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一、全球性的银杏热冠心病是世界性的高死亡率疾病,各国医药科学家都希望能找到一种较为理想的药物。60年代,西德Schwabe公司和法国Ipsen公司首先发现银杏叶的提取物对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疗效非常好。这一发现引起了世界各国医药界的高度重视,同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制成了系列的银杏叶药品制剂和保健品,用于冠心病的防治和老年保健。一股开发利用银杏叶的热潮很快风靡全球。

  • 标签: 银杏叶 银杏内脂 开发利用 心血管系统疾病 保健品 提取物
  • 简介:近年来,银杏叶在治疗心、脑血管病方面取得较好疗效。但用于治疗乙型慢性活动型肝炎(下称慢活肝)的尚未见报道。我们从1991年1月~1992年5月,使用银杏叶提取物对慢活肝进行治疗观察取得明显效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检测对象:本文以104例同期住院慢活肝患者为治疗组,其中男性82例,女性22

  • 标签: 乙型肝炎 银杏叶 慢性活动型肝炎 肝活检 肝细胞损害 肝脏微循环障碍
  • 简介:目前,全人类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中,心血管疾病占第一位,约等于恶性肿瘤的两倍。据欧美一些国家统计,心血管疾病年死亡率是175/10万人口。我国从尸检统计材料看出,心血管疾病死亡病例逐渐增多,已从50年代第三位上升到70年代以来的第一位,心血管药物的需求呈直线上升。据报道,全世界50种领先畅销药中,心血管类就达13种,占总数的26%。而我国的药物据上海医药站抽样调查,心血管药物销售居第四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复方银杏叶制剂 心血管药物 舒心胶囊 恶性肿瘤 银杏黄酮
  • 简介:目的建立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剂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应用HPLC-DAD法检测银杏叶提取物和制剂中主要化学成分,以DiamonsilTMC18(200mm×4.6mm,5μm)柱为分析柱;CH3CN-0.01mol·L-1KH2PO4缓冲液(pH2)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24℃.分析测定了不同制剂和银杏叶对照提取物的指纹图谱,应用相似度计算软件,对银杏叶对照提取物与各种制剂的整体化学成分信息进行分析.结果来自不同厂家的不同制剂的指纹图谱有差异,但来自不同厂家不同批次的提取物的指纹图谱差别不大,同一厂家生产的不同批号的同一种制剂的指纹图谱也十分相似,这些结果表明不同制剂因制备工艺的不同造成指纹图谱的差异,但每种银杏叶制剂的指纹图谱非常相似,说明银杏叶制剂生产工艺稳定,质量恒定.结论本方法精确、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各种银杏叶制剂的质量控制.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相似度 银杏叶 中药制剂 指纹图谱 生产工艺
  • 简介:银杏(GinkgobilobaL.)叶中分离得到5个黄酮苷类化合物,通过波谱方法鉴定它们的结构为洋芹素-7-葡萄糖苷(apigenin7-glucoside1),木樨草素-?¢-葡萄糖苷(luteolin?¢-glucoside2),木樨草素-?¢-葡萄糖苷(luteolin?¢-glucoside3),柯伊利素-7-葡萄糖苷(chrysoeriol7-glucoside4)和tricetin?¢-methylether-?¢-b-D-glucoside(5)。其中化合物5为新化合物化合物3和4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得。

  • 标签: 银杏叶 木樨草素-4’-葡萄糖苷 柯伊利素-7-葡萄糖苷 Tricetin-4’-methyl ether-3’-β-D-glucoside.
  • 简介: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GbE)对血小板粘附及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血小板粘附性采用旋转玻球法;体内血栓形成采用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法;体外血栓形成采用Chandler法;采用剪尾法观察小鼠尾动脉出血时间。结果GbE明显降低家兔血小板粘附率;减轻家兔动-静脉旁路形成血栓的重量;缩短大鼠体外形成血栓的长度,并减轻其干重;延长小鼠尾动脉出血时间。结论GbE有一定的抗血小板粘附及血栓形成的作用。

  • 标签: 银杏叶提取物 血小板粘附 血栓形成
  • 简介:患者,女,76岁。因重度一氧化碳(CO)中毒昏迷,经抢救醒转,恢复正常。间隔3周后突然胡言乱语,大小便失禁,记忆力丧失,撕衣毁物,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查体:表情刻板,不能站立,心率80次/分,律不齐。双肺呼吸音清晰、肝脾未见异常。四肢活动不灵,余未查。诊为重度CO中毒性精神病。予以胞二磷胆硷、细胞色素C、维脑路通等药加液静滴,疗程7天,效果不明显。停用上药,改服银杏王口服液,一天3次,每次10ml,14天后,患者神志清醒,记忆力开始恢复,能自行大小

  • 标签: 重度一氧化碳中毒 精神病 王治 银杏 四肢活动不灵 加液静滴
  • 简介: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cxtractsofginkgobiloba,EGB)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的疗效。方法96例DPN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银杏叶提取物+甲钴胺)和对照组(甲钴胺),疗程3周,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DPN症状、体征、神经电生理指标。结果治疗组在改善自我感觉、神经系统体征及神经传导速度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联合应用银杏叶撮物和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明显疗效。

  • 标签: 银杏叶提取物 甲钴胺 2型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疗效观察 神经电生理
  • 简介:目的观察盐酸丁咯地尔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伴有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42例,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常规口服降糖药物和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同时加用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1月。并测定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主侧肢体的神经传导速度和血流变学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治疗后血浆黏度值、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盐酸丁咯地尔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盐酸丁咯地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