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骨科康复护理对于脊柱脊髓损伤患者术后的效果。方法:回顾2017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共收治了300名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并且进行手术,以这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取骨科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脊髓功能评分及总体满意度。结果:研究表明,研究组患者的脊髓功能评分及总体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脊柱脊髓损伤 骨科康复护理
  • 简介:目的探究脊柱脊髓损伤患者手术治疗后骨科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脊柱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以及骨科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能力评分结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脊髓损伤患者手术后实施骨科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提升,降低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术后康复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骨科 康复护理 脊柱脊髓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浅谈骨科康复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为单位,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选取90例脊柱脊髓损伤术患者,所有患者信息均输入Excel表格编号,按照编号单双数分为两组(各45例),其中45例单数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45例双数患者实施骨科康复护理,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髓功能恢复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脊柱脊髓损伤术 骨科康复护理 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康复护理是否能够有效提高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院内自2021年12月到2022年12月所收治的100例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两组患者均需要按照病情进行手术治疗。在手术治疗之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则在这一基础下开展骨科康复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康复效果更好。结论:骨科康复护理能够帮助脊柱脊髓损伤患者更快地恢复健康状态,同时能够引导患者早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因此在今后治疗中需要善用这一治疗方式,以此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脊柱脊髓损伤 骨科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脊柱侧弯合并脊髓栓系综合征采用脊髓栓系松解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治疗的脊柱侧弯合并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110例,均行脊髓栓系松解术治疗,采用脊柱侧凸研究委员会患者问卷表(SRS-22)对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在活动功能、疼痛症状、自身形象、精神健康、生活质量总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

  • 标签: 脊髓拴系松解 脊柱侧弯合并脊髓拴系综合征 临床疗效 手术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9月16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骨科梁裕教授应用Google眼镜完成颈椎前路手术的术中摄录和转播,获得成功。这也是Google眼镜这穿戴式数码装置在国内首次应用于脊柱外科手术。据介绍,在40分钟的手术过程中,从切口显露、椎间盘切除减压,以及椎间隙准备到内固定融合,手术的全过程都通过Google眼镜以主刀医生的第一视角清晰地传输到各

  • 标签: 脊柱外科手术 GOOGLE 主刀医生 椎间盘切除 颈椎前路手术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在脊柱外科腰腿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选取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1月 期间收治的200例 脊柱外科腰腿痛患者为参考进行实验。将80例 脊柱外科腰腿痛患者随机分配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均为40例,对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模式,对观察组实行早期康复护理模式。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在实行护理模式后患者的疼痛度、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和患者康复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为60%( 24/40),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为 72.5%( 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为 92.5%(37/40),对照组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为 87.5%(3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康复率为 85%( 34/40),对照组患者康复率为 72.5%( 29/40),经比较,两组数据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脊柱外科腰腿痛患者实行早期康复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患者腰椎的灵活性、耐久性、稳定性,促进患者腰椎功能的恢复。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脊柱外科 腰腿痛
  • 简介:目的对脊柱骨折伴随脊髓损伤患者在手术期间展开优质护理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对比护理的方式展开各研究,纳入病例为78例,为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所接诊,取组中39例,护理工作按照常规方式展开,即对照组,余下39例则落实优质护理,即观察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结合对护理满意度、并发症以及患者恢复情况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于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手术期间进行运用,可达到加快患者恢复的作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中采用康复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实验将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共计选取70位。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位。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由数据对比可知,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要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由实验结果可知,在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提高其Barthel指数,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 康复护理 护理效果 Barthel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 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患者采用前后减压治疗方式,探讨其应用效果。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7 年 10 月 -2019 年 10 月在本院治疗的 50 例患者为对象,对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患者进行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对照组采用后路减压手术治疗方式,观察组则为前路减压手术治疗,对比应用成效。 结果: 从术后效果上看,对照组 患者伤椎高度、触觉评分以及运动评分为( 3.1±0.8 ) cm 、( 53.6±23.3 )分、( 62.2±15.1 )分,观察组为( 5.2±0.6 ) cm 、( 72.4±25.1 )分、( 75.6±16.3 )分,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 ,观察组为 92% ,高于对照组的 76% ,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采用前路减压治疗方式 能够提高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患者的满意度,提升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前后路减压治疗 胸腰段脊柱骨折 脊髓神经损伤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在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实践中运用针灸及中药辨证施治联合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本实验所研究的对象为2019年9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78例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依照单双数法将患者完成甲组与乙组的划分,每组包含患者39例。乙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甲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式为手术联合针灸、中药治疗,将两组患者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适宜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手段。结果:经比较研究发现,甲组患者各相关指标较之乙组患者更优,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特征(P

