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严重脓毒症ARDS患者采用乌司他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严重脓毒症ARDS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运用乌司他丁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ELWI水平比较无差异(P

  • 标签: 血管外肺水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脓毒症 乌司他丁
  • 简介:我国心血管科的发展虽然仅有50年的历史,但发展速度较快,尤其是近年来全国各地均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辽宁省则是我国心血管科发展的重要发源地和开拓地之一,以沈阳军区总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辽宁省人民医院、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等单位为代表的一大批医院先后开展了代表我国心血管科最高水平的心血管科手术和科学研究,为促进我国的心血管科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国约有800万潜在患者需要接受心脏手术,其中心肌梗塞为296.7万,

  • 标签: 心血管外科学 沈阳军区总医院 辽宁省人民医院 附属第一医院 中国医科大学 附属第二医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EBS(EmergencyBypassSystem,TERUMO@)是近年开发的一种新型体外膜支持(ECMO)系统,此套预先装设的系统由膜式氧合器、离心泵头及一套血液循环管道组成。具有预充小、全自动驱气、结构简单、使用迅速的特点1本院应用此系统在两例急症大血管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急症手术 血管外科 EBS System 体外膜肺支持 膜式氧合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经济全球化及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也日益明显。留学生教育不仅是我国加强教育文化对外交流的需要,也逐渐成为我国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在各类来华留学人员选择的专业中,临床医学最为热门。

  • 标签: 血管外科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 英语授课 留学生
  • 简介:本文介绍了抗血栓药物在血管科心用的进展,既有一些新研制约物的药理作用及研制情况,也包括一些已应用多年但仍在临床发挥重要作用的药物,以及在临床应用研究中的新发现和规范性心用问题。文章将抗血栓药物按照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血药物两大类别,分别介绍不同药物的药理作用、用途、使用方法,以及药物的小良反应等。

  • 标签: 血管外科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抗凝血酶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管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建立与运用。方法:随机选取 2019 年1月-2020年12 月本院血管科接收的 90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5 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5 例)采取血管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对两组护理满意度、下肢末梢血运观察率、压疮和低血糖发生率进行对比 。结果:护理总满意度方面,观察组(95.56%) 比对照组(80.00%)高,差异明显(P<0.05);下肢末梢血运的观察率、低血糖和压疮发生率方面,对照组分别是82.22%、15.56%、11.11%,观察组分别是 100.00%、2.22%、0.00%,观察组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血管科护理过程中,采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不仅能够改善紧张的护患关系,促进护理满意度提高,同时能够降低低血糖及压疮等发生率,值得采纳、推广。

  • 标签: 血管外科 护理质量 敏感指标
  • 简介:第二届东方心脏大血管科会议于2018年5月19日在上海宝隆宾馆拉开帷幕,我国心脏大血管科泰斗级人物莅临现场,与来自五湖四海的500多位心血管内外科同仁聚首交流,切磋学术和技艺,共同为心血管领域的学科建设添砖加瓦,为广大患者谋福祉,实现每个中国人的心血管健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科院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院长胡盛寿院士,上海市医学会会长、上海市医师协会会长、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建光教授。

  • 标签: 大血管外科 心脏 会议 东方 中国工程院院士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脏大血管科手术之后对患者实施专业外科护理模式对患者实际生存质量带来的影响。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部分患者,将这部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人数相同。一组使用常规护理方式,另一组则是在使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拓展专业的外科护理,进而对两组患者的实际康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专业外科护理模式对患者生存质量带来的影响。 结果:结果有效的实践研究和对比分析,发现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明显的差异,表现在患者的心理状态、生理状态,以及康复积极性等方面。 结论:对于接受心脏大血管科手术的患者,后续护理过程实施专业的外科护理模式,将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主要在于实际促进了患者各项指标的优化和提升,也促进了患者的康复速度,所以专业的外科护理模式可以进行临床方面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心脏大血管外科 患者护理 生存质量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科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为患者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心血管科治疗的50例患者(2022年1月-2022年12月),以抽签法分组,组别涉及对比组、实验组,各组25例。对比组护理方案为常规护理,实验组护理方案为人性化护理,统计组间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结果:(1)实验组患者满意度较对比组高,差异具有价值(P<0.05);(2)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较对比组高,差异具有价值(P<0.05)。结论:在心血管科护理中运用人性化护理具有明显价值,可促进患者满意度提升,是一种高质量的护理模式,应用价值理想。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心血管外科 护理价值
  • 简介:“入世一管笔,出世一柄刀”,操刀手术和执笔书画,这两件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著名血管科专家景在平教授却将二者完美地结合起来。近日,“景在平教授爱心书画展”在上海朵云轩成功举办。其书画作品、画册义卖的全部所得,均将用于心脏主动脉瓣免费微创治疗项目。

