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单发肝细胞癌患者肝癌切除术后预后的多个常见临床因素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2月至2017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单发肝细胞癌接受肝癌切除术的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82例,女性14例,年龄26~73岁,中位年龄48.5岁,采用Kaplan-Meier单因素法、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可能影响预后相关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术前AFP、肝硬化、瘤体最大直径、MVI分级、分化程度、包膜完整性、癌旁转移、GGT(复发)、复发时间、肝内(含血管)转移、远处转移、生存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提示:肿瘤包膜完整、癌旁转移、肿瘤直径、MVI是影响患者术后总生存期和无瘤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肝内转移、远处转移顾名思义也是术后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随访GGT升高是总生存期和无瘤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因素Cox分析提示:肿瘤包膜完整、肿瘤直径、MVI是影响SLHCC患者肝切除术后总生存期和无瘤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包膜完整性、肿瘤直径、MVI均是影响患者术后总生存期和无瘤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癌旁肿瘤阳性意义亦不容忽视;术后随访中GGT值也是总生存期和无瘤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表达升高起到警示术后复发或转移的可能。

  • 标签: []肝细胞癌 单发肝细胞癌 肝癌切除术 肝癌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慢性肾小球肾炎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方法 80例研究对象为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在本院接受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及心理健康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无差异(P>0.05),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心理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有效的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慢性肾小球肾炎 综合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膀胱肿瘤采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的临床功效及患者预后恢复情况。方法:患膀胱肿瘤患者60例,入院时间2019年1月至2023年9月,分配组别以随机数字表方式,常规组做开放性膀胱部分切除术,观察组行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疗效分析。结果:手术相关指标各项相比,观察组较常规组良好(P<0.05),术后并发症发病率统计数据,观察组较常规组发病率低(P<0.05)。结论:膀胱肿瘤以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进行治疗,手术具有良好时效性且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有良好手术安全性。

  • 标签: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 膀胱肿瘤 应用效果 临床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临床的应用价值,评估其预后。方法:2021年7月到2022年8月,选入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所有病人均接受冠脉介入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相关指标,评估其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随访1年中,有3例死亡,7例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患者心功能指标EF值、BNP、血压、心率与治疗前相比改善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介入疗法的应用,有助于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功能,提高其预后效果。

  • 标签: 冠心病 老年患者 冠脉介入疗法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面护理措施对ICU重症肺炎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12月我院ICU重症肺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全面护理措施。比较两组预后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OI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RSBI、RR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中的躯体功能、心理活动、社会能力、物质生活状态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全面护理措施对ICU重症肺炎患者具有积极意义,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全面护理措施 ICU重症肺炎 呼吸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护理风险管理对重症肺炎呼吸机辅助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重症肺炎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ICU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APACHE II评分低于对照组,呼吸机使用时间、ICU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改善重症肺炎呼吸机辅助治疗患者的预后,减少相关并发症。

  • 标签: ICU护理风险管理 重症肺炎 呼吸机辅助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异位妊娠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预后情况影响作用。方法:40例患有异位妊娠患者,就诊时间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奇偶数划分,常规组实施单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做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分析疗效。结果:异位妊娠治疗有效率统计,两组中以观察组有较高治疗有效率(P<0.05),经回访,做预后妊娠情况统计,观察组高于常规组再次妊娠率、宫内妊娠率(P<0.05)。结论:米非司酮、甲氨蝶呤做联合用药,对于异位妊娠具有较高有效率,且有助于维护患者预后妊娠。

  • 标签: 米非司酮 甲氨蝶呤 联合治疗 异位妊娠 应用效果 预后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优质护理用于小儿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及其对儿童预后的影响。方法:共选择了60例符合条件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时间和患者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实验组的术后恢复时间平均为5.8小时,较对照组的6.8小时更短。实验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0%,较对照组的85%更高。结论:优质护理在小儿手术室护理中具有显著的效果。通过提供针对性、温暖且贴心的护理服务,优质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快患者的恢复时间,并提高患者对手术过程的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护理 于小儿手术室护理 效果影响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通过优化溶栓流程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DNT和预后的影响。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综述和分析,揭示了优化溶栓流程对缩短DNT、提高患者预后的重要性,以及实施优化溶栓流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标签: 急性缺血性卒中 溶栓治疗 预后 优化流程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治疗穿孔性阑尾炎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患者预后情况。方法:40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2022年1月至同年12月就诊,随机分配,常规组行开腹阑尾切除术,观察组做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分析疗效。结果:术后恢复相关指标,统计数据,相比以观察组用时短(P<0.05),观察组较常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治疗穿孔性阑尾炎,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且手术具有较高安全性。

