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我82岁,经检查有动脉硬化,右椎颈动脉和双下肢动脉斑块形成。总胆固醇5.70毫摩尔/升,高密度脂蛋白1.37毫摩尔/升,低密度脂蛋白2.91毫摩尔/升,甘油三酯2.83毫摩尔/升。曾处方西洛他唑,因出现心绞痛副作用而停药。之后一直服用非诺特和血脂康。

  • 标签: 长期服用 非诺贝特 血脂康 下肢动脉斑块形成 高密度脂蛋白 康可
  • 简介:本文对某院发生的由于服用氯吡格后出现严重低血压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提示医务工作者在使用氯吡格的时候不仅要掌握适应症,还要特别关注用药剂量,联合用药时药物相互作用,以及用药期间患者的反应,以免发生严重后果。

  • 标签: 氯吡格雷 不良反应 低血压
  • 简介:目的:优化贝拉唑钠有关物质测定样品溶液溶剂系统,提高样品溶液稳定性,提高有关物质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通过析因试验来分析判定抗氧剂用量和溶液pH值对样品溶液稳定性的影响,对样品溶液溶剂系统进行优化.结果:抗氧剂用量和溶液pH值对样品溶液稳定性的影响存在协同作用,其中溶液pH值影响较大;对样品溶剂优化后,稳定时间由原来的0.5h延长至4h(在室温20℃~30℃),能满足有关物质准确测定的需求;优化后的溶剂系统并未对有关物质测定方法的专属性造成影响.结论:采用亚硫酸盐溶液(7.56g亚硫酸钠和1.0g氢氧化钠溶于1000mL水中)-乙腈(80:20)作为溶剂,溶解贝拉唑钠,样品溶液的稳定性大大提高,且符合有关物质测定要求.

  • 标签: 雷贝拉唑钠 稳定性 抗氧剂 PH值 析因试验
  • 简介:目的:观察替曲塞联合化疗方案对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转氨酶的影响,探讨预防性给与第一周期后转氨酶异常患者保肝药治疗的必要性.方法:60例接受替曲塞(3mg/m2)联合方案治疗的胃肠道肿瘤患者中第一周期后转氨酶异常的患者,在从第二周期开始给予保肝药预防为实验组(31例),未出现异常的不作预防性处理为对照组(29例).结果:对照组来出现Ⅱ.以上转氨酶不良反应,实验组AST与ALT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5.9%与20.1%、64.5%与24.1%,P<0.05,有统计学差异(x2=10.162,P=0.001;x2=9.191,P=0.002).结论:预防性保肝药不能降低后续化疗引起的转氨酶异常发生率.

  • 标签: 雷替曲塞 转氨酶 保肝药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研究非诺特(FNB)-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物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及生物利用度。方法大鼠分别灌胃给予FNB原药及其HP-β-CD包合物,采用HPLC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并采用3P97药动学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FNB及其HP-β-CD包合物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符合开放一室房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分别为(6.67±3.50)h和(3.17±2.62)h,Cmax分别为(6.31±3.04)μg.mL^-1和(39.82±16.25)μg.mL^-1,AUC0~t分别为(81.36±51.00)μg.h.mL^-1和(462.74±196.68)μg.h.mL^-1,AUC0~∞分别为(90.34±51.72)μg.h.mL^-1和(483.90±260.92)μg.h.mL^-1,2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FNB包合物的相对原药生物利用度为535.6%。结论FNB与HP-β-CD形成包合物后,其在大鼠体内的吸收速度明显加快,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

  • 标签: 非诺贝特 羟丙基-Β-环糊精 包合物 药动学 生物利用度
  • 简介:目的:比较贝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老年性反流性食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院内2008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144例老年性反流性食道炎患者(包括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而观察组治疗药物为贝拉唑;最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有反流症状、食道刺激症状)以及内镜改善情况分别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的反流症状的有效率和食道刺激症状的缓解率分别为81.9%和87.5%,均高于对照组(59.7%,59.7%);而对照组的胃镜检查情况比观察组略差。结论:使用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道炎的临床疗效相对较差,而贝拉唑的治疗效果优于前者,且能有效缓解老年人的疾病痛苦,改善生活质量,建议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雷贝拉唑 奥美拉唑 老年性反流性食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