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效验复方山泽降脂方(SZ)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方法用脂肪乳剂灌胃造成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动物模型,以复方山泽降脂方3.5、7、14g.kg-1低、中、高剂量组给予大鼠灌胃28d后,经腹主动脉取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结果与高脂模型组比较,高剂量SZ能显著降低血清TC、TG、LDL-C水平和动脉硬化指数(AI)(P〈0.01或P〈0.05),但对HDL-C的影响不大。结论复方山泽降脂方对高脂血症大鼠的脂质代谢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提示其对高脂血症的防治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复方山泽降脂方 高脂血症 调血脂作用
  • 简介:【摘 要】目的:观察和分析痰浊内阻型胸痹心痛病中医降脂宁片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9月-2019年10月间接收治疗的60例痰浊内阻型胸痹心痛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西医治疗,实验组给予降脂宁片,分析对比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中医症候疗效情况等。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60.0%;观察组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93.3%,对照组为80.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降脂宁片 痰浊内阻型 胸痹心痛病 中医治疗 临床研究
  • 简介:据悉,中国目前高血脂病人应占人口的30%以上。由于种族和饮食习惯的不同,中国此类病人具有高甘油三酯伴高胆固醇血症的特点,血脂异常是形成动脉粥样性硬化的主要原因,长期高甘油二酯还可造成2型糖尿病。目前,国内外常用的主降胆固醇药物为他汀类,主降甘油三脂药物为贝特类,虽然二者疗效确切,但长期使用有一定的副作用,

  • 标签: 西药配伍 降胆固醇药物 降脂 高胆固醇血症 高甘油三酯 2型糖尿病
  • 简介:心脏是维持血液循环的动力机构。是一种泵样的动力装置,通过它的收缩和舒张。使血液在全身流动,把氧分带到各个器官,把代谢出来的废物通过肾脏排出。心脏。一生都在工作。要工作就要能量,而能量通过从心脏发出的三条动脉传输到全心,这三条血管就叫冠状动脉。所谓的冠心病,就是冠状动脉出了问题,它的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什么是“动脉粥样硬化”呢?这是根据形态学命名的。早期发现这类病人,他们的血管结构破裂以后,发现血管里有一层像粥一样的东西,所以叫粥样改变。“粥”从何来?就是血液里的胆固醇。这种粥样物质多了。血管就不通畅了。就像水管,水垢多了,水流就会变小。血管也是这样,脂质多了后影响血管的流量,造成心脏缺血,不能有足够的血供应到心脏。心脏的“马力”不够,就会出现疾病。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血管结构 血液循环 防治 降脂
  • 简介:目的:调查氟伐他汀对合并高脂血症的2型糖尿病人体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抽样法随机抽取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46例,男20例,女26例,平均年龄为(58.9±9.0)a,均在日本弘前大学附属医院收集。所有对象的低密度脂蛋白均大于100mg·dl^-1,和/或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大于130mg·dl^-1。每晚服用20mg氟伐他汀,于用药前及用药后4,8,12周分剐测定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HDL)、高敏感性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黏附因子(VCAM—1)、细胞间黏附因子(ICAM-1)、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1)的动态变化。结果:血浆VCAM—1在用药的第8,12周分剐是(2.0±0.3),(2.3±0.3)ng·mL^-1,与0周(2.8±0.4)ng·mL^-1比较,均P〈0.05;hs—CRP在用药的第8,12周分别为(11.3±6.4),(13.8±9.9)ng·mL^-1,与0周(17.1±6.1)ng·mL^-1比较,均P〈0.05。ICAM-1,PAI-1和HDL在不同观察时间段无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结论:氟伐他汀可以下调炎性因子VCAM-1,hs—CRP,尤其是在第8周,且8周后下降幅度不因用药时间的延长而进一步降低。HDL在观察期间无统计学上差异,说明氟伐他汀抗炎作用独立于其降血脂机制,建议对于无高血脂的糖尿病人也可以考虑及早运用他汀类药物以降低其体内炎性因子水平。

