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全身麻醉后苏醒期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8
/ 2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全身麻醉后苏醒期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分析

景婉红,梁惠方

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麻醉科,新疆省乌鲁木齐830011

摘要 目的 分析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全身麻醉后苏醒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全身麻醉后苏醒期患者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共计46例,均于2023.01-2023.06参与研究,并将随机法作为分组依据,设置组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比不同的护理价值。结果 护理效果,观察组的体温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体温恢复时间以及手术室转出时间均较短,对比差异显著(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其中观察组发生率更低。结论 对全身麻醉后苏醒期患者开展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价值显著,可推广。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全身麻醉;苏醒期;预后

麻醉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必然手段,其可以帮助患者减缓手术侵入性操作造成的疼痛感,使患者在舒适的状态下完成手术。而全身麻醉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种麻醉方式,适用范围广,效果理想,但因全身麻醉使用的麻醉药物剂量较大,使得患者术后的苏醒时间相对延长,易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遂为了提升患者的苏醒质量,临床需要辅以可靠的护理干预[1]。现以我院全身麻醉患者为例,分析患者苏醒期内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干预价值。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我院接受全身麻醉后苏醒期的患者中抽取此次研究对象,共计46例,研究起止时间:2023.01-2023.06,并依据随机法行分组处理,一组设为对照组,一组设为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男13例,女10例,年龄范围:30岁-66岁,平均(44.74±3.24)岁。

观察组:患者男12例,女11例,年龄范围:31岁-64岁,平均(44.65±3.15)岁。

上述内容对比(p>0.05),无显著差异。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监测生命体征,遵医嘱辅以药物干预、心理疏导、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等,同时开展饮食指导,满足患者苏醒期的机体需求[2]

观察组:加速康复外科护理:(1)建立小组:以小组的形式为患者提供专业指导,指导前需要加强组内培训,首先保障组内成员的专业性,使其明确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理念、葫芦要点,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完善护理计划,确保护理计划的可行性和对症性(2)护理计划实施:定期测量体温,借助保温毯、调控室内温度等方式稳定患者的体表温度,以防寒保暖的方式,降低应激反应;监测生命体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输液的速度和剂量,保证最低有效灌注量,避免增加心脏负荷;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借助分散注意力、药物镇痛等方式提升患者的舒适性,必要时给予镇痛泵镇痛;初期气管插管行丙泊酚干预,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拔除气管插管,停用丙泊酚;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呕吐恶心等情况,需要遵医嘱应用止吐剂等,并协助患者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保证呼吸道的通畅性;待患者苏醒后,即刻安抚患者的情绪,加强健康教育,拉近护患关系,提升患者的信心,加强患者的认知,使其积极配合,学会自我护理技能等;待患者病情平稳后,需要鼓励患者开展康复锻炼等,缩短卧床时间,促进机体康复[3-4]

1.3观察指标

护理效果:包括体温、疼痛评分(利用VAS量表评估,满分10分,得分越低越好)、体温恢复时间以及手术室转出时间。

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恶心、呕吐。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25.0作为此次数据处理的软件,将文中以例数(百分比)为单位的数据(计数资料)纳入至卡方检验,将(均数±标准差)为单位的数据(计量资料)纳入至t检验处理,观察对比结果中的p值,当差异明显时,p值则低于0.05;若无明显差异时,p值则高于0.05。

2结果

2.1 护理效果

如下表一所示,观察组的体温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体温恢复时间以及手术室转出时间均较短,对比差异显著(p<0.05)。

表一 护理效果 (±s)

组别

n

体温(℃)

疼痛评分

体温恢复时间(h)

手术室转出时间h)

观察组

23

36.51±0.25

3.01±0.20

5.70±1.41

26.71±4.03

对照组

23

35.78±0.18

4.62±0.26

12.42±2.36

43.19±7.26

t

11.365

23.539

11.723

9.518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

详见下表二所示,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其中观察组发生率更低。

表二  不良反应发生率 n(%)

组别

n

恶心

呕吐

发生率

观察组

23

1

0

1(4.35)

对照组

23

3

3

6(26.09)

X2

4.213

P

0.040

3讨论

麻醉苏醒期间不仅仅是体内麻醉消耗的时间,同时也是患者易发生不良反应的时期,因此,该阶段内的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术后的苏醒质量,如干预不当,甚至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常规护理模式主要以执行医嘱为准,护理内容较为单一,而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是常规护理的完善和延伸,其充分运用循证理念,结合新的思想观念和技术,提升护理效果,其贯穿于整个围术期间,使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爱,从而平稳患者的心态,规避风险,降低手术造成的应激反应。此外,加速康复外科护理重视护理的全面性,其可以充分考虑到患者的感受,提升患者的身心舒适性,一切护理服务均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机体康复为主,对患者进行主动护理,从而提升整体的护理质量和医疗安全性。

综上所述,全身麻醉后苏醒期的患者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可以显著改善身体的各项技能,促进机体康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杜抗,刘磊.麻醉后监护治疗室对全身麻醉患者行主动保暖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23,39(26):137-139.

[2]陈月芳,吴姗梅.保温护理干预对全身麻醉患者苏醒及相关指标手术情况的影响[J].吉林医学,2023,44(09):2674-2677.

[3]匡琪玙,李波,吴葵.前馈控制联合复合保温措施对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病人躁动及体温的影响[J].全科护理,2023,21(25):3524-3527.

[4]熊美娟.对行全身麻醉的患者实施麻醉苏醒护理对降低其EA发生率的作用[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23,40(05):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