  • 标签: 针灸 中药 手术治疗 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系统化干预在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7月-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66例做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此66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分别命名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33例,对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对研究组患者采取系统化干预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1)研究组患者手术用时以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3)研究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系统化干预应用于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手术室护理中护理效果显著,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系统化干预 手术室护理 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整形外科治疗方案在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间28例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依据其创面特点和缺损状况,采用包括清创、创面密闭式负压吸引(VSD)、设计不同组织皮瓣覆盖等多种整形外科治疗手段。结果:在16例符合条件的患者中,依据创面情况,分别采用了清创联合VSD后直接缝合、Z皮瓣修复、双侧骶棘肌肌瓣联合Z皮瓣、背阔肌皮瓣、第四腰动脉穿支皮瓣以及臀大肌肌皮瓣等多种方法进行治疗。7例患者创面细菌培养呈阳性,术后7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愈合问题,经相应治疗后均好转出院,其余9例一期愈合良好。所有患者均未需取出内固定。结论:针对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应根据创面情况选择合适的整形外科治疗手段。早期干预、彻底清创、去除坏死/感染组织,以及有效的皮瓣覆盖,对保证术后创面愈合、避免内固定取出至关重要。

  • 标签: 脊柱后路内固定术 切口愈合不良 整形外科治疗 皮瓣修复 创面密闭式负压吸引 清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危机管理策略的护理干预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3月~2021年12月于我院脊柱外科收治的82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危机管理策略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生活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危机管理策略 护理干预 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疼痛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接受脊柱外科手术的患者出现切口延迟愈合的危险因素,并总结防止患者出现切口延迟愈合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脊柱外科手术出现切口延迟愈合的48例基本临床资料,统计患者出现切口延迟愈合的因素以及处理对策。结果:引起患者出现切口延迟愈合的原因包括止血水、切口处压疮、脂肪液化、切口裂开、消毒剂过敏5种危险因素,分别针对5种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可有效保障患者伤口愈合。结论:导致脊柱外科手术患者出现切口延迟愈合的因素较多,出现切口愈合症状之后及时采取有效的保守治疗措施可促进患者伤口愈合。

  • 标签: 脊柱外科手术 切口 延迟愈合 危险因素 防治对策
  • 简介: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应用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内固定手术前后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1月在本院接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护理的82例患者,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实验组使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总满意率(95.12%)高于对照组(75.61%),且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4.89%)低于对照组(21.95%),P<0.05。结论给予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优质护理有助于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所以应当推广该护理方法。