  • 标签: 氟伐他汀 2型糖尿病 炎性因子 高密度脂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降脂益肝冲剂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和治疗组给予高脂饮食喂养。治疗组在高脂饮食12w后给予降脂益肝冲剂,同时模型组和正常组分别给予等量的生活饮用水灌胃.18w末处死各组大鼠。测定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_ST)、总胆固醇(1、c)、甘油三酯(TG),肝组织TC、TG、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转氨酶、血脂、肝组织TC、TG、MDA升高。SOD、ISI降低,伴典型的脂肪性肝炎。模型组血清和肝组织TG、TC分别为(0.88±0.063)mmol/L和(1.20±0.04)mmol/L、TC分别为(3.81±0.57)mmol/L和(3.32±0.55)mmol/L;治疗组血清和肝组织TG、TC分别为(0.78±0.062)mmol/L和(0.52±0.05)mmol/L、(2.95±0.31)mmol/L和(1.63±0.20)mmol/L。模型组和治疗组ALT分别为(110.5±25.7)U·L^-1和(77.5±16.1)U·L^-1、AST分别为(273.5±27.5)U·L^-1和(226.2±17.8)U·L^-1,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的各项指标都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降脂益肝冲剂能通过调节脂质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对抗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损伤。降低肝脏的脂质沉积有效地治疗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 标签: 脂肪肝 肝炎 大鼠 降脂益肝冲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降脂化湿汤对NAFLD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72例本院就诊的NAFLD患者随即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水飞蓟宾胶囊,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降脂化湿汤。治疗3月后,比较两组患者B超、肝功能及血脂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57%(P<0.05);观察组TC、TG、LDL-C及AST、ALT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HDL-C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降脂化湿汤能有效改善NAFLD患者临床症状,保护肝功能,改善脂质代谢,疗效显著。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予以通脉降脂治疗,对通脉降脂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10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时间2017年3月~2018年3月,分2组对照组、研究组,分别对应阿托伐他汀治疗、通脉降脂治疗。对组间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反应蛋白、斑块体积予以指标对比。结果研究组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1.11±0.22mm)、C反应蛋白(9.77±3.21mg/L)、斑块体积(37.66±5.66mm3)指标方面均低于对照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反应蛋白、斑块体积分别1.31±0.53mm、19.32±4.11mg/L、44.97±7.32mm3),P<0.05,差异性显著。结论通脉降脂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降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C反应蛋白水平,且能够减小斑块体积。

  • 标签: 颈动脉粥样硬化 通脉降脂汤 临床效果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斑块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实施治疗,重点分析他汀类药物降脂治疗结果。方法:针对80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为对象,样本来源于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门诊就诊的患者,对比患者使用不同类型他汀类药物的治疗情况,在他汀类药物的选择上则有予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和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对比治疗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患者在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下,血脂指标均得到了改善。且在治疗中未见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对于高脂血症患者而言效果显著,有效地降低了血脂指标,且治疗具有用药安全性的保障,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高脂血症 他汀类药物 降脂治疗 安全性分析
  • 简介:大约在50年以前,人们开始认识到。高胆固醇是引发心脏疾病的主要原因。但这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阮和忧虑,直到上世纪80年代的实验显示,心脏病患者普遍患有高胆固醇血症。所谓的“沙发土豆综合征”是导致这一情况的主要因素。就在这时候,他汀类降脂药物应运而生。

  • 标签: 他汀类降脂药物 高胆固醇血症 心脏病患者 心脏疾病 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生地黄、熟地黄对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为中医糖尿病防治的处方遣药提供药理依据。方法以高糖高脂喂养加四氧嘧啶静脉注射构建糖尿病小鼠模型,以血糖和血脂为主要指标,观察比较生地黄和熟地黄对模型小鼠的降糖降脂功效。结果对模型小鼠的降糖降脂作用,生地黄比熟地黄强。结论中医运用中药地黄防治糖尿病时,以生地黄入药较为适宜。

  • 标签: 生地黄 熟地黄 糖尿病 糖脂代谢
  • 简介:苦瓜(momordicacharantia)是葫芦科苦瓜属植物,原产于亚洲热带地区、亚马逊河流域、东非及加勒比地区,现被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一方面作为蔬菜食用,另一方面作为药用。苦瓜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被普遍用作降糖药、抗菌药、驱风剂及治疗结肠绞痛、创伤和牛皮癣等。除传统应用外,现代研究还证实苦瓜具有抗HIV病毒、抗肿瘤、抗溃疡、抗生育、抗炎、降血压、免疫调节等活性。本文主要介绍苦瓜在降血糖、降脂方面的作用。