  • 标签: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穿孔性阑尾炎 治疗效果 预后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创引流术治疗在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的应用及临床预后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进行治疗的50例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选择的时间确定在2020年1月~2023年9月,随机分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比组,每组25例。对比组进行传统开颅术治疗,研究组进行微创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lasgow Coma Scale,GCS)、血肿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GCS评分、血肿量高于对比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比组,比较P<0.05。结论:微创引流术有利于提高脑外伤硬膜外血肿患者整体疗效,其近期预后效果更佳,值得推荐。

  • 标签: 微创引流术 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 GCS评分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应用于机械通气治疗的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66例机械通气治疗的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患者,时间为2022.03~2023.03,分组应用抽签法,各组33例。参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急诊护理。统计各组护理结果。结果:试验组各项生命指标均比参照组优异,P<0.05。结论:急诊护理的应用,利于改善机械通气治疗的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患者的预后

  • 标签: 机械通气 急性呼吸功能衰竭 急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对耐药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期间内我院治疗的58名患有耐药肺结核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编码后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29名患者。试验期间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法进行护理治疗,对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法的基础上应用集束化护理法对其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本次实验中实验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明显差于实验组患者,p<0.05,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耐药肺结核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可以在治疗过程中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使患者更加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从而提高其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领域值得广泛推广应用该护理方式。

  • 标签: 耐药肺结核 集束化护理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全身麻醉后苏醒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全身麻醉后苏醒期患者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共计46例,均于2023.01-2023.06参与研究,并将随机法作为分组依据,设置组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比不同的护理价值。结果 护理效果,观察组的体温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体温恢复时间以及手术室转出时间均较短,对比差异显著(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其中观察组发生率更低。结论 对全身麻醉后苏醒期患者开展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价值显著,可推广。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全身麻醉 苏醒期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检测MMP-2,MMP-9及CD133指标水平预测其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00例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实验时间段为2022年1月-2023年2月,分析患者MMP-2,MMP-9及CD133指标。结果:选取的100例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MMP-2、MMP-9、CD133阳性各为49%(49/100)、56%(56/100)、64%(64/100);MMP-2、MMP-9及CD133指标数值与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病理分级呈正相关(P<0.05);MMP-2、MMP-9及CD133指标数值与患者临床分型呈正相关(P<0.05);MMP-2、MMP-9及CD133指标数值与患者转移情况呈正相关(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MMP-2与MMP-9、CD133与MMP-9在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中呈正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患者三指标阳性表达平均生存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3、0.017、0.043)。结论: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预后预测,可通过检测MMP-2,MMP-9及CD133指标数值实现。

  • 标签: []MMP-2 MMP-9 CD133 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 临床预后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冠心病增强型体外反搏患者心脏康复运动处方的应用效果及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1月~12月间,本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300例进行研究。患者均接受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并设计对照研究,抽签法随机分2组,150例/组。对照组联用常规药物,观察组则于对照组基础上再增加心脏康复运动处方。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心功能、心肌酶谱水平。结果 治疗效果中,观察组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心功能水平中,观察组治疗后6MWT、E/A水平较对照组高,cTnI、NT-proBNP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中,心脏康复运动处方可应用效果显著,可促进康复,并改善心功能,利于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增强型体外反搏 心脏康复运动处方 临床效果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奥美拉唑+甲硝唑分别联合克拉霉素与阿莫西林对慢性胃炎伴消化性溃疡患者预后恢复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我院救治的90例慢性胃炎伴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45人。对照组采取奥美拉唑+甲硝唑联合阿莫西林,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甲硝唑联合克拉霉素,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为93.33%,显然高于对照组80%,不良反应为6.66%,显然低于对照组24.44%,P<0.05。结论:在慢性胃炎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中,有助于患者身体康复。

  • 标签: 慢性胃炎伴消化性溃疡患者 奥美拉唑 甲硝唑 阿莫西林 克拉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