  • 标签: 外科专家 书画 爱心 血管 微创治疗 主动脉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快速康复护理在心血管科患者术后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7月至2021年4月入选的76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37%,高于对照组81.58%,P

  • 标签: 快速康复护理 心血管外科 术后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内皮抑制素对慢性阻塞性疾病血管重塑的影响。方法选取64只雄性SD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正常组、慢性支气管炎组、COPD组、COPD并低氧组、要求从第3周开始给予所有大鼠药物干预,剂量每次为1.25mg/kg,每日1次,并同时对各组的平均肺动脉压力、气道阻力等进行测定,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最后对内皮抑制素对慢性阻塞性疾病血管的重塑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组相比,COPD组和COPD并低氧组的气道阻力增加,经药物干预后,与干预前有所下降(P〈0.05);另外,免疫组检验结果显示:经过药物干预后.与正常组相比,COPD组、COPD并低氧组中的VEGF浓度均有所下降,同时,慢性支气管炎组、COPD组、COPD并低氧组VEGFmRNA表达减弱。可见。内皮抑制素与慢性阻塞性疾病血管重塑有密切关联,并且呈正相关。结论在慢性阻塞性疾病中,内皮抑制素的应用会减小气道阻力.使得VEGF表达下调.进而减慢患者病程。

  • 标签: 内皮抑制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血管重塑
  • 简介:目的了解心内科与血管科临床医师对抗凝药物的使用情况以及对临床药师的需求,为临床药师开展抗凝药物治疗管理探索方向。方法经预调研修正后,对心内科、血管科临床医师发放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11份,回收率88.9%。仅54.9%的医师表示对肝素和华法林的个体化使用有经验,11.7%的医师承认对两药的剂量调整均无经验;对于新型口服抗凝药和华法林,更多的医师(41.4%)倾向于选择使用前者;仅有7.2%的医师在遇到抗凝用药问题时选择咨询临床药师。医师对临床药师的服务需求排前3位的分别是合理用药建议(93.7%)、药物信息咨询(86.5%)和药品使用相关培训(80.2%)。结论部分临床医师尤其是年轻医师,对抗凝药物的掌握情况有待提高,而临床药师在抗凝治疗管理方面对医师的影响有限。临床药师可在肝素和华法林的个体化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合理用药培训等方面为医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以不断满足医师对临床药师的需求。

  • 标签: 临床医师 抗凝药物 临床药师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心血管科患者术后开展综合护理对降低苏醒期躁动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来我院行心血管科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均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综合护理干预。 测定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及苏醒期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及心率(HR)指标,评价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苏醒期的DBP、SBP、HR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组内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33%,躁动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心血管外科 综合护理 苏醒期躁动
  • 简介:目的分析硬化性血管瘤(PulmonarySclerosingHemangiomaPSH)的影像及临床病理学形态特征,以提高对该病影像征象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对本院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图像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例均为单发病灶,靠近的边缘部。病灶呈圆形、类圆形肿块或结节影,边缘清楚,无深分叶征、血管切迹征,平扫密度较均匀,CT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均匀强化,灌注曲线为持续平台型。瘤界面清晰,病灶周围组织清晰,1例见"空气新月征。结论PSH在CT平扫中具有一般良性肿瘤的特点,靶扫描及增强扫描尤其是动态增强CT扫描对其诊断有较高价值,结合病理特征有助于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断。

  • 标签: 肺硬化性血管瘤 CT诊断 影像学 病理学
  • 简介:肺动脉高压(PAH)是一组由不同病因和发病机制引起的以血管阻力持续增加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潜在原因还不明确。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血管内皮损伤是引起肺动脉收缩和特征性病理改变的首要因素,在PAH发生发展的不同时期,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改善内皮功能或恢复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之间的平衡,恢复血管内皮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延缓或逆转血管的增殖重塑过程,已成为治疗PAH的重要目标之一。

  • 标签: 肺血管内皮损伤 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