  • 标签: 苦瓜 降血糖 降脂
  • 简介:2004年9月6日,在德国慕尼黑召开的欧洲糖尿病协会第40届年会上发表的COMETS研究的初步结果显示,在治疗代谢综合征和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时,与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相比,瑞舒伐他汀(rosuvastatin,Crestor)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升高高

  • 标签: 德国 瑞舒伐他汀 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代谢综合征
  • 简介:目的研究豹皮樟水提物的降糖降脂作用。方法采用超声提取,低温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制备豹皮樟水提物。腹腔注射肾上腺素300μg·kg^-1制备肾上腺素性高血糖小鼠模型,尾静脉注射1%四氧嘧啶生理盐水100mg·kg^-1制备糖尿病小鼠模型.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5天。高脂乳剂灌胃制备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除对照组给予CMC—Na外,其余各组每天上午给予高脂乳剂灌胃,每天下午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连续5周。结果豹皮樟水提物900mg·kg^-1能显著降低正常小鼠的血糖值。

  • 标签: 降糖降脂作用 水提物 注射肾上腺素 灌胃给药 小鼠模型 肾上腺素性
  • 简介:目的观察用金降脂给小鼠一次性灌胃引起的快速而剧烈的中毒反应。方法50只小鼠等分5组。正常组:用蒸馏水0.8ml灌胃。纤维素组:用1%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0.8ml灌胃。低剂量组:按0.4ml/10g浓度为150mg/ml(6g/kg)金降脂灌胃。中剂量组:按0.4ml/10g浓度为200mg/ml(8g/kg)金降脂灌胃。高剂量组:按0.4ml/10g浓度为250mg/ml(10g/kg)金降脂灌胃。灌胃后连续观察一周。结果一周实验期间各组均无异常、无死亡;体重增长速度正常,各组无明显差异。结论金降脂灌胃小鼠,给予最大容积0.8ml/20g,最大剂量10g/kg(相当成人用量800倍);无异常反应,无一死亡,足以说明金降脂是一种安全、无毒治疗剂量范围大的可靠新药。

  • 标签: 复方金降脂胶囊 高脂血病 急性毒性 动物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长效降压药联合他汀类降脂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86例高血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应用长效降压药联合他汀类降脂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长效降压药)与实验组(43例:长效降压药联合他汀类降脂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高(100.00% VS 81.40%),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长效降压药联合他汀类降脂治疗效果显著优于长效降压药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长效降压药 他汀类降脂药 高血压
  • 简介:目的观察长效降压药联合他汀类降脂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2011年就诊的200例2级、3级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降压组和降压+降脂组,各100例。降压组患者采用长效降压药贝那普利氢氯噻嗪片治疗,降压+降脂组采用长效降压药贝那普利氢氯噻嗪片+他汀类降脂药辛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高血压级别改善率,脑出血、脑梗死等脑血管意外发生率,治疗干预前后血压及血脂变化情况。结果降压+降脂组高血压级别改善率高于降压组(P〈0.05),脑出血、脑梗死等脑血管意外发生率低于降压组(P〈0.05)。治疗干预前2组血压、血脂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干预后降压+降脂组血压、血脂指标改善程度优于降压组(P〈0.05)。结论长效降压药联合他汀类降脂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血压、血脂水平,有利于减少脑血管意外情况发生,降低高血压级别,是高血压病治疗理想的联合用药方案。

  • 标签: 长效降压药 他汀类降脂药 高血压病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他汀类降脂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原因,为血脂异常患者用药安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6应用他汀类降脂药品发生ADR患者18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86例ADR患者中,50~75岁中老年153例(82.26%);合并基础疾病67例(36.02%);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引起ADR的比例最高,分别占28.49%、22.58%,国产药品ADR发生率高于进口药品。ADR类型中肝胆系统(20.43%)、胃肠系统(44.62%)占比最高。结论 患者年龄、性别、使用他汀类药物种类会产生不同的ADR发生率,故临床进行降脂治疗时,应综合考量患者情况,病严格规范他汀类降脂药品的使用,可减少ADR发生率,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他汀类降脂药品 不良反应 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