  • 标签: 并发症 优质护理 护理满意度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院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9例,行常规护理干预,即复诊时解决家庭护理中常见的问题。观察组49例,行延续性护理干预,即出院后定期随访,开展家庭健康教育、心理指导及康复锻炼指导等,随访半年,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对患者出院时、半年后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评定,同时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组负性情绪改善情况进行评定,并统计2组出院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半年后躯体疼痛、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半年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开展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同时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延续性护理 生活质量 负性情绪
  • 简介:本文通过对中西医结合脊柱外科治疗效果方面相关参考文献的查阅,分析总结出了六个相关影响因素,分别是医疗体系、医疗队伍、医疗环境、监督检查、治疗能力、配合程度。运用线性回归分析对中西医结合脊柱外科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最终得出中西医结合脊柱外科治疗效果的对策建议。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脊柱外科;线性回归分析0引言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阐明机理进而获得新的医学认识的一种途径。1中西医结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政府长期实行的方针。中西医结合是中、西医学的交叉领域,也是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一项工作方针。中西医结合发轫于临床实践,以后逐渐演进为有明确发展目标和独特方法论的学术体系。21研究方法研究影响因素的方法有很多,本文主要介绍以下五种,具体见表1。表1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序号研究方法解释1文献梳理法文献法的一般过程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分别是提出课题或假设、研究设计、搜集文献、整理文献和进行文献综述。32深度访谈法深层访谈法是一种无结构的、直接的、个人的访问,在访问过程中,一个掌握高级技巧的调查员深入地访谈一个被调查者,以揭示对某一问题的潜在动机、信念、态度和感情。3结构方程模型结构方程模型是一种建立、估计和检验因果关系模型的方法。模型中既包含有可观测的显在变量,也可能包含无法直接观测的潜在变量。44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将与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55回归分析法回归分析法是在掌握大量观察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回归关系函数表达式。回归分析中,当研究的因果关系只涉及因变量和一个自变量时,通常我们把他叫做一元回归分析;当研究的因果关系涉及因变量和两个或两个以上自变量时,叫做多元回归分析。根据自变量的个数,可以是一元回归,也可以是多元回归。2实证研究通过文献梳理,梳理出来影响中西医结合脊柱外科治疗效果的因素共有6个,分别是,医疗体系、医疗队伍、医疗环境、监督检查、治疗能力、配合程度。接下来对每一个影响中西医结合脊柱外科治疗效果的因素进行问卷设计,统一对每一个因素设置5个问题,一共30个题项,每一个影响中西医结合脊柱外科治疗效果的因素都作为一个自变量,中西医结合脊柱外科治疗效果作为因变量。2.1信度分析对收集回来的问卷进行信度分析,信度分析的参考标准是Cronbach’sα>0.90表示问卷信度非常高,0.80<Cronbach’sα<0.90表示问卷信度良好,0.70<Cronbach’sα<0.80表示可以接受,问卷信度一般,0.65<Cronbach’sα<0.70表示最小可接受值,问卷信度不太理想,需重新修订量表或删除问题项。Cronbach’sα<0.65表示问卷不具备价值,建议放弃。通过信度分析发现,医疗体系的Cronbach’sα值为0.870、医疗队伍的Cronbach’sα值为0.819、医疗环境的Cronbach’sα值为0.856、监督检查的Cronbach’sα值为0.919、治疗能力的Cronbach’sα值为0.829、配合程度的Cronbach’sα值为0.938,由以上数据可以得出问卷的信度良好。2.2效度分析问卷的信度符合要求后,进行问卷的效度分析,效度分析的标准为0.5<KMO≤0.6表示不合适,0.6<KMO≤0.7表示勉强合适,0.7<KMO≤0.8表示合适,0.8<KMO≤0.9表示很合适,KMO>0.9表示非常合适。问卷整体的KMO值为0.845,说明很合适。2.3回归分析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医疗体系、医疗队伍、医疗环境、监督检查、治疗能力、配合程度与中西医结合脊柱外科治疗效果的影响关系进行分析和总结。通过分析得出,判定系数为0.667,R方为0.502,拟合度良好。VIF值均小于5,即各个变量之间没有共线性,医疗体系对中西医结合脊柱外科治疗效果的β为0.118,且P值小于0.05,呈显著相关,假设成立;医疗队伍对中西医结合脊柱外科治疗效果的β为0.129,且P值小于0.05,呈显著相关,假设成立;医疗环境对中西医结合脊柱外科治疗效果的β为0.148,且P值小于0.05,呈显著相关,假设成立;监督检查对中西医结合脊柱外科治疗效果的β为0.134,且P值小于0.05,呈显著相关,假设成立;治疗能力对中西医结合脊柱外科治疗效果的β为0.161,且P值小于0.05,呈显著相关,假设成立;配合程度对中西医结合脊柱外科治疗效果的β为0.131,且P值小于0.05,呈显著相关,假设成立。3对策建议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脊柱外科治疗效果,除了中西医结合,还需要完善医疗体系,强化医疗队伍,提供良好的医疗环境,医生的专业素养要具备,治疗水平要高,除此之外,病人一定要和医生相互配合,有一个阳光积极的心态,这样对于治疗的效果会更有益处。4结语本文主要研究了医疗体系、医疗队伍、医疗环境、监督检查、治疗能力、配合程度对中西医结合脊柱外科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了医疗体系、医疗队伍、医疗环境、监督检查、治疗能力、配合程度对中西医结合脊柱外科治疗效果存在正向影响。参考文献1.张涛,李博,庞浩,王冰.中西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效果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2018,40(04)614-615.2.王涛.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23)94+96.3.王顺梅.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对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17)54-55.4.肖曦,龙亨国,熊小春.中西医结合“三步复位法”治疗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复位方法的临床疗效探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8,36(04)974-976.5.凡洪伦.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临床效果评价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9(05)58-59.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就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行微创手术的脊柱骨折患者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方法:研究围绕脊柱骨折患者展开,均接受了微创手术,对其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结果:有效护理落实后,患者的术后恢复相关指标呈良好趋势,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进一步促进了其生活质量的改善。结论:针对行微创手术的脊柱骨折患者而言,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应用,有利于促进其预后效果的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微创手术 脊柱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