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急救和康复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1
/ 1

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急救和康复护理

王燕琼

重庆市云阳县人民医院,重庆 404500

当人体的脊柱受到超出其承受能力的外力或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时,就会导致解剖或组织发生损伤,从而引发全身性的反应。因此,在检查脊柱损伤时,要询问受伤经过,仔细查看受伤部位,疼痛的性质,如伴有肢体感觉运动功能障碍,说明有脊髓损伤,一定不要随意搬动,避免造成二次伤害,应采取有效的现场救护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脊柱脊髓损伤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损伤,部分会导致终身截瘫,严重者导致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在采取急救措施时,必须严格遵守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急救原则,尽可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急救原则及康复期护理:

1.现场急救:首先要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评估患者,必要时随时进行复苏。快速评估患者整体及脊柱脊髓损伤情况,包括呼吸道是否通畅,呼吸状态是否正常,全身循环及出血情况,运动(肢体)、感觉和反射等,初步确定脊髓损伤平面及程度;怀疑脊髓损伤患者,应掌握好以下搬运原则,防止加重脊髓二次损伤的发生:(1)首先使患者脱离危险环境,转移至安全区域。切忌强行牵拉、扭曲患者肢体,防止加重血管、软组织和脊柱脊髓的损伤。(2)存在颈椎骨折时,用衣物等填塞于头颈两侧,使头颈固定、保持不动。(3)怀疑胸腰椎骨折,应让患者两下肢靠拢,两上肢贴于腰侧,3~4人协同用力,保持头、脊柱在同一轴线上,使患者平稳卧于硬担架或硬板床上,固定脊柱为正直位。腰部也可用衣物、枕头等垫紧,防止转移患者途中体位变动。在搬运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使用暴力,禁止一人背送伤者。同样,应注意伤者脊柱的制动,以防止骨折部位的异常活动导致或继续加剧损伤程度。在转运过程中,应当严密监视病人的生命体征,以及清除口腔分泌物,保证气道通畅。如果需要,可以采取气管插管吸氧。

2.急性期护理,即伤后3周内,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脊柱和病情相对比较稳定,予以心理护理,并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对全身关节进行被动活动,运动未受损的肌肉进行肌力和耐力训练。同时重视呼吸排痰训练和间歇性排尿训练,防止血栓、肺部感染及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为早期康复创造条件。

3.恢复期护理①心理护理:由于脊柱损伤的康复时间较长,患者容易在康复期间产生烦躁、悲观与恐惧心理,心理护理是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后期护理的首要任务。护理人员必须根据患者的情绪和行为等变化,让其在积极接受治疗的同时,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引导其正确面对现实,端正对待疾病的态度,增加治愈的信心。同时积极鼓励家属在心理与生活上给予患者必要的帮助,家属的鼓励是患者强大的精神支柱,对病情恢复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②预防压力性损伤,应该加强对病人的皮肤护理,翻身训练,避免骨突部肌肉和皮下组织受到压迫,预防压力性损伤发生。③呼吸和排痰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呼吸训练和深呼吸,让患者自主排痰,预防肺部感染发生。④预防深静脉血栓,指导和促使病人进行肢体功能训练是至关重要的。能主动运动的肌肉都应当进行主动训练,特别是上肢肌力和手臂握力训练,以渐进增强式训练为原则,为患者的移动和独立生活能力创造条件,双下肢远端能力训练,如踝泵运动,直腿抬高等,如神经功能恢复,还可以开展腰背肌能力训练,以进一步提高恢复后脊柱的安全性,加强腰背肌肌力。不能活动的关节进行被动运动,循序渐进,动作要轻柔。⑤预防骨质疏松:脊髓损伤患者骨髂肌常废用性萎缩,骨质质量差,需要重视抗骨质疏松治疗,为术后康复创造更好的骨质基础,降低再骨折的风险,常用的口服药物如双膦酸盐和降钙素等。能到户外活动的可到户外晒晒太阳,增强钙质的吸收。

4.回归家庭和社会期的护理:回归家庭和社会期是患者康复训练的终极目标,直接影响其生存质量。做好出院指导,患者有心理障碍,包括烦躁、焦虑、抑郁,应给予患者鼓励性的回答,帮助患者重建信心,必要时予以抗焦虑药物处理。患者自我管理,预防尿路感染和压疮的发生,减少再次就诊次数,并且可以减轻患者的抑郁症状,帮助其回归正常生活。护理人员定期回访,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状态,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健康指导,提高生活质量。