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骨关节炎疼痛程度,未来有望可以作为骨关节炎疼痛评估的重要指标。

  • 标签: 骨关节炎 疼痛 滑膜 核痛敏神经元 放电频率
  • 简介:目的:分析甲氨蝶呤与依那西普联用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2月间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2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与依那西普联用治疗,治疗12周后分析其临床指标值改善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缓解,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氨蝶呤与依那西普联用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短期疗效较好,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 甲氨蝶呤
  • 简介:目的考察及分析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的主要原因。方法选择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月1日于我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92例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人工流产方法分为药物流产组45例和手术流产组47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正规诊疗方案。结果药物流产组继发不孕的主要病因为输卵管阻塞,其次为排卵障碍;手术流产组继发不孕的主要病因为盆腔炎,其次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宫腔粘连、子宫内膜纤维化,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一次组与流产两次及两次以上组比较,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多,人工流产并发症发生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引发的多种并发症是导致继发不孕的重要原因。临床工作的重点在于对继发不孕的预防,医务工作者应加大对计划生育知识的普及力度,尽量避免人工流产,从而减少继发不孕的发生。

  • 标签: 人工流产 药物流产 手术流产 继发不孕
  • 简介:目的分析二尖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停留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施行二尖瓣膜置换术的1144例患者临床资料纳入研究。根据患者术后ICU停留时间是否延长(停留时间延长定义为ICU停留时间≥3d)分为ICU延长组和ICU未延长组。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ICU延长组94例,发生率为8.2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动脉高压≥60mmHg、左心室射血分数〈50%、自身瓣膜病变类型、呼吸机辅助时间≥48h、房性心律失常、住院期间再次气管插管、近期心衰、体表面积〈1.5m2、术前左心房直径≥5.0cm、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7.0cm、术前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5.0cm、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白蛋白、血小板计数、血钾、血钠、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凝血功能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呼吸机辅助时间≥48h、房性心律失常、术前左心房直径≥5.0cm、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7.0cm、术前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5.0cm为术后ICU停留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医生对于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早期识别、尽早干预,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

  • 标签: 二尖瓣成形术 ICU停留时间延长 危险因素
  • 简介:华法林作为临床抗凝治疗最常用的口服抗凝药,广泛应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心房颤动、肺栓塞、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等的抗凝治疗中[1]。但在抗凝治疗过程中,华法林的抗凝作用易受其他药物、食物、遗传、年龄、体重、疾病、环境等因素影响[2],使其抗凝作用发生变化。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 华法林 国际标准化比值 药学服务
  • 简介:目的:探讨米力农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心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将120例风湿性心脏病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行瓣膜置换术后,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强心、利尿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米力农0.5μg/(kg·min)持续静脉泵入、连用3d。术后第5日评估2组患者的心功能,进行心脏彩超检查,测定心脏指数。结果:术后第5日,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3.33%(38/60),观察组为93.33%(56/6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射血分数、短轴缩短分数和心脏指数分别为(39±4)mm、(54±6)mm、55%±5%、33%±3%和(3.4±0.3)L/(min·m^2),观察组分别为(36±3)mm、(49±6)mm、63%±7%、37%±4%和(3.8±0.4)L/(min·m^2),2组以上各项指标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力农能够有效改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的心功能。

  • 标签: 米力农 心脏瓣膜置换 心功能
  • 简介:目的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为载体制备用于连接于人工晶体的金雀异黄素微球。方法采用改良的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金雀异黄素微球,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以动态透析法评价微球的体外释放。结果以水相与油相的比值和聚乙烯醇浓度为考察因素,以包封率、载药量和粒径为考察指标进行处方优化,结果表明二次多项式拟合的效果较好,较优的处方为聚乙烯醇浓度0.88%;水相与油相的比值为6.46。通过优化处方制得的微球形态圆整,包封率、载药量、平均粒径分别为73.72%、6.70%和34.21μm,与方程预测值的偏差分别为1.25%、1.33%和7.81%,微球体外168h累计释放率达64.53%。结论本试验建立的处方优化模型预测性良好,制得的金雀异黄素微球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并且满足长效缓释的要求。

  • 标签: 金雀异黄素 微球 星点设计